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刷之哈利波特二

#我的二刷片單#

哈利波特一院線重映,觸發我重溫一下《哈利波特與密室》這部影片。做了這麼多年的波特迷,還常常把一些情節弄混。可見一個霍格沃滋承載了多少兒時的夢,作者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怎樣宏大的世界觀。

當初讀哈利波特小說的時候,有一個心願就是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哈利波特電影結局就此生無憾了。不知什麼時候,這一願望已經實作,實作時沒有了當時的狂熱,卻多了幾分感歎。

看到銀幕上哈利波特三人組的經典畫面:赫敏石化恢複回來與哈利相擁、與羅恩握手。氣氛诙諧,讓人會心一笑之後,莫名惆怅,時光不等人,那時的童年真好。

哈利的從容總是與羅恩的緊張相對比,面對擦肩而過的生命危險,哈利從來不會害怕,似乎料定自己有主角光環。相比之下,羅恩的緊張就更為溫情真實而人性化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也與人物經曆和家庭背景有關。羅恩有着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有人呵護,羁絆更加深刻,生命于他而言有更多的留戀。哈利則不同,命運給予他的并不多,他的所有都是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獲得的。這也造就了他賭徒般的性格。

密室的打開與曆史驚人的相似,這可能是作者的手筆,也可能是伏地魔的安排,總之,重演曆史似乎成為影視作品的慣用套路。這承載了以史為鑒的傳承和對預知未來的向往。

然而科學似乎告訴我們,隻憑曆史是無法預測未來的。或許未來本就是不固定的,預知未來本就是一個悖論。如果可以預知未來,那未來必定是不可改變的,而預知未來則提供了改變未來的方法。是以所謂的預測大概也隻是未來的隻言片語罷了。

而曆史則是過去向現在的投影,它确有其事,卻不一而足。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卻絕不可能得出一用則靈的百分百定律。

經典果然是經典,給人如此多的哲思。《哈利波特》的讀者看哈利,總帶有幾分溺愛,情懷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能找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