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作者:曆史小書生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劉伯承、鄧小平

1950年1月2日,一封标有4個A的緊急電報傳回北京。

盡管毛主席在新中國建立不到兩個月就遠赴蘇聯通路,但他仍然心系國内種種情況,尤其是許多地區戰事方興未艾,毛主席專程從莫斯科緻電中共中央、彭德懷,并讓彭德懷轉告劉伯承、鄧小平:

“西藏人口雖然不多,但國際地位極其重要”,“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進軍,現有很大困難,則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應确定由西南局擔負。” “我意如果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應當争取于今年4月中旬開始向西藏進軍,于10月以前占領西藏。為此建議,請劉、鄧、賀三同志于最近期内會商一次,決定入藏的部隊及上司經營西藏的負責幹部等項問題,并立即開始布置一切……”

事實上這也不是毛主席第一次關注西藏問題,早在49年11月,成都戰役進行時,毛主席就成專門緻電彭德懷:

“解決西藏問題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不隻西北一路,還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到川康平定之後,即應着手經營西藏。”

西藏,那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是祖國的西南屏障。

1950年1月2日晚,山城重慶。

雖然此時的入夜已經很深,可是劉伯承、鄧小平兩人都沒有入睡,自當日接到中央以及中央軍委的來電後,兩人就開始考慮誰是那個适合入藏的人選。

中央軍委的要求是,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戰軍為主,在 西北局以及第一野戰軍配合下,于四月底前進軍西藏,要求迅速占領康定,并以康定為基地,籌劃入藏事宜。

“入藏部隊需要裝備盡量,訓練有素的一個軍或者4個師。”

鄧小平坐在椅子上,不停得抽着煙,在他前面的劉伯承打開窗戶,面對眼前山城的美麗景色,陷入了深思。

劉伯承對鄧小平說:

“我們的9個軍,四川、雲南、貴州一處一片,目前已經占領西康省會雅安的,不是二野的老部隊,而是賀老總(賀龍)的第62軍,從地理位置和經濟、時間上看,最合适的是這個軍。”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1950年初,劉伯承、鄧小平同率部解放成都的賀龍(左二)、王維舟(左一)在重慶相會

不過62軍不是二野的部隊,而是屬于一野賀老總的部隊,劉鄧考慮,入藏是件艱苦的事,雖然62軍确實合适,可就這樣一個關頭,将艱苦的工作推給兄弟部隊,怎麼能行呢?

劉鄧兩人幾乎同時決定,還是從自己的部隊裡選。

如果考慮到要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隊,那無疑最合适的是第十軍。

第十軍的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第2縱隊,也是一支挺進大别山的主力縱隊,當時是隸屬于第二野戰軍三兵團,兵團副司令杜義德兼任軍長。

杜義德原來是六縱政委,與王近山搭班子,是二野軍政全優的進階将領,打仗自然是沒話說。

不過當時杜義德身體不太好,率軍入藏恐怕會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從其他軍裡挑一個軍長帶着第十軍入藏呢?”

鄧小平笑了笑:

“我看讓‘地主’去怎麼樣?”

劉伯承一聽頓時興奮起來:

“我和你的想法不謀而合,這叫心有靈犀一點通嘛。好嘛,就讓‘地主’去好了。”

劉鄧兩位首長口中的地主,其實指的是十八軍軍長張國華,之是以叫張國華地主,是因為之前他在鞏固豫皖蘇解放區時,十分注意吸收知識分子進入部隊中,為部隊培養了很多具有知識文化的幹部,解放南京以後,二野抽調各軍随營軍校人員接管南京,當時張國華部隊報上來的随營軍校人數有4500人之多,遠超其他各軍。

有人竊竊私語稱:“張軍長如此富有,真是個‘地主’啊!”

