天天看點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作者:鬼說曆史

由于種種原因,孫權的《十萬年大·王孫》成為網絡史學界的名篇,也孕育了大量的曹魏曆史名篇,如《張八百》、《滿史》、《文水》、《劉不死》、《蔣一豐》等。這個鬼已經介紹過《滿打滿算》、《文睡》和《劉不死》,但本文簡單介紹一下“”——蔣濟。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蔣濟,字子通,漢代平安(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蔣濟早年沒有什麼突出的事迹。史書隻記載蔣濟是縣令司庫、州司機等地方官。從早年的經曆來看,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姜濟日後會跻身曹魏三公之列,而發迹的“偉人”就是孫權。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被孫劉的盟軍擊敗,不得不向北撤退。随着曹操向北撤退,曹魏在南線的兵力相對空虛。于是,孫權一方面派周瑜與劉備聯合進攻荊州,另一方面率軍進攻他的“天命之地”——合肥,第一次合肥之戰爆發。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雖然孫權的兵力比曹魏在合肥的守軍大,但是“劉不死之身”劉福所建的合肥城堅不可摧,孫權圍困了一百多天,也沒能攻克。此時合肥守軍瀕臨崩潰,越來越難以堅持。更糟糕的是,在赤壁大敗的曹操,隻能派出以張西為首的數千兵馬作為援軍,援軍依舊遲遲未至。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也就是說,瀕臨崩潰的合肥守軍指望不上曹操的援軍,隻能自己趕走孫權。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時任揚州送别司機的蔣濟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謊稱張西率領的4萬援軍将立即抵達合肥,并派主簿前去迎接,同時讓三個使者将“4萬援軍即将抵達”的假消息送到合肥城。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三個使者一個進了合肥城,兩個被孫權軍俘虜,這正是蔣濟所希望的。收到信後,合肥守軍士氣大振,恢複了防禦能力,而孫權卻真的以為四萬曹軍很快就會到達。當時,孫權軍因長期被圍而失去了勢頭,無法抵抗4萬援軍。于是孫權下令全軍撤出包圍圈。

給“孫十萬”一個面子:為什麼曹魏名臣蔣濟被稱為“蔣一豐”?

可以說,蔣濟一封信就趕走了孫權親自率領的軍隊,是以蔣濟被稱為“蔣一豐”。《蔣一豐》是《史記》中蔣濟留下的第一個引人注目的故事,蔣濟一直受到曹操的重視和賞識。此後,蔣濟在曹魏衆多地方官員中脫穎而出,最終位列曹魏三大公職人員之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