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文人生活有多風流?今天咱就拿張先說說大宋文人的風流事

作者:不争讀書

大宋朝有多開放?文人生活有多風流?今天咱就拿張先說說大宋文人的風流事。

張先就是那位被蘇東坡寫過“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的風流老頭。張先也被這句詩誤了千年,提到為老不尊便想到這句詩,想到“我年八十卿十八,隻隔中間一花甲”荒唐老頭。其實張先雖風流,卻也是才高八鬥之人,不然也不會成為蘇轼的老師,雖然這對師徒一個“為老不尊”,一個“天性幽默”,沒一點師道尊嚴的樣子。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其詞含蓄雅緻,言辭工巧,極重情韻。早期小令與晏殊齊名,後期的慢詞與柳永并稱。有這成就,也就可以稱為大家了。

宋朝文人生活有多風流?今天咱就拿張先說說大宋文人的風流事

這大家卻是自小的風流種。

那年在大宋的街巷流行起了一片新詞,是寫一個書生與一位尼姑的情事。這詞寫得婉轉起伏,情真意動,正好迎合了大宋娛樂至死的精神,尤其是其中“沉恨細思,不如桃李,猶解嫁東風”一句,成為千百年來,閨房怨婦的自嘲标準句。

寫這詞的就是張先,那年他還年少,與一位尼姑有了場風花雪月,離别後,無法遺恨兩相忘,便寫下了這首令北宋沸騰的詞。張先也通過這首詞,在詞壇站穩了腳跟。哪是站穩腳跟,分明就是聲名鵲起,成為了北宋娛樂行業的偶像。

你處于什麼地位,便會與什麼地位的人交往。

張先成為風雲人物,自然風雲人物便會與之交往。于是便與北宋著名美女謝媚卿相遇了。據說是在一個道觀裡。大宋的事,别深想。一個風流才子,一個娛樂花魁,“目色相接”,快速完成勾搭。

那時的人幸福啊,這種事,放現在能辦得多隐晦就要多隐晦,可那時卻是可以提升自已等階的好方法。于是張先又寫下了《謝澉春慢 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一時傳唱開來。

宋朝文人生活有多風流?今天咱就拿張先說說大宋文人的風流事

歐陽修比張先小十七八歲,聽到這詞,也是歎了神筆,便有心結識張先。張先卻是不請自來,歐陽修聽聞張先前來登門,倒穿拖鞋,出門迎接。于是張先又有了“歐陽修倒履迎張先”的佳話。張先的名氣就更大了。

蘇轼後來便成為了張先的學生。是在杭州任上時與張先相識,兩人忘年交,來往密切。後來才有了“梨花海棠”一語。

張先那年八十歲,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妾。

蘇轼在婚宴上問張先快活否。張先賦詩: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顔我白發。

與卿颠倒本同庚,中間隻隔一花甲。

蘇轼當即作詩調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對師徒真是一對活寶。

宋朝文人生活有多風流?今天咱就拿張先說說大宋文人的風流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