劉伯承聽了以後,直接喊張國華叫“地主”,誇贊張國華部隊裡人才多。

兩人拍闆決定後,立即決定,馬上通知張國華來重慶。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張國華将軍

張國華接到指令的時候,正乘着吉普車行駛在川西平原的大道上,十八軍所接到的任務,是進駐川南地區,而張國華的目的地也正是川南行署,成都戰役剛結束的時候,張國華就被任命為川南行署主任。

川南是一個富庶地帶,十八軍的戰士們各個喜笑開顔,打了一輩子仗,終于能獲得安定的生活,如何能不興奮。

不過就在接到指令以後,張國華立即意識到,十八軍的任務隻怕是要有變化了。

十八軍是出身于晉冀魯豫軍區的老部隊,也一直是歸劉鄧首長指揮的,但以往下達指令時,十八軍接到的都是野司或者是兵團首長的指令,這一次劉鄧首長不僅親自簽署指令,還要見他,可見這次任務實在是不同尋常。

張國華與政委譚冠三立即趕赴重慶曾家岩,劉鄧首長親自接見了他,并将毛主席的電報給他看。

劉伯承走過來,鄭重的拍了拍張國華的肩膀對他說:“我們決定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你看怎麼樣?”

張國華一聽,連忙站起來立正敬禮:“堅決完成任務。”

考慮到這次任務非同尋常,劉鄧也向張國華表示,可以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率哪支部隊入藏,比如第十軍,或者是從二野全軍抽調四個精銳的師組成一個新的軍也可以。

張國華覺得,無論是率哪個軍,又或者是重新組建一個軍,都不如原來的老部隊指揮起來得心應手,最終他還是決定,就率領十八軍入藏。

臨行前,鄧小平語重心長的對張國華、譚冠三說:

“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對于我們進軍西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到西藏去,就是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飯。政策就是生命。必須緊密聯系群衆,依靠群衆。要用正确的政策去掃除中外反動派的妖言迷霧,去消除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閡和成見,把康藏廣大僧俗人民和愛國人士團結到反帝愛國的大旗下來。”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譚冠三将軍,時任十八軍政委

十八軍的戰力在全軍雖然不是最強,但之前有張國華的老底子,部隊中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幹部都具有初小文化,還有一部分是正規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如十八軍52師副師長陳子植,就是一個大學生,而類似這樣的幹部在全軍中還有上百人之多。而且十八軍中大部分的幹部都是原來紅四方面軍時期經曆過鍛煉的。

部隊素質高,那麼執行起民族政策來,将更加得心應手。

從重慶傳回部隊後,張國華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當中去。

張國華傳回部隊後,立即召開了十八軍黨委常委會議,會議上大家面色都很凝重。

傳達完中央的訓示後,張國華讓作戰參謀打開西藏地圖,讓大家好好讨論一下入藏準備事宜。

就在這個緊張萬分的時刻,會議室桌上的電話鈴聲響起。

“叮鈴鈴,叮鈴鈴……”

參謀走過去接起電話,隔了好一會兒,參謀小心地走到張國華面前,将手裡的電話遞給他。

電話那頭是張國華秘書打來的電話:

“軍長,難難病了,高燒不退,您是不是現在回來看一下?”

突如其來的消息一下子打亂了張國華的思緒。

難難是當時張國華與妻子樊近真的唯一的女兒。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張國華将軍與妻子樊近真合影

說起來,張國華與樊近真能夠相識相戀,真要算是一種緣分。

1942年,時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的張國華去延安時路過魯西軍區,被當時擔任冀魯豫區委副書記的宋任窮強留下,當了新成立的第九分區政委。當時樊近真也在第九分區任職。

一開始兩人交集較少,主要原因在于樊近真當時已經結婚,丈夫趙明啟就在九分區當工商管理局局長。

遺憾的是,1944年趙明啟因病去世。

由于早年審幹運動時,趙明啟、樊近真曾遭受過冤屈,身上背着處分,現在丈夫去世,怎麼樣也該還他名譽。

樊近真是以找到上級張國華,經過張國華的調查,趙明啟、樊近真被撤銷了原處分。

也正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張國華與樊近真逐漸地接觸,彼此之間産生了情愫。

1946年6月,張國華與樊近真成婚。

婚後兩人很快便有了一個女兒,樊近真為女兒取名難難。

樊近真懷着這個孩子時,恰好化妝成農婦去開封執行任務,結果半途中走到一個村子臨産,樊近真沒辦法隻好躲在老鄉家裡的一個牛棚中生下了孩子,敵人進村後,樊近真将孩子用棉被包裹好,放在馬槽裡。

