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橘子
1944年,時任河南抗日第一支隊司令的皮定均,奉劉鄧首長之命挺進豫西開辟抗日根據地。豫西是中嶽嵩山主脈所在地,皮定均自然非常重視,決定将區府建在嵩山,由此也和同在嵩山的少林寺有了不少交集,留下許多美談。
少林寺是千年古刹、禅宗祖庭,更因天下功夫出少林而馳名。皮定均自幼也愛習武,早就聽過許多關于少林寺武功的傳聞,一直對少林寺有所好奇,現在剛好軍分區離少林寺很近,自當要拜拜少林的山門。
來到少林寺山門前,皮定均就皺起眉頭,眼前的少林寺已然一派破敗不堪的頹廢景象,到處殘垣斷壁,雜草叢生,偌大的少林寺僅剩寥寥十多名僧人,甚至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寺廟都不如。

少林寺緣何如此破敗?這還要和一場災難說起,民國時期,少林寺還是山寺威嚴香火鼎盛的景象,擁有衆多的下院和分支,甚至還組建起了一支兩萬多人的僧人武裝,也就是武俠小說裡經常出現的“僧兵”。
不過,民國時期的僧兵也與時俱進,早就不是憑精湛的武藝打拼了,而是統統裝備現代槍炮,甚至各個都穿上了軍裝,看上去讓人根本想不到是和尚。
少林僧兵後來被洛陽的吳佩孚利用,與馮玉祥的北伐軍發生戰鬥,馮玉祥又具有近代少有的“滅佛”主張者,是以少林寺被馮玉祥部下石友三部隊攻占後,便被大肆劫掠、縱火焚寺,大火竟持續40多天不滅,遂使這座千年名刹變成了一片瓦礫場,這才有了皮定均來到時看到的這般破敗景象。
聽說有客人來,少林寺出來一名叫素典的知客僧迎接,素典将皮定均迎進一間偏殿休息,卻沒有熱情招待的意思,而是神神秘秘出去了好一會才回來,态度變得明顯冷淡,似乎還有些敵意。
皮定均四下一看,隻見一幫武僧手持兵器站在殿外,大有隻待“摔杯為号”,就沖進來對皮定均動武的架勢。
皮定均看了微微一笑:“我一直對少林寺懷有敬意,今天特來拜訪,你們不奉茶招待也就罷了,怎麼還動刀動棒的,這就是你們少林寺待客之道嗎?我們八路軍連日軍、蔣軍都不怕,還怕你們幾個會拳腳的?”
皮定均一番話,說得素典張口結舌,隻好尴尬地解釋道,前不久少林寺剛剛被一夥當兵的洗劫了,還抓走幾個僧人,是以今天看見當兵的,不得不防。
皮定均
皮定均道:“我們八路軍是人民軍隊,絕不會做出那種事情,那些兵一定是湯恩伯的,我們八路軍到底是怎麼樣的部隊,你們可以四處打聽一下。”皮定均耐心解釋,詳細把我軍的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主張向少林寺衆人介紹一遍,雙方這才解除了誤會。
不得不說,皮定均和少林寺的緣分确實很深。第一支隊挺進豫西後缺少武器彈藥,皮定均于是專門去尋找一個叫裴子明的綠林豪傑,做他的統戰工作。
這個裴子明是豫西人,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在少林學過武,武藝超群,抗戰爆發後,拉起一百多人的“杆子”。
此人很有民族氣節,日軍收買他做漢奸,他嚴詞拒絕,并就憑着這一百多人和日寇三百多人激戰,打了三天三夜,日軍卻怎麼也攻不下他們的山寨。
原來,這裴子明以前和本地的蔣軍軍官是拜把子弟兄,蔣軍撤走前,就留下了八窯洞的武器彈藥,是以裴子明的“杆子”才這樣厲害,連日軍也無可奈何。
裴子明自此一戰成名,許多年輕人都投奔他,現在他部隊已經有500多人,是豫西一個有名的武裝勢力。皮定均也對裴子明非常欣賞,有意收編這隻綠林武裝,于是專程拜訪了兩次,卻都沒有見着。
原來是裴子明有意躲避他,不想被收編。皮定均锲而不舍,先做好裴子明親屬工作,然後又請他們做裴子明工作,終于裴子明答應在少林寺見一下皮定均。
不過倆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裴子明還是帶着很大的警惕性,他敞開衣衫,露出腰間插着的兩把駁殼槍,一副随時可能開打的架勢。
皮定均向他介紹八路軍政策,裴子明不屑地說:“别吹牛皮了,你們抗日抗了七年了,可是怎樣?還不是幾十萬人被日軍追着打?”
皮定均一聽就知道,裴子明說的是剛蔣軍剛剛發生的“豫湘桂戰役”大敗。皮定均于是說道:“你說的是腐敗無能的蔣軍,他們隻知道魚肉百姓,不知道發動人民的力量,是以面對已經是秋後螞蚱的日本日軍還是不堪一擊。我們八路軍就不是這樣,我們不僅不逃跑,還專門到敵人占領的後方建立我們的根據地,依靠群衆,發動群衆,最後把敵人占領的土地一個個重新奪回來!”
裴子明聽了非常受鼓舞,不住點頭。皮定均接着說:“我們還要團結所有願意打日軍的同胞,我們知道你就是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你的隊伍打日軍就很出力,是以這次我就是特意想邀請你這樣的好漢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我們一起打日軍,相信最後我們一定能勝利把日軍全部趕出中國!”
皮定均說罷,又取出一把日軍軍刀,說:“這是我們剛剛打了一場勝仗繳獲的日軍軍刀,俗話說寶刀贈英雄,我就把它當作見面禮吧!”
裴子明接過軍刀,激動地說:“皮司令這樣看得起我裴子明,我再拒絕就是不知好歹了,從今天起,我裴子明願做八路軍,一起打日軍!”
就這樣在少林寺裡,皮定均成功收編了裴子明,并獲得他儲存的大批武器彈藥,革命力量再次得到壯大。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