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朝陽少俠
高手過招,招式是表象,拼的是内功。

毋庸置疑,中美都是世界性的大國,是全球這個“武林”中的絕頂高手。兩國一旦被對抗思維拖入“神仙打架”的死胡同,内力對決之時必是雷霆萬鈞、地動山搖。
無論是在國際場合短兵相接,還是在經貿财金上堅壁清野,或是在台灣海峽赤膊上陣,其結果不僅是兩大高手非死即傷,更會在“武林”間掀起驚濤駭浪,焦慮不安的各國要麼從中調停,要麼被迫站隊,很難獨善其身。
中原標準時間2021年11月16日上午,華盛頓時間15日晚上,中美元首視訊會晤舉行。 (插畫 | Yutao)
從這層意義看,中美元首視訊會晤舉世矚目、萬衆期待,是兩國共同回答“如何搞好中美關系”這個世紀之問,既是中美關系的大事,也是國際關系的大事。答的是中美,觀的是各國。
難道美國不知道這些道理嗎?不,他們當然知道。隻是美國崛起的曆史程序太順了,獨立戰争有法國人相助,南北内戰有俄國人幫忙,兩次世界大戰又瘋狂薅世界的羊毛,“赢麻了”是美國人内心的真實寫照,以緻于“帝國所到之處,望風而降”,成為美國無可撼動的信條。
英國人敗了,西班牙人敗了,日本人、德國人、蘇聯人也都敗了,中國人還會不敗嗎?
正如大作家巴爾紮克所言,“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美國過于輕信自己的稱霸史,狂妄地認為曆史就是這麼寫的。
當美國這隻兇狠的白頭鷹撕下僞善的面目,露出尖銳利爪,左一招“關稅”,右一招“制裁”,高坐在白宮的帝國統治者們無不悠然地掐着手表、算着時間,等着中國屈膝投降,做着“中國一旦服軟,天下可傳檄而定”的黃粱大夢。
可是他們千算萬算,唯獨算錯一點,那就是中國人的脊梁是直的,腰杆是挺的,斷無投降之理。
美國人是傲慢的,和美國打交道,絕不能有宋襄公“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退讓求全是搞不好中美關系的。
這幾個月,美國頻頻主動與我們通話,在美國已被抹黑成“政治不正确”的中美合作,呼聲也在漸漸回溫。是美國良心發現了嗎?是他們幡然悔悟了嗎?還是茅塞頓開了?都不是!這是我們鬥争的結果。必須要用美國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
2021年3月,安克雷奇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方硬氣回應美方的無禮行徑和無端攻擊。
2021年7月,中美天津會談,中方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三條底線。
2021年10月,中美蘇黎世會晤,中方表示反對以“競争”來定義中美關系。
2021年10月,中美羅馬會見,中方奉勸美方意識到“台獨”的嚴重危害。
華盛頓的精英們聽不懂我們的苦口婆心,卻能真實感受到利益損失的錐心刺骨。當美國對華征收的關稅落到自己人民頭上,當對華經濟制裁割到自己企業的肉上,當美國“身體力行”親自印證阿富汗确實是“帝國的墳場”,美國政府終于“壓力山大”了,隻能一味地印錢維系虛假的繁榮,不斷推高美國通貨膨脹,飲鸩止渴。
在内外交困之下,他們開始意識到中美關系“自由落體式下跌”是不能承受之重,所謂的兩國“脫鈎”也是白日做夢。
其實他們心裡已經明白,習主席說的“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确選擇”,是對的。
可美國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霸權賦予了美國無數特權,讓其沉溺于無止境的壓迫和剝削。不要講對中國有一些妥協,哪怕是平等地與中國進行利益交換,恐怕都會被美國各種政治勢力和利益集團反對。
反華已成為“美國病毒” (漫畫 | 羅傑)
在政治越來越鬧劇化、選票就是一切的美國,反華已經成為一門生意,是獲得财富和權力的雙重密碼,是經民主、共和兩黨共同背書的“政治正确”。隻要霸權主義和反華思維還存在一天,中美之間就很難進行真誠坦率的合作。
美國的決策層中,還會有第二個“尼克松”或“卡特”,能夠基于美國國家利益,作出符合曆史潮流的抉擇嗎?