敵人氣急敗壞的在村子裡搜查,沒有找到什麼,洩憤似得用刺刀在馬槽裡連刺了幾下。看的樊近真揪心不已。

等敵人離開後,樊近真去馬槽一看,刺刀沒碰着孩子一下,隻是刺破了棉被。

也因出身便遭逢大難,樊近真後來為孩子取名難難。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進藏途中張國華将軍女兒難難唯一照片

1950年3月7日,張國華在十八軍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誓師大會上,把3歲的女兒難難也抱了上來。

當時全軍營以上的幹部都知道,軍長這個女兒來之不易,尤其是軍長在過去十多年的革命戰争生涯,根本就無暇組建自己的家庭,大家對軍長的尊崇,也都傾注到對這個孩子的關愛上。

雖然隻有3歲,但難難特别懂事乖巧。

張國華領受了率軍入藏的任務後,全軍上下都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

有一次,張國華早上臨走前,女兒難難拉着他的問:“爸爸,西藏高嗎?”

張國華将女兒抱在懷裡告訴她:“西藏當然高啦。”

“爸爸,西藏比你還高嗎?”

“西藏山上有雪,好美好美呦!”

“爸爸,我要看西藏的雪。”

盡管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但在率軍入藏這件大事面前,張國華卻心硬了一次。

當時秘書打電話來,告訴張國華難難病重,張國華也隻是着急問了一句:“什麼病啊?”

“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嘴裡不停地喊着爸爸……”

“我這裡實在走不開,你們就好好安慰他幾句吧。”

張國華将手中的電話挂斷。

沒想到的是,會開到一半,張國華的警衛員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軍長,難難情況不好,嫂子讓你趕快去看看。”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1950年3月7日,十八軍在進藏前的誓師大會

不料,張國華一下子發了火,他把手中的紅藍鉛筆一扔罵道:

“3萬多人馬上要進藏,百事都得有個輕重,今天這個會,我當軍長的能離開嗎?”

“再說這是常委會議室,你怎麼能随便進來?誰給你的這個權力?

警衛員也很無奈,他隻能強忍淚水,退出了會議室。

等到張國華趕到醫院的時候,看到的就隻剩下淚眼婆娑的妻子,以及早已經沒了呼吸的女兒。

“到處找你,連個人影也不見,難難不停地喊爸爸,你知道嗎?”

張國華強忍着悲痛,将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甚至就連妻子在一旁的責罵,他仿佛都沒有聽到似得……

女兒難難的病逝,帶給這個家庭的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而難難也成為十八軍進軍西藏途中年齡最小的犧牲者。

張國華率軍入藏,一路上嚴格執行中央傳達的民族政策,秋毫無犯。

十八軍路上征集柴草,都是大洋現付,當地藏民一開始根本就不敢收,一直到大洋揣進懷裡,這才感覺到他們面前部隊的與衆不同。

有的藏民坦言:

“過去的軍隊一來,都是白燒我們送去的柴,從來沒有見過軍隊要老百姓的柴草還給錢的。”

部隊借住老百姓家裡的時候,這戶人家的水缸每天必須是滿的,這也是十八軍自冀魯豫、豫皖蘇時期傳承下來的好習慣,以往藏民都是沒錢看病,得了病隻能聽天由命,部隊入藏途中,積極為藏民診治疾病,不收取費用,令藏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甘孜一位老大爺甚至說:

“國民黨軍、藏軍我都見過,都是吃藏民、拿藏民、搶藏民的,隻有解放軍是給藏民、幫藏民、為藏民的,解放軍真是太好了。”

昌都一戰,張國華打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士氣,也為推動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努力。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1950年3月7日,四川樂山,軍長張國華在18軍進軍西藏、解放西藏誓師大會上作動員

