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翔聽相聲」連載之五《大保镖》(上)

作者:開耳聽相聲

《大保镖》,又稱《倭瓜镖》,傳統相聲裡的精品之作。流傳已有百餘年時間,具體創作人不詳(一說是由窮不怕朱紹文創作)。清末的北京天橋,是雜耍樂園,很多“練把式的”藝人光着膀子、炫耀着強健的身體。嘴裡面會不停的唠叨:“光說不練嘴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說又練才是真把式”。說着說着練幾手國術,向觀衆斂錢後接着再練。常常是說比練的時間多,是以就有了“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的歇後語。往往在一起謀生的相聲藝人們可能是看到這一幕,對他們所使的“說口”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然後創作出了本段相聲。

「高翔聽相聲」連載之五《大保镖》(上)

完整的《大保镖》其實包含着《文章會》這個大墊話。而兩者在劇場演出的敲打過程中各自不斷添加新内容而變得越來越完善,随後逐漸分為兩個部分獨立演出。并因為兩者演出時的難度較大,留下了“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镖》”的話(具體的了解将在《文章會》一文中再做介紹)。雖然難度大,但是這兩段都是基礎活,是專業相聲演員必須學會的作品,在以前,如果這兩段相聲不能使,那就說明個人藝術不全,也不能拿到全額的薪資。

這塊活留下的錄音資料較多,但是最初版本卻已經被時間沖刷掉了。帶有《文章會》墊話的《大保镖》是很難再見到了,當代的郭德綱曾表演過一段名為《文武雙全》的作品,是目前唯一一個将兩段相聲合起來說的版本,但改動較大,也沒有足夠的傳統味兒了。目前,所能聽到的錄音主要有:吳兆南與魏龍豪、趙佩茹與李壽增(4分鐘殘本)、馬敬伯與王寶童、馬敬伯與班德貴、馬志明與黃族民、田立禾與王文玉、趙振铎與趙世忠、黃鐵良與何德利、劉文步與鄭福山、佟手本與汪恩祿、郭德綱與于謙、徐德亮與王文林等等。

「高翔聽相聲」連載之五《大保镖》(上)

《大保镖》的主要内容是倆光說不練的兄弟(我跟我哥哥)到京西宣平坡下坎兒的虎嶺兒去投名師,老師姓江名米字小棗,教他們練功。後來兩位被北京會友镖局邀請去保一趟镖,兩位“熱熱汗”、“驗驗镖”後保镖上路,在涿州遇到賊人的故事。總體來說,這段相聲非常有趣,給人感覺就像是一部小說,無論是時間、地點、人物,還是事件的起因、高潮、結局等因素都很完整。情節跌宕起伏、富有趣味,人物形象典型而真實。

為了能夠較為完整的了解該作品,首先還是先了解下作品裡提到的幾個讓現代人感到陌生的詞彙。從中我們能夠接觸到創作作品時的背景。先說說十八般兵刃、内家拳和外家拳,十八般兵刃又叫十八般武藝,始見于南宋華嶽所著兵書《翠微北征錄》,提到的分别是: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内家拳是指剛隐于内、以靜制動的拳術,有狹義與廣義之别,相聲文本上提到的“無極、有極、太極、兩儀、四象、形意、八卦”等都屬于廣義的内家拳。外家拳是剛顯于外的拳法,種類繁多,有“少林、彈腿、大洪拳、小洪拳、八仙拳、地趟拳、小架子猴拳”等等。其代表拳法為少林國術,大緻分為國術套路和國術散打兩大類。

「高翔聽相聲」連載之五《大保镖》(上)

然後說下“自來白”和虎嶺的問題。自來白又叫白月餅,是京式糕點的著名品種之一,已有100餘年曆史,廣泛流傳于長江以北地區。具有扁圓形狀,表面呈乳白色,底部呈金黃色口感酥松香甜,有果料桂花香味的特色。提到虎嶺,可能所有聽過這段相聲的人都能很快說出它的具體位置:京西北宣平坡下坎。其實這一說法應該是不對的,我一開始并沒有太注意這個問題,後來在聽到馬敬伯與王寶童或者班德貴演出的錄音後發現了沖突:一開始馬敬伯先生在介紹老師的住處時明确說到是在京西北宣平坡下坎的虎嶺。而在後來說自己保镖走的路線時又一次提到了宣平坡下坎兒,但這次說出的地點根據上下提到的地點判斷應該在京西南,并非“京西北”。我将這段趟子記下來,請看客自己判斷:“出彰儀門,下吊橋,走養濟院,三義廟,五顯财神廟,小井,大井,肥城,蘆溝橋,長辛店,良鄉,小十三,大十三,洪恩寺,窦店,琉璃河,宣平坡下坎兒到涿州”。如果有人說這個還說明不了問題的話,我還能舉一例子,因為這段相聲是舊時的《倭瓜镖》改來的,在張壽臣先生叙述的文本裡,在魏龍豪吳兆南先生錄下的《倭瓜镖》錄音裡都明确表示虎嶺在“京西”、“涿縣北邊”,這個應該是可信的。在後來的錄音裡有很多版本其實還保留着“京西”,雖沒有說“京西南”的,但絕非“京西北”(大家可以參照“二趙”、劉文步、佟手本、徐德亮等人的錄音)。“京西北”說最早見馬敬伯先生演出版本,而馬志明先生繼承了這一版本,後來郭德綱也是如此,由于馬志明先生和郭德綱先生的版本最為流行,這一說法也就流傳甚廣。

最後介紹幾個涉及到的古人,首先是在提到“那一天我和我哥哥正在後花園傳槍遞锏”時涉及到了秦瓊和羅成“傳槍遞锏”的故事。秦叔寶與羅成在花園内演武,秦叔寶要把锏法一路路傳與羅成,羅成也把槍法一路路傳與秦瓊,兩人為此發過毒誓:羅成說我要留後手,叫我亂箭穿身;秦瓊說我要藏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叫我嘔血而死。但傳授的過程中,羅成留了一手回馬槍,秦瓊藏了一着撒手锏。隻道戲占并無憑證,誰知後來俱應前言。第二個人是那位騎“五色神牛”的孫膑,他是戰國時代齊國人,與龐涓本為同門師兄弟,龐涓在魏國拜将後将孫膑騙至魏,砍去其雙腳。孫膑“圍魏救趙”,沉重的打擊了龐涓,後又經過“馬陵之戰”,轉敗為勝,龐涓自殺。第三個人是那位拿扁擔的石秀,這位是《水浒傳》裡杜撰的人物,人稱“拼命三郎”,在三打祝家莊時為内應。

「高翔聽相聲」連載之五《大保镖》(上)

由于篇幅問題,《大保镖》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将重點介紹該作品流傳演變和各版本的特點,希望您繼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