這個問題,華盛頓的政客們已經做了回答,中美關系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回顧中美關系這段曆史,還是令人有些唏噓。兩國老一輩政治家、外交家,用智慧、膽識和勇氣,才為中美關系開篇破局,積澱了一些來之不易的成果。
1979年,也就是中美建交那一年,當正在通路美國的鄧小平同志戴上美國群衆獻上的白色牛仔帽時,得克薩斯州休斯敦賽馬場一片歡騰,兩國人民欣喜地發現,即使中美兩國分處太平洋兩岸,仍然可以心靈相通,存在着共同語言。
1979年,鄧小平應卡特總統的邀請對美國進行正式友好通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上司人第一次訪美,受到了美國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
視訊加載中...
1979年1月的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為到訪的鄧小平安排了一場文藝演出,最後的節目是約100名不同膚色的美國兒童用中文齊唱紅歌《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時傳為佳話。
可惜,也可恨。美國的政客們因為一己私利,親手破壞了兩國人民交往數十年的情誼,斬斷了數百條官方和非官方溝通管道。在美國無良媒體的蠱惑宣傳下,不少美國群眾被蒙蔽了雙眼,對華敵意不斷攀高。面對美國的惡劣和兇殘行徑,中國群眾當然會無比憤怒。
中國不是沒有勸導過美國,但美國卻始終聽不進良言,頤指氣使、飛揚跋扈、盛氣淩人。試問世上哪有不平等的友誼?維系友誼往往需要經年累月投入,摧毀友誼卻可能在片刻之間。中美關系的冷淡,中美民心的遠離,美方必須負完全責任。
第一道路口——
是戰是和。
中美如果直接武力對抗,那将是人類曆史上的大浩劫。正如愛因斯坦曾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頭。”
不沖突、不對抗,是中美雙方必須堅守的底線。管控好中美之間的分歧,事關中美人民福祉,事關全球人類安危。守住和平,就是守住幸福。
第二道路口——
是獨是統。
統一是流淌在中國人身體裡的血液,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兄弟阋牆”是中國人最不願看到的悲劇。目前台海局勢緊張,究其原因,就是台灣民進黨當局一再“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打“台灣牌”,搞“以台制華”,這是非常危險的。
“一個中國政策”絕不是美國精神PUA中國的“神器”,而是中美關系的基石,是有明确定義的紅線:
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中國眼裡,隻有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沒有“與台灣關系法”、對台“六項保證”這樣的“私貨”。美國要是再不收手甚至突破紅線,“台獨”勢力必将被“斷然措施”擊得粉身碎骨。
美國言必稱“中國挑釁台灣”,妄圖把“威脅和平”的帽子扣到中國頭上。(漫畫 | 蔡朦)
第三道路口——
是鬥是合。
無論是推動中美各自的發展振興,還是維護好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包括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疫情防控、毒品犯罪在内的全球性挑戰,都離不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系。中美合作也許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中美合作是萬萬不能的。
目前兩國合作确有困難,隻有拿出高度的政治智慧,破障而行,擊退“對抗”的逆流,合作才能行穩緻遠。美國也是時候鼓起勇氣做決定了。
第四道路口——
是虛是實。
中國人講究言必信、行必果,崇尚君子一言、驷馬難追,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美國向來有自食其言的傳統,我們也“領教”過美國出爾反爾的“絕技”。“吃一塹,長一智”,美國是不是真行動,一眼就能看出來。
美國既然解決不了債務赤字問題,不如先把信任赤字問題解決了吧。
這次元首視訊會晤,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雖是故人“重逢”,卻又世殊事異。沒變的,是習主席不負人民的初心,變了的,是拜登面對的美國爛攤子。
開場白時,看得出拜登的笑容是真誠的,是發自内心的,是隻有在遇見老朋友時才會有的。但如今的他,還能再真實地說一聲,“老朋友,好久不見”嗎?
華盛頓時間2021年11月15日晚,拜登在中美元首視訊會晤開始時揮手緻意。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中滋味,冷暖自知。但感情能夠隐藏,曆史能夠篡改嗎?史筆如鐵,無論中美關系最終走向何方,都會被清楚、公正地記載。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曆史,曆史責任是中國人跨不過的義務。我們努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的是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赢,但單方面的努力遠遠不夠,需要美國的配合,美國一旦走錯,曆史的方向将徹底走偏。“大海航行靠舵手”,這就是元首會晤的最大意義。
會晤開始前,共和國的清晨,旭日東升。
會晤結束時,美利堅的午夜,繁星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