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作者:魯網聊城新聞中心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11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在市融媒體中心召開“我為群衆辦實事 改革賦能興聊城”系列新聞釋出會(第九場)。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分别圍繞政務改革創新工作,對我市部分優秀改革案例的推進過程、實施成效和下步打算進行了介紹。

市紀委監委:打通基層監督“最後一公裡”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市紀委監委聚焦目前我市小微權力運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在東昌府區、陽谷縣、東阿縣先行試點,探索開展了對村(社群)的“提級監督”。聚焦關鍵人、關鍵事、關鍵環節,确定監督對象和監督事項,通過“提級監督”,東昌府區對24個村居的541項資産、資源租賃承包合同進行了規範,涉及合同金額3011.3萬元;陽谷縣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4個,督促建立完善制度7項;東阿縣收回不合格承包地4.5萬畝,規範合同8600餘份,清繳資金6600餘萬元。市紀委監委制定《關于做好“提級監督”的指導意見》,在全市範圍推開。目前,全市共有120個村(社群)被納入“提級監督”範圍,有效解決群衆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市委組織部:組建4899支“民情書記”服務隊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從市縣部門(機關)選派敢擔當、勇作為的1.5萬名機關黨員幹部擔任“民情書記”,其中縣處級幹部397名,組建了4899支“民情書記”服務隊,把每周六作為“民情工作日”,通過社情民意“大走訪”、企業難題“大排查”、基層黨建“大調研”,依托“我的聊城”App和12345市民熱線,形成“走訪收集問題+梳理上傳App+跟蹤辦理進度+回報群衆知曉”閉環流程。截至目前,收集意見建議6.41萬餘條,協調解決各類問題4.49萬餘個;上傳市民熱線平台的問題累計14003個,已回報結果13995件,辦結率99.94%。“民情書記”服務隊每半年輪換調整一次,讓更多機關幹部特别是年輕幹部參與到一線為群衆服務工作中來,促進幹部作風持續轉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群衆滿意度顯著提高。

市委宣傳部:創新創優“紅色挎包”宣講品牌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市委宣傳部創新創優“紅色挎包”宣講品牌,不斷健全宣講機制、創新宣講手段。“紅色挎包”宣講員把學習教育書籍、宣講輔助工具等放入“紅色挎包”,認真挖掘并講述聊城大地上的紅色故事,把講台搬到了群衆身邊,通過開設線上“紅色故事我來講”專欄、制作音視訊等途徑,形成了全天候、寬領域、多種類、立體化的宣講工作格局。截至11月18日,“紅色挎包”宣講已開展近百場,覆寫閱聽人上萬人,打通了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下一步,“紅色挎包”品牌将圍繞群衆關心關切内容,形成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基層書記講實踐、曲藝人員演道理等多主體格局,使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都成為學習政策理論的課堂,真正拉近與群衆的距離。

市委網信辦:我市基本實作自媒體縣域組織全覆寫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市委網信辦在全省率先組建全市層面的政務新媒體矩陣,将全市220餘個政務新媒體集聚統籌起來,為政務新媒體集體發聲發力構築發展平台,建構起以30名網絡監督員為“核心層”、59名新媒體工作者為“緊密層”、165名自媒體聯盟成員和135名縣域自媒體聯盟成員為“外圍層”的網宣大格局,形成“頭雁引領、群雁凝聚”的自媒體建設管理模式。目前,各縣(市、區)均成立了自媒體(新媒體)聯盟或團體,我市也成為全省第一個基本實作自媒體縣域組織全覆寫的地市。下一步,市委網信辦将每月舉辦全市網上宣傳引導工作例會,搭建政務新媒體、自媒體、網絡名人、網絡監督員等群體的溝通交流平台,為講述“最美聊城”故事、傳遞“最美聊城”聲音貢獻力量。

市委老幹部局:建設共享式離退休幹部黨建活動陣地

新聞釋出 |“長城”築基“雁陣”高翔——聊城市統籌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市委老幹部局在原市幹休所和東昌府區部分社群先行試點,建設共享式離退休幹部黨建活動陣地,同步打造了離退休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了老幹部志願者服務中心。聚焦社群基層治理重點任務、解決群衆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引導老同志發揮優勢、貢獻智慧和力量。目前,市委老幹部局依托原市幹休所和東昌府區6個社群試點打造的7處共享式離退休幹部黨建活動陣地,各類老幹部志願者隊伍有近40支。共享式黨建活動陣地的建設,不僅有效解決了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活動場所缺乏的問題,而且搭建了老同志助力基層治理的平台,使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與社群黨建工作融合得更緊密,實作了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互動共赢。

來源:聊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