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蘭陵王!玉面戰神——唐章洪

作者:那些不該被遺忘的人們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有一種力量叫作榜樣。今天的主人公是“玉面戰神”唐章洪。唐章洪,四川省中江縣人,他于1951年4月參加革命,隸屬于志願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八二迫擊炮連。

1950年,新中國剛剛誕生不久,山河破碎,百廢待興。而就在這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卻不顧新中國的多次警告,毅然決然地越過三八線,将戰火燒到了新中國的家門口。美軍的飛機對我國鄰近北韓的地區實施轟炸,給我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産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黨中央抵住各方壓力,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與當時不可一世的美軍在北韓半島展開了殊死較量。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上甘嶺一役可謂是最為慘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武器裝備遠不如敵人的情況下,抵擋住了美軍的猛烈進攻。在這場戰役中,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唐章洪就是其中一位。

正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1951年,年僅16歲的唐章洪随部隊進入北韓,他被補充到15軍45師135團重炮連,當了一名炮兵。憑借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他很快就熟練掌握了炮手的必備技能,并打得一手好“冷炮”。所謂的“冷炮”就是趁敵人不注意給予零星的炮火攻擊,因為敵人此時并未做好防禦準備,是以“冷炮”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952年,敵人發動了上甘嶺戰役,唐章洪因為炮法精準而被部署到上甘嶺前沿陣地,與志願軍的步兵互相配合,阻擋敵人的進攻,粉碎敵人占領五聖山的企圖。1952年10月14日,戰争打響,作為炮兵的唐章洪在不斷地裝炮、發炮,不知不覺中他已經發射了200多枚炮彈。此時,炮管已經變得通紅,再不給炮管降溫,可能就會導緻在放入炮彈時,燒紅的炮管會提前點燃炮彈的引線,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将危機整個陣地的安全。可是,唐章洪手邊卻沒有任何可以給炮管降溫的東西,水井在山下,離自己太遠,這急的他抓耳撓腮。就在唐章洪心急火燎之時,一個想法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為什麼不用尿給炮管降溫呢?于是他在炮衣上撒了一泡尿,再把炮衣套在炮筒上,幾分鐘,炮管的溫度終于降了下來。

待炮管冷卻之後,唐章洪繼續朝着敵人的方向發炮。8小時後,他已經打出了近千發的炮彈,此時他的雙手已經被火熱的炮管燙傷,鮮血不止。但是,他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即使已經滿身傷痕,唐章洪依然堅守着陣地,誓與陣地共存亡。不過,在敵人的猛烈炮擊之下,唐章洪也未能幸免于難,敵人的一枚炮彈落在了離他僅有3米的地方,他的陣地被摧毀,他也被埋在了塵土之下,所幸他身邊的炮筒救了他一名,讓他不至于在被埋在土裡的時候因為缺少氧氣而窒息。戰友們把唐章洪從土裡刨了出來,将他背進了防空洞。幾十分鐘以後,唐章洪醒了過來,他七竅流血、四肢乏力、頭痛惡心,明顯是被剛才的炮擊傷到了,但是已經殺紅眼的他已經來來不及管身上的傷痕,執意要找到自己的迫擊炮重回戰場。可是他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他繼續作戰,他嘔吐不止,最終昏了過去。

戰友們給唐章洪注射了一針嗎啡,這才讓他醒了過來。之後,他接到上級的通知,上級要求他們陣地再堅持5分鐘,然後才可以轉入主坑道。他清點了一下陣地上剩餘的炮彈,再交給剩餘6名戰友一人一發手雷以後,将剩餘的20發炮彈全部留給了自己。他走出防空洞,站在了戰壕旁,右手抱着炮筒,将身體作為炮架,用左手裝填炮彈,将剩餘的炮彈在5分鐘内全部打向了敵人,之後他才轉入了主坑道。根據戰後的統計顯示,在上甘嶺戰役中,唐章洪靠着手中的一門82毫米迫擊炮殲敵420餘人,有效地阻擊了敵人的進攻。唐章洪也是以一役被志願軍總部記下特等功一次,還被譽為“給炮彈安上眼鏡的炮手”。

唐老現在依然健在,在2020年還被評為四川省模範退役軍人。當年的唐章洪真是面目清秀、意氣風發,絕對算得上是“美男子”。盡管歲月奪取了他的容顔,但唐老仍然是一身铮铮鐵骨。唐老真乃當世蘭陵王,活着的“特等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不該被遺忘,他是唐章洪!

喜歡的讀者可以加個關注,成為粉絲,作者會持續分享更多的人民英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