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澎湃新聞記者 黃松

“玉山雅集”,是元代曆史上規模最大、曆時最久、創作最多的詩文雅集,與東晉的“蘭亭雅集”、北宋的“西園雅集”同引為曆代文壇佳話。《四庫提要》贊“玉山雅集”為“文采風流、照映一世”。

11月19日起,“‘文采風流’——玉山雅集特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行,600多年前雅集主人顧瑛的《古樹空亭圖》,以及元代《松石圖》、《溪山春霁圖》、《清閟閣圖》等繪畫精品,唐以來古籍善本十部與當下畫家的園林畫作,共同還原元末那一場場“文采風流”。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覽現場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文采風流’——玉山雅集特展”緣起2020年11月12日,昆山市人民政府在上海舉辦“2020昆山融入上海推介會”,劉海粟美術館與昆山市侯北人美術館簽約文旅合作項目。“玉山雅集”誕生于元末昆山巴城,展覽由解讀篇、人物篇、傳承篇、名勝篇四個版塊組成,通過對“玉山雅集”相關的人物介紹以及書畫、文獻、詩文、典籍和家具等展品的呈現,闡述了“玉山雅集”的文化價值及其對江南文化形成和發展的貢獻。

“玉山雅集”和顧瑛

文人的雅集活動始終伴随着文人、書畫詩詞而存在,也有着自己的發展曆史和脈絡。史書上關于文人士大夫群體活動的記載大抵始于漢武帝時期,此後一直到明清甚至近現代,文人聚會唱和,吟詩作賦的情形不斷增多。

展覽從史上最著名的幾場雅集入手,以仇英《西園雅集圖》等幾件古代名畫的複制品開始講述,由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華嵒《玉山雅集圖》(複制品展出)引入元末“玉山雅集”的主題。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清 華嵒《玉山雅集圖》(複制品展出)

“玉山雅集”的主人、召集者是吳中巨富顧瑛。他從小生于官宦之家,祖父任職元廷時,定居昆山界溪。因為當時統治者對商業和貿易的重視,元朝的士風不再視商賈為惡俗。顧瑛十六歲時就沉浮商海,不到十年再回昆山時,已成為蘇州地區屈指可數的巨富之一。

此後,顧瑛脫離商界,用其大半生的精力從事雅集活動。他在昆山仿照王維辋川莊、借用杜甫詩為楹扁構築“玉山草堂”,草堂内不僅有園池亭榭之勝,更有主人耗費大量财力搜集來的古書名畫、鼎彜珍玩,進而使這個草堂成為文人最理想的遊賞休憩之所。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覽現場展示的參與過“玉山草堂”的元末文人

此後數年間,顧瑛依仗其雄厚财力,廣邀天下名士,舉行雅集百餘次。從有明确記載的時間來看,玉山雅集大體上從至正八年(1348)到至正十九年(1359)前後持續近十餘年,最多的一年舉行了二十餘次。參加雅集的人既有本地文人,也有因流寓、遊學、仕宦而經過吳中的南北人士;既有蒙古人、色目人,也有釋道僧呂;既有詩人,也有書畫家和戲曲家,幾乎囊括了元代後期的知名人士。他們或飲酒賦詩,或品鑒古玩,或揮毫潑墨,或清談名理,或寄情山水,或觀賞歌舞,無不興盡而罷,可謂極世俗人生之樂事。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廳現場,顧瑛《古樹空亭圖》

展覽中一件顧瑛《古樹空亭圖》(昆山市陽澄湖名人文化村文海樓藏)的前景頗具倪瓒構圖的樣式,遠景瀑布又借鑒宋畫大山大水的痕迹,或可透露顧瑛所認同所交往,或當時流行的繪畫樣式。柯九思、張翥、黃公望、倪瓒、楊維祯、顧瑛、于立、張天英、張田等均是雅集座上賓。名士聚會必有詩詞唱和,是以留下了珍貴的文字記錄,僅主人顧瑛所編所著的就有《玉山名勝集》、《玉山璞稿》、《玉山逸稿》等,不僅能從中了解當年雅集盛況,更可以窺出那一代文人身處末世的複雜心态。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明 佚名 《題壁圖》

