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夏时评:互利双赢,共同把“蛋糕”做大

作者:华夏时报
华夏时评:互利双赢,共同把“蛋糕”做大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是互利双赢,在商言商,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而是要共同把“蛋糕”做大。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问题,习近平主席给出了上述的答案,并且表示,中方重视美国工商界人士希望中方提供来华便利的诉求,已同意实施升级版的“快捷通道”,而美方则应该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并且重视国内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中美经贸关系,在互利双赢、在商言商的基础上,相向而行,才能支持世界经济的复苏,这是两个大国的责任。可以说,这样的大国责任一直是承担在中美两国的肩上的,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重点。只有找到双方当前阶段最大的共同目标,才能使得中美经贸关系更加牢靠。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正是这样的共同目标。

关于能源安全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应该倡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加强天然气和新能源领域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

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对待重大疫情,需要的是科学态度,把疾病问题政治化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将是中国经贸关系深化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突破,中美经贸关系,不是简单的进口和出口,而应该是科技创新上的全面交流和合作,新能源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都是发展的重点方向。

战略的方向一旦确定,剩下的就是战略的坚持。在之前的“华夏时评”中,我们刚刚提出过,要坚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定力,提出“说过的话就要践行,制定好的战略就要有定力”。

在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的视频会晤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现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国已家喻户晓,成为社会共识。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