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作者:扶蘇聊曆史

1948年七八月間,戰況已經從戰略防禦階段轉入進攻階段。“大決戰”在毛澤東頭腦裡成形。

作為這場決戰的序幕,戰前毛澤東下令先打掃清理華北、東北、西北。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毛澤東派徐向前前往華北戰場,指揮攻打山西太原。東北戰場那邊,毛澤東應林彪之請,訓示華北的楊成武、楊得志兩兵團配合東北作戰。與此同時,毛澤東電告西北的彭德懷:“九月起全國各區均将有大戰,希望你們能配合。”西北不是主角,這是地理因素決定的。

那麼主角在哪?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濟南。

1948年,解放戰争進入第三個年頭。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失敗後節節敗退,國民黨占領區由面縮成點,最後僅剩津浦和膠濟線上的幾個據點。剩下的濰坊和兖州也被解放,守軍全部被殲。濟南陷于極端的孤立。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因為解放軍在豫東戰役和津浦路中段取得戰役勝利後,出現了華東野戰軍内外線兵團能夠集中作戰、進行戰略決戰的有利形勢。當時,徐州的國民黨“剿總”劉峙的機動兵力僅3個兵團17萬人,分别集中于商丘、新安鎮、蚌埠等地。國民黨在濟南的守敵隻有十幾萬人,顯得十分孤立。于是中央軍委決定:華東野戰軍集中全力發起濟南戰役,一舉攻克濟南。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這個戰略方針是行之有效的。當濟南成為我軍在解放戰争時期攻克的第一個十萬重兵守備、堅固設防的大城市,國民黨軍的重點防禦戰略被沉重打擊也就算了,他們據守大城市進行頑抗的企圖也被徹底打碎。

換句話來說,攻克濟南的舉動不僅使華東和華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還為解放軍南下殲滅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創造了優勢條件,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序幕被正式被揭開。

有人說:“這足以證明人民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已經可以動搖蔣介石反動軍隊的内部!”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連毛主席都在《慶祝濟南解放的偉大勝利》的社論時評論到:“這是證明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擊能力,已經是國民黨軍隊無法抵禦的了,任何一個國民黨城市已無法逃脫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了。”

雖然濟南戰役的勝利是空前絕後的,但這場仗卻遠比我們想象的難打,其中最難的就是“撮合“這對兒死對頭!

1948年7月, 也就是濟南決戰前夕。王建安接到中央軍委電令,調任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副司令員,讓他去參加指揮解放太原的戰役。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王建安走到石家莊時,卻接到一個通知:“毛主席要立即見你。”

王建安接到通知後,立刻随着從業人員的指引進了毛主席居住的一座簡陋的平房。彼時,毛主席鄭躺在床上看書,王建安看到主席強忍内心的激動,畢恭畢敬的給毛主席敬禮,并說道:“報告主席,王建安前來報到!”

“建安,你來了,坐,快坐。”

待王建安落座後,主席沒有繼續寒暄,就跟王建安聊起了戰場形勢。主席先是誇獎王建安帶領八縱,在豫東戰場的幾次出色表現,說他們處置得當,有大将之風。又和王建安聊起了解放戰争的緊迫,随後話鋒一轉,跟王建安聊起了“攻堅任務“。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主席說:“建安同志,根據目前的戰略任務,軍委決定先解放濟南。這次讓你來,就是要交給你一個重要的攻堅任務,攻下濟南城!為了打好這一仗,你不去華野一兵團了,回山東,到東線兵團,許世友在那裡任司令員。你任副司令員,有什麼意見嗎?”

回山東?和許世友搭班打仗?這時的王建安才明白主席的良苦用心。

毛主席之是以親自叫來王建安,當面跟他交代這個任務,是有一番良苦用心的。因為王建安和許世友,算得上是“宿敵“。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許世友(右)

許世友、王建安被山東“二虎”,兩個人都是湖北老鄉,在濟南戰役之前,有很多“恩怨糾葛”。兩個人在紅軍時期就已經是戰友了,當時他們都在紅四方面軍中服役,是一起爬雪山、過草地的“過硬交情”。

學習經曆也很相似,兩個人都很有上進心,1936年抵達陝北後,都在“抗大”進修過。他們二人結仇,也是在“抗大”進修時的事情。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1937年,在延安批判“張國焘右傾逃跑主義”的鬥争中,有人借題發揮,不光批評右傾分子張國焘,還說紅四方面軍指戰員“怯懦、無能”。許世友是點火就着的急脾氣,一聽有人诋毀紅四方面軍,立刻聯系幾十名紅四方面軍的軍師級幹部,決定組團重返川陝根據地“打遊擊”。

這十幾名軍師級幹部其中就有王建安,誰知王建安在臨出發前,覺得這是“不明智的決定”,把這一計劃告知了“抗大”保衛處。發起人許世友因為王建安的“叛變”行為,被撤職也就算了,還被關在延安檢討了一年多。

