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作電影的标杆,經典動作電影分享---《空中監獄》

動作電影的标杆,經典動作電影分享---《空中監獄》

《空中監獄》拍攝于97年,主演之一有尼古拉斯凱奇,凱奇在96年主演過另一部經典動作之作《勇闖奪命島》。雖然參演兩部電影都是動作片,但飾演的角色一個是初出茅廬的菜鳥FBI,一個是部隊退役的鐵血硬漢,天差地别的兩個角色,不過“爛片之王”進可攻,退可受,演啥像啥。

動作電影不是有“動作”就叫動作電影。以前總有人說好萊塢的電影都是個人英雄主義,我們拍不來這個。成龍大哥的動作電影也都是個人英雄主義,且拍的并不比好萊塢的電影差。說真的,現在國内真的很難拍出像《空中監獄》這樣經典的電影。流量當頭的年代,主推的明星演員都是趟過刀山、遊過火海,但發型都不會亂的偶像,這怎麼能拍出好的動作片呢?

什麼是動作片,或者說什麼是好看的動作片,比如說,得刺激,火爆,能激發腎上腺激素那種。而《空中監獄》就是這樣的。就非常簡單概括下《空中監獄》的劇情,來體會下其中動作元素。

一個過失殺人的榮民卷入了由一群窮兇極惡的罪犯們密謀的越獄盛宴,毫無瓜葛的他因為兄弟和無辜的警官選擇置身其中,擺平這出麻煩。

其實劇情非常簡單,乍一看,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動作電影的劇情設計。但是這其中可以拓展的元素細節太多了。編劇也确實做到了,整部電影劇情真的非常非常紮實,非常非常精彩。

有句話很多人應該聽過,就是一個事件,通過不同當事人的視角展現會變成很多不同的故事。我的意思不是說《空中監獄》像《羅生門》一樣多視角叙事,而是想強調視角的重要性。

很多故事通過主人公視角,而主人公也是整個故事的主角。把握不好的話很容易拉胯,就會變成流水賬,主角幹了什麼,幹了什麼,幹了什麼。就像《無暇赴死》。請原諒我再次黑一下《無暇赴死》。

而《空中監獄》故事豐富精彩之處有一點就在于主人公一開始并非事件的核心。事件不是圍繞主角産生的,而是主角作為一個局外人卷入了一場事件,而通過主角的參與引發了新的事件,并通過主角的視角展現出來。類似複合型事件,簡單說就是影片有不止一個故事線,有一個主線,其他支線,甚至是暗線。

叙事視角帶來的好處就是, 比起“雙雄”設定,影片更像“群雄”劇。由于主人公,也就是凱奇的局外人視角,其他角色有非常寬裕的空間展現在我們面前,也就是配角們更豐富,更出彩。比如那群罪犯們。讀過《水浒傳》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狠角色一般都有綽号。《空中監獄》裡的角色,不是“緻命病毒”就是“狂犬”“科學怪人”啥的。每個惡棍都塑造的有闆有眼的。這無疑提高了影片的刺激程度,主角身處一群惡狼中,會如何應變呢?

一般來說,主角旁邊都會有綠葉,用于襯托主角,就像相聲裡逗哏的和捧哏的。影片通過主角旁邊的綠葉可以更簡單的塑造起主角來。一般雙雄電影都是相輔相成的,你襯我,我襯你。《空中監獄》由于故事線的豐富,男二獨自挑起一條支線,以另一個視角來展現這個故事,完全服務于故事本身,這故事能不精彩嗎?

故事的反派塑造更有意思了,講道理他才是整個事件的主角,而男主是亂入到他事件的一個局外人。整個故事的有很大一部分由反派來推動,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完美的演繹出了一個足智多謀的惡人頭目。

故事的開頭也很有講頭,據說是凱奇與導演讨論角色,建議導演添加的。主要是介紹主角的一些背景,處境之類的鏡頭,真的是精髓。隻有觀衆喜歡上角色,對角色産生了興趣,才會關心角色接下來的遭遇不是嗎?

關于動作場面,很難想象這是導演西蒙·韋斯特的處女作。太炸了,不論是字裡字外都太炸了。粉碎,爆炸,破壞,經費在燃燒的同時想極力壓榨出觀衆的腎上腺激素。用言語很難描述出那種感覺,類似于可以滿足人們潛意識裡那種破壞欲的爽快感。這電影的動作場面就是這麼炸。

關于電影裡的歌曲《sweet home Alabama》也不能不提。是出自Lynyrd Skynyrd樂隊的一首搖滾歌曲,真的非常好聽。有意思的是男主角的家,故事開端就發生在Alabama。而Lynyrd Skynyrd樂隊中的三名成員也因為空難不幸去世。影片中有對該樂隊的緻敬,播放的歌曲就是《sweet home Alabama》,真的非常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