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中美兩國元首舉行視訊會晤,美國總統釋放出兩國緊張關系降溫的信号,這讓一些此前追随美國一起朝中國狂吠的盟友們,處境變得尴尬起來,澳洲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主子轉身了 狗子咋辦?線上等……)

彭博社日前報道稱,正在新加坡出席一次論壇活動的澳洲貿易、旅遊及投資部長丹·特漢(Dan Tehan)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是一次非常有意義且重要的對話,澳洲也希望與中國進行這樣的對話。他還表示,澳洲一直尋求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

衆所周知,由于澳洲政府這段時間以來的反華立場,中方關閉了與澳方的戰略經濟對話大門,澳洲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也變得越來越困難。随着國内各方批評聲音的越來越強,澳洲政府不得不擺出一副要同中國“和解”的姿态。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丹·特漢還在妄想中國主動敞開大門)

雖然丹·特漢說要跟中國接觸,但是他的态度依舊非常傲慢,在接受訪談時一個勁地渲染“中澳經濟關系”對中國“至關重要”,用他的話說就是“中國保持和澳洲的經貿往來,可以幫助數百萬人脫離貧困”,言外之意就是:不跟澳洲做生意,中國很多人就要陷入貧窮狀态。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在他眼裡,雖然澳洲求着要跟中國做生意,但這是澳洲給中國的“賞賜”,希望中國“不要不識擡舉”。

事實上,丹·特漢對中國的傲慢态度還不是最過分的,被稱為“鷹派防長”的達頓更為嚣張。達頓日前在接受采訪時對台海局勢大放厥詞,揚言“大陸沒有權利收回台灣”,甚至還叫嚣“一旦美軍決定參戰,澳洲不幫忙是說不過去的。”

随後他還宣稱澳洲實力不足,需要不斷提升軍事實力和威懾力,為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做好“戰争準備”。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達頓叫嚣“準備對華戰争”)

達頓的言論在澳洲國内一下子引發了軒然大波,在很多網友看來,“但凡有一盤花生米,他也不至于醉成這樣。”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有人吐槽說,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是:拿着大棒、輕聲細語;但澳洲現在是大聲嚷嚷,手裡卻隻有半根燒火棍。專家質疑更是密集而至,莫裡森政府的壓力陡增——在距離大選不足半年的時候,達頓的言論顯然過火了。

為了“滅火”,外長佩恩站了出來。11月18日,她辯稱達頓這番話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台海地區爆發戰争,還強調澳洲“要盡一切努力阻止沖突發生”。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澳外長佩恩)

佩恩說,“分歧需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而不是通過威脅、使用武力或脅迫”,她還宣稱“美澳軍事同盟是亞太地區和平的基石,是為了促進一個安全、繁榮并基于規則的印太地區,澳洲需要阻止任何可能潛在的戰争威脅”。

其實這番話還是基于澳洲是“亞太副警長”的身份說的,但是澳洲有這個資格嗎?顯然沒有,是以佩恩的話并不是在“滅火”,而是更加凸顯出這群“白澳”的傲慢和狂妄。

基廷前不久發表了一次演講,指出了莫裡森政府的對外政策存在重大缺陷,首當其沖的第一條就是他們給自己設定的地緣政治定位過高、完全脫離了澳洲的實際情況。當一個強者威脅對手的時候,沒有人會忽略他的話,正如英國湯姆·福迪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的“戰狼外交”正在歐盟發揮作用,在中國發出嚴厲警告後,歐委會取消了一項旨在提升與台灣經貿關系的“秘密計劃”;但是當一個弱者出言不遜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笑話,澳洲就是如此。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澳洲軍隊實力非常有限)

面對日趨緊張的台海局勢,美軍從96年敢派航母過來對峙,到後來隻敢派驅逐艦和偵察機象征性地進行一些挑釁,再到現在開始考慮派海岸警衛隊這樣的準軍事組織;當年的“地主惡霸”退化為“地痞流氓”,現在又要向“潑皮無賴”退化,美軍尚且如此,區區澳洲又能有幾分底氣?

澳洲的一切政策,不過是華盛頓對華政策的投影,正如澳洲獨立記者凱特琳·約翰斯通評論的那樣,不過是一群“沒有腦子的僵屍”;莫裡森不像是澳洲群眾的總理,更像是美國派駐澳洲的總督,他正在剝光澳洲的衣服、捆上紅絲帶送到華盛頓老爺們的面前。

中美握手言和,澳洲尴尬了:能不能繼續做生意?

(拜登甚至記不起莫裡森的名字)

當莫裡森、達頓這些人還在假裝澳洲可以狐假虎威的時候,自己的主子已經跑去跟中國握手了;至于這些狗子?拜托,拜登甚至不記得莫裡森的名字!(文/脫殼穿甲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