也就是在西藏和平曙光乍現時,張國華也迎來了喜訊。

1951年5月,張國華奉令回北京參加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妻子樊近真生下了女兒小康。

小康的出現,令樊近真的陰郁的心情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對這個女兒,張國華與妻子更是投入了全部的關愛。

1951年7月,張國華率十八軍軍機關由甘孜前往昌都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張國華就把女兒小康背在背上。

不過自進入西藏以來,惡劣的環境讓每一個人幾乎都吃不消,就連成年人也扛不住,況且是剛剛出生的小康呢。

一到昌都,小康就開始出現高原反應,并且持續不退引發高燒。

樊近真一下子慌了神,一年多以前,女兒難難就是她懷中停止了呼吸,如今看着女兒如此受苦,樊近真心裡頓時如同刀割一般。

“謹仁,你去把國華給喊回來吧!就說康康病了!”

樊近真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請求保衛幹事趙謹仁,去把張國華叫回來。

當趙謹仁将消息告訴了正在開會的軍長時,張國華的心裡也忍不住心裡咯噔一下,盡管如此他仍然是十分堅強的說:

“不急不急,小康這個孩子身闆硬,抵抗力強,沒事。”

等張國華趕回去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張國華回去以後,愛憐的抱着女兒小康。

“康康,爸爸回來啦,你會好起來的。”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十八軍進藏途中

為了女兒的健康,夫妻兩人之間爆發了生平第一次争吵。

樊近真希望能帶着女兒傳回成都,張國華卻不許,考慮到當時部隊幹部戰士思想還不穩固,産生高原反應的也不止一個人,如果都因為這個緣故要離開,那部隊還怎麼帶,作為軍長,張國華必須要為部隊做出表率。

後來還是在趙謹仁的勸說下,張國華這才同意樊近真帶着女兒傳回成都。

時隔多年後,趙謹仁對長大後張小康說起這件事,還頗有些感慨:

“其實,你爸是最心疼小孩的,但當時部隊那種情況,幹部戰士思想還沒完全穩定,加之過二郎山、折多山,每個人都高山反應嚴重,想到進西藏還要翻越雪山,還要餓肚皮,按說你爸應該派一個班把你和你母親送回新津的,但他就是要做表率,注意影響。”

站在樊近真的角度上考慮這件事,其實也當予以諒解,作為妻子,她又怎麼不希望丈夫能陪伴在自己身邊呢,但是她能夠了解,丈夫那種為國家大事奮不顧身的心情。

有時樊近真心頭也會莫名泛起對丈夫的心疼……

1952年,西藏軍區建立後,張國華任首任司令員。

為了西藏的建設,張國華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以至于積勞成疾,患上了心髒病。還是在周總理的敦促下,這才傳回北京治病。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圖|張國華率十八軍進入拉薩時的情形

張國華出色的能力,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并多次在接見張國華是稱他為“井岡山”(張國華是永新縣人,在井岡山參加紅四軍)。

1967年,張國華調任成都軍區第一政委,曆任成都軍區黨委第一書記、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等職務。

1972年2月20日,張國華在開會期間心髒病突發,暈倒在會場,周總理得知情況後,親自派醫療小組趕赴成都搶救。

即便如此,張國華還是因病去世,享年58歲。

張國華去世後,骨灰被送到北京,周恩來心痛之餘在百忙之中親自到機場迎接,并且對身邊的人說:

“中央正要用他的時候,他卻過早走了。”
張國華開會,警衛來報說他女兒病重,張國華發火:凡事總有個輕重

毛主席對張國華的去世也十分痛心,在一次安排四川幹部群衆見面時,原本從不拒絕的毛主席這次卻罕見拒絕了,事後毛主席惋惜的稱:

“可惜再也見不到張國華了。”

在北京治病的樊近真聽聞丈夫去世,當即暈厥,雖然她與丈夫之間常因工作情況聚少離多,但樊近真卻始終尊重丈夫,從不對丈夫有任何抱怨。

盡管張國華已經去世多年,但樊近真始終對丈夫有着深深的眷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