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夏時評:互利雙赢,共同把“蛋糕”做大

作者:華夏時報
華夏時評:互利雙赢,共同把“蛋糕”做大

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什麼?答案是互利雙赢,在商言商,不要把經貿問題政治化,而是要共同把“蛋糕”做大。

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訊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系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充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關于中美經貿關系問題,習近平主席給出了上述的答案,并且表示,中方重視美國工商界人士希望中方提供來華便利的訴求,已同意實施更新版的“快捷通道”,而美方則應該停止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并且重視國内宏觀政策的外溢效應,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

中美經貿關系,在互利雙赢、在商言商的基礎上,相向而行,才能支援世界經濟的複蘇,這是兩個大國的責任。可以說,這樣的大國責任一直是承擔在中美兩國的肩上的,在不同的時期有着不一樣的重點。隻有找到雙方目前階段最大的共同目标,才能使得中美經貿關系更加牢靠。能源安全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正是這樣的共同目标。

關于能源安全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應該倡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加強天然氣和新能源領域合作,同國際社會一道,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安全穩定。

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曾攜手促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現在兩國都在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氣候變化完全可以成為中美新的合作亮點。

關于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對待重大疫情,需要的是科學态度,把疾病問題政治化有百害而無一利。

是以,我們可以相信,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将是中國經貿關系深化發展的新亮點和新突破,中美經貿關系,不是簡單的進口和出口,而應該是科技創新上的全面交流和合作,新能源産業和醫療健康産業,都是發展的重點方向。

戰略的方向一旦确定,剩下的就是戰略的堅持。在之前的“華夏時評”中,我們剛剛提出過,要堅持“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定力,提出“說過的話就要踐行,制定好的戰略就要有定力”。

在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的視訊會晤中,我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我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現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國已家喻戶曉,成為社會共識。中國将用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中國講究言必信、行必果,說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