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作者:青年來雜談

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時期,産生了五位霸主,被後世稱之為“春秋五霸”,代表着這個時代最為強大的五個國家。而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最為強大的國家,可最後統一中國的卻不是齊國,而是秦國呢?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原來,在春秋時期,秦國就曾經在秦穆公的帶領下成為了一代強國,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兢兢業業,廣收天下仁人志士,我們所熟悉的《孟子》中的“百裡奚舉于市”,就出自秦穆公之手。

而秦國也在秦穆公的帶領下,奠定了日後統一中國的基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秦穆公的一生,是如何帶領秦國走向強盛的。

01秦穆公與晉國的關系

秦穆公和秦始皇嬴政一樣,都姓赢,而他名為任好。秦穆公的繼承是有些奇怪的,因為他是秦德公的兒子,還是三個兒子當中最小的。他的大哥秦宣公在他父親死後即位,而秦宣公死後并沒有将王位傳給自己的九個兒子當中的一個,而是給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秦穆公的二哥秦成公。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而秦成公也有七個兒子,但他死後也沒有把王位傳給他們,而是給了自己的三弟,也就是秦穆公赢任好。

秦穆公即位以後,希望将來也能夠成為一方霸主,于是就決定拉攏當時候最為強大的晉國。他主動向晉國國君晉獻公提親,于是晉獻公就将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秦穆公,兩國結為親家。

但後來,晉獻公年老昏庸,十分寵愛一位名為骊姬的妃子。骊姬希望晉獻公能夠将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把太子申生廢掉,再把以賢明著稱的公子重耳給趕出晉國。晉獻公雖然答應了她的請求,但是并沒有廢掉太子申生,于是骊姬又派人在背後說申生的壞話,最後竟然把他給活活逼死了。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而這時,公子重耳和夷吾兩人為了活命,都紛紛出逃。後來,晉獻公去世,骊姬年齡尚小的孩子即位,但因為在國内沒有依靠,很快就和骊姬一起被當初太子申生的謀士裡克等人給殺害,并想要擁護重耳為國君。

當時,秦穆公也想這麼做,但是秦國的謀士認為重耳太過賢明,擔心他即位以後,晉國強大起來會對秦國不利,于是秦穆公隻好放棄了這個想法。

後來,夷吾當上了晉國國君,是為晉惠公,但是晉惠公對待秦國并不友好,還殺掉了裡克等老臣,并派人追殺重耳,還派兵攻打了秦國。但晉國并沒有打赢秦國,最後還狼狽的割地求和,晉惠公的兒子公子圉也被送到秦國當人質去了。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而秦穆公這邊,為了能夠掌控公子圉,就将自己的女兒懷赢嫁給了他,但是沒想到後來公子圉忘恩負義,聽說父親病了,扔下妻子,馬上跑回國去繼承王位,是為晉懷公。秦穆公自然是十分生氣的,于是決定幫助重耳奪取王位,還将懷赢改嫁給了重耳。

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與秦國修為秦晉之好,後來晉文公還稱霸,成為了繼齊桓公之後,又一位春秋霸主。

02秦穆公的賢明待人

秦穆公後來能夠成為春秋霸主,與他廣收天下賢人是分不開的,而在秦穆公最為著名的一個收賢納士的故事當中,就數他和百裡奚的故事了。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相傳百裡奚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在各國都四處碰壁,得不到重用,最後竟然落魄地在楚國喂牛。

秦穆公知道這個人之後,就想要他能夠為自己所用,但是又擔心被楚國國君發現,于是就以正常一個奴隸的價格,用五張羊皮去換回了百裡奚,是以後來百裡奚也被稱為“五羖大夫”。

而有一次,秦國和晉國開戰,當時晉國的國君還是晉惠公,而秦穆公親自帶兵作戰,不料戰馬沖得太快,很快自己就被敵軍給包圍了。眼看着一國之君就要陷入絕境,這時候,突然殺出了一隊人馬,将晉軍的包圍沖散,最後還掩護秦穆公安然無恙地撤退了。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事後,秦穆公問他們,是何方來的軍隊,他們說,我們就是當初吃了您的名馬的那夥農民,而您當初非但沒有因為我們吃了您的馬而對我們趕盡殺絕,還寬容的赦免了我們,是以我們今天是來報恩的。這時秦穆公才回想起來,幾年前自己曾赦免的這些農民,心裡不由得感激了起來。

03秦穆公稱霸西戎

從當時秦國的國土可以看到,基本就是我們今天的陝甘甯區域,而在春秋時期,這裡都是許多邊境的部落和小國,經常侵擾秦國邊境,搶奪糧食,導緻民不聊生。

後來,秦穆公得到謀士由餘的幫助,成功地消滅了戎人建立的十二個國家,開辟了近千裡的土地,受到了周王室的祝賀和贊賞,并給秦穆公賜了一個金鼓,意思是鼓勵他繼續發起進攻,從此秦穆公稱霸西戎,成為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04秦穆公晚年的錯誤

公元前621年,一代霸主秦穆公去世。原本秦國在他的奠定之下,能夠一直強盛下去,但秦穆公不知為何,竟然将秦國的仁人志士都帶着給自己陪葬去了,而且數量驚人,足有一百七十七位。

雖然可能是這些人自願跟随秦穆公而去,或者也有可能是秦穆公擔心這些人将來會危害秦國的政權,才将他們拉着一起陪葬。

但由于秦穆公帶走了很多當時秦國的能人志士,是以導緻秦國後來的朝臣出現了後繼無人的情況,是以後來秦國的國君也都碌碌無為,使得秦國在整個春秋時期,都再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

秦穆公一生愛才如命,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死後卻招緻罵名

結語:

回看秦穆公的一生,功過不一,但或許還是功大于過的,他帶領着秦國走向了強盛,不僅奠定了霸主基業,甚至可以說奠定了後來秦王嬴政統一中國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