許世友和王建安的梁子,這算正式結下來了。是以王建安一聽到主席說要他和許世友合作,立刻心知肚明,跟主席保證:“一切行動聽指揮!我請主席放心,我會和世友同志配合好的。”

“好!好!好!不計職務高低,建安同志是個模範!”毛主席開心的着手為王建安準備餞行晚餐,犒勞将要日夜兼程的他。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毛主席像是不放心一樣,在進餐的時候,還跟王建安語重心長地說明了他讓許世友和他搭檔的良苦用心。

原來,毛主席考慮到攻打濟南的兵基本上都是山東人,王建安在魯中、魯南也頗有名氣,許世友又獨霸膠東部隊。若是兩人聯手,就能帶着家鄉的戰士無往不利。

“你們是山東‘兩雄’,許世友還在養傷,戰役的組織指揮就全靠你了。“

“你們二人的巴掌要拍得響,同心協力,那我們的戰士就會跟你們赴湯蹈火!”

聽完主席一席話,王建安感動得幾乎要涕淚橫流。當即立軍令狀,誓死也要奪回濟南城。

毛主席聽完王建安的話,接着說:“行!那我們就在濟南城下演一出《失空斬》,你‘扮演’副将王平。失了街亭,沒打下濟南,斬許世友的同時,還要打你40軍棍,連帶降官3級!”

晚餐結束,王建安改變行程,立刻趕往山東。許世友還在煙台市栖霞艾山湯養病,但當他聽說主席為了緩解他和王建安的“隔夜仇”,親自開導王建安的時候,病榻上的許世友顧不得病體,一個勁地對參謀說:“我要是打不下濟南府,那就是砸了主席的場子!等老王來了,一定齊心協力!”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果不其然,王建安剛到話也攻城指揮部,許世友立刻出門迎接這位“老朋友”。還為這位“老戰友”準備了接風酒,也可以說是和解酒。

兩個惺惺相惜的英雄,在大是大非面前,選擇了喝掉眼前那杯高粱酒。

三杯酒下肚,許世友先開口:“老王,延安一别,我們這是第一次喝酒。酒到意到,從前的事就此過去,誰也不提。我先幹為敬!”話音剛落,仰脖把酒喝幹。

王建安被許世友的氣量和豪爽打動,飲盡杯中酒的同時,說:“等拿下濟南城,再來一次一口悶!”

許世友本就将才,王建安也算得上是個中翹楚,得了毛主席點撥解放濟南的重要戰略意義和濟南戰役的總體部署的王建安,更是所向披靡。

他們二人聯手,用八天就拿下了濟南城。當時許世友和王建安統一指揮14萬兵力,在徐州、青島之敵都還沒反應過來該如何北援的情況下,斬獲敵軍10.4萬餘人(包括起義一個軍2萬人),拿下了山東境内最大的一個内陸城市,完全扭轉了戰局,山東省省會濟南正式宣告解放。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當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了山東省政府主席、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王耀武、龐鏡塘等23名進階将領的同時,也預示着戰略決戰序幕正在緩緩拉開。

濟南戰役結束後,齊魯大地上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虎(許世友、王建安)嘯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但誰又曾想過,這一仗前,這“兩虎”還是恩怨仇家!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濟南戰役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已經奪取了國民黨占領的許多中小城市,但在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上,戰績為0。濟南戰役之後,蔣介石再也不敢輕視中國人民解放軍。

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占領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之上。但他忽視了這樣“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方式,分散了國民黨軍的力量。國民黨當時根本沒有能力一口吞下數量衆多的城市。

蔣介石手裡的204萬軍隊,正是這樣被切得零零碎碎,有生力量被消耗,自然會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當許世友和王建安在9月16日,對濟南發起全線總攻擊之時,蔣介石隻能看着濟南“自求多福”。

當一個人手足無措的時候,總會希望找些寄托。蔣介石也是如此,9月19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本晨首先默禱敬蔔濟南戰局之能保否。蒙上帝示我以‘可保’,此心為之大慰。以上帝允我之恩許,未有不實作者也。今後隻要努力督導陸空軍增援而已。”

隻是很可惜,就算是上帝伸手,國民黨軍也敗局已定!畢竟連熟知濟南實情的軍官都作詩說:濟南雖然 “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但“現在濟南的形勢是“三面敵人四面匪,一城軍官半城匪“。這首四言絕句,雖然能夠看出軍官對濟南城景色的歎服,卻也能洞悉他“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盡管國民黨軍官還幻想國民黨能夠卷土重來,找回曾經的輝煌,但也不得感歎如此這般動亂,必難長久!

1948年,濟南戰役在即,許世友:打不下來,就是砸毛主席的場子

難怪周總理後來評價濟南戰役時,說“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也隻有濟南戰役,才能如此迅速,出乎所有人意料,打出最大成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