“玉山雅集”與元代曆史與書畫

元末昆山的富庶,也與海道漕運有關。也正因為浙西經濟繁榮産生一批如顧瑛等富豪,其中不少人與文化結緣,營建園林,收藏古玩,舉行雅集,成為一時風氣。如無錫倪瓒,澉浦楊氏,松江曹知白、夏文彥等,是以“玉山雅集”的出現亦非偶然。

雅集主持者也多喜歡結交畫家、收藏古董書畫,其本身就有極高的書畫和文學修養。如倪瓒不僅參與其他人的雅集,他自己的清閟閣也是友人彙聚之地。柯九思晚年退居蘇州後常出入當地的文人宴集,他既是玉山的常客,也時常光臨倪瓒的清閟閣。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元 張雨《清閟閣》

清閟閣是倪瓒收藏圖書文玩和吟詩作畫之所,倪瓒潔癖從“洗桐”的典故中可見一斑,也隻有楊維桢、張雨等少數人可至清閟閣賞玩。展覽中有一件張雨所繪《清閟閣》(劉海粟美術館藏),讓人想到倪瓒自己的《清閟閣軸》,亭台樓閣之間顯出元代文人超然世外的。古木數株、古樸茅亭,畫面意境和畫中用筆均顯出清幽、肅穆、沉靜的意境。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溪山春霁圖》

展覽展出有兩件館藏倪瓒作品,雖然是否倪瓒真迹或仍需考證,但畫面幽靜雅潔、肅穆沉靜依舊能顯出倪瓒所代表的況味。其中《松石圖》一幅題字頗多,這在倪瓒作品中較為少見,但其上可見倪瓒、張雨等人的交往,從他們的題詩中還可見清閟閣中景。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松石圖》

展覽還展出了包括清代王翬的《幽碧亭雅集圖》等幾件明清雅集題材作品,圖中文人品茶、勘書、觀弈、拜石,這類題材的繪畫作品也自然成為“雅”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是文人士大夫們遣興自娛、寄托情感,并且得以借此凸顯文化品位的手段。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清 王翬《幽碧亭雅集圖》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明 佚名《山亭雅集圖》

除了繪畫外,“玉山雅集”的雅集活動中創作的衆多詩詞作品,這些詩歌大多是以園林景點為創作主題,成為元詩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玉山雅集”所在的昆山也是昆曲的發源地,雅集上的戲樂對元朝昆山腔形成所了推動作用。

明朝肇建,玉山草堂的主人顧瑛父子被勒令遷徙。洪武二年(1369年),顧瑛客死于安徽鳳陽,“玉山雅集”從此風流雲散。其實早在1360年中秋節,顧瑛召集友人舉辦了一次驚世駭俗的雅集,舉辦地點為在顧瑛為自己建造的墳前。雅集中,衆人除了賦詩作畫外,顧瑛表達了人生終究難免一死,與其等死後故舊哭祭于墳前,莫若在生前與友人痛飲賦詩于此。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覽現場,特邀各地藝術家以園林為主題創作作品。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侯北人《玉山草堂雅集圖》國畫

除了對曆史“玉山雅集”的回顧,展覽也有古及今,在另一個展廳特邀各地藝術家以園林為主題,創作為國畫、油畫、版畫、水彩43件,詩畫合璧展出,同時展出的古籍文獻,也顯出昆山文脈的延續。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覽現場的文獻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展覽現場,相關文獻資料

展覽開展當日,主辦方還專門舉辦了相關研讨活動。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阮竣,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鮑薇華,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靳文藝,昆山市侯北人美術館名譽館長趙宗概、《宋畫全集》《元畫全集》主編劉九州,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美術評論家舒士俊,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導師傅蓉蓉,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博士黃薇,上海美術院副教授邵捷,策展人尹榮,蘇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陳危冰,昆山實業家沈崗,作家楊守松等參與座談,從文學、藝術等多個角度對玉山雅集寶貴資源如何發掘、宣傳、融入上海,進一步推進江南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座談現場

一場“文采風流”,再看元末顧瑛的玉山雅集

嘉賓座談

注:此次展覽由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昆山市侯北人美術館、蘇州美術館和蘇州美術院聯合主辦,展覽将持續至12月8日。

責任編輯:陸林漢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