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悠久,同樣也經曆了多個王朝的更換,其中以漢族建立的政權數量最多,但也不乏少數民族一統天下的朝代。最為熟知的滿清王朝就是滿族的天下,而元朝是蒙古族的天下。匈奴、鮮卑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政權。
曆史上和宋朝一個時期的遼國政權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它是契丹人建立的,是以也有稱之為契丹國的。他的國力曾經甚至比宋朝更加強盛,但是由于自身出現了很多問題,皇帝不是當皇帝的料子,最後隻能以亡國收尾。

唐朝的影視劇裡面經常就能看到契丹族的影子,或是他們在邊疆作亂,或是有大臣來報契丹的動向,亦或是契丹的公主來唐朝聯姻等等;契丹族慢慢發展壯大,唐朝朝廷也不能随意怠慢,唐太宗還曾為契丹族賜了皇姓。
遼國的開國皇帝是遼太祖,他在916年正式建立了遼國,他的契丹名是耶律阿保機。也是自這時起,遼國這個新的國家出現在曆史上;由于是少數遊牧民族,本身體格健壯,擅長騎射,是以在戰場上有很大的優勢,他們的勢力也越來越強大。
東漢末年有三國鼎立,到了宋朝也是三國勢力相當;遼國、西夏以及中原的宋朝分别屹立在三方。邊境地區常常發生騷亂,但一直沒有大的動靜和戰亂。遼國和西夏常有同盟關系,是以宋朝也不得不向遼國示好。
畢竟當時雖然看起來是三足鼎立的關系,但實際上單論武力或者兵力強盛狀态,遼國才是最強的。著名的檀淵之盟也就是宋朝為了和遼國友好相處簽訂的盟約,但宋朝需每年給遼國送去大量的物資作為籌碼。這也側面展現出了當時遼國的強盛。
但是這樣的強盛并沒能維持太久,從遼興宗開始,遼國的朝政就亂成一團糟了。就算沒有強大的外敵來騷擾,他們終有一日也會敗于自己手中。遼國一共九任皇帝,遼興宗是第七任,也是自此開始最後的三代皇帝直接将遼國送進曆史。
他的父親是遼聖宗,還算開明的皇帝,而他是太子,父親死後順利繼位。但當時他年紀尚幼,很多朝政之事無從下手,正當心煩意亂之時,他的親生母親蕭耨斤就自作主張成為了皇太後。他本身是遼聖宗的皇後蕭菩薩哥撫養長大的,與生母并沒與太深的感情。
面對她自立太後的行為雖有不滿,但遼興宗并未太過深究。可蕭耨斤不滿現狀,甚至想模仿前人垂簾聽政,她将自己其他的孩子甚至一些知根知底的下人安插在朝中,并身居要職。遼興宗知道滿心憤懑,母子倆就互相猜忌懷疑,争奪權力。
蕭耨斤自立皇太後之後就權力膨脹,本就對前任皇後也是自己的情敵不滿的她直接想對其下手。遼興宗不願,但蕭耨斤很堅持,于是兩人達成将她關押起來的共識。不曾想蕭耨斤竟然趁着遼興宗外出私自處死了皇後。
這件事讓母子倆的關系降至冰點,可真正決裂是因為蕭耨斤對權力的渴望超出了遼興宗的想象。她企圖聯合他人廢了遼興宗扶持自己的弟弟登基,遼興宗先發制人控制了蕭耨斤也拿回了自己的權力。
雖然最後自己親政了,但他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了之前和自己母親的争鬥中去了。對朝政之事根本知之甚少,盲目出兵西夏導緻軍隊元氣大傷,這也為後來亡國埋下伏筆。
遼道宗是遼興宗的長子,在遼興宗死後繼位,他比起自己的父親就顯得更為糊塗。不僅難辨忠奸之臣,還對親人能狠下毒手,著名的重元之亂他不信忠臣的忠言差點喪命,好在一切還有挽回的機會,能将奸臣一網打盡。
但他最過分的是因為奸臣的計謀賜死了自己的皇後,他的皇後名蕭觀音,不僅有才而且長得也十分漂亮。平常喜歡音樂和樂器,而且經常彈奏樂器打發時間,奸臣耶律太乙便以此大做文章,找人模仿了她的筆記仿造了一封通奸信呈給遼道宗。
不曾想遼道宗沒有片刻的疑慮,直接處死了蕭觀音。更過分的是扒光了她的衣服用草席送回娘家,羞辱至極。太乙的本質目的是扳倒太子,于是趁熱打鐵讒言說太子想要為自己的母親報仇,恐怕會威脅遼道宗的地位。
遼道宗根本不加思考就講自己唯一的兒子貶為了庶人。他就像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傀儡,任憑奸臣用計将自己身邊的至親一個一個的送走。最後隻留下唯一的血脈、自己的孫子也是下一任皇帝天祚帝,不曾想這個皇帝更加荒唐。
天祚帝是遼國的亡國之君,如果說前兩位隻是被其他的事或外部因素影響,那他就純粹是在享受玩樂,絲毫沒把朝政之事放在心上。他一生鐘愛狩獵,經常不在皇宮待,而更加符合遊牧民族的習性,搬着帳篷就到處跑;哪裡有獵物就在哪裡駐紮。
貪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是典型的隻聽好話的人。俗話說忠言逆耳,但他不聽,他隻喜歡聽誇他的好話,對于批評甚至建議都一概不理,甚至對提出問題的大臣大加責罰;這也是為什麼遼國在他手中快速滅亡的原因之一。
當時另外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女真族慢慢發展壯大了。天祚帝一直沉迷在遼國強大無比、無人可敵,對于女真族屢次來犯,他也斷定隻是小的騷擾,成不了大氣候。不曾想,直到女真把首都都攻破了,天祚帝還不知所蹤。
女真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了,直接建立起了新的國家——金國。就算遼國新立了王,但依舊避免不了被吞噬的命運。而天祚帝最後在應州被金國所抓。
很多少數民族政權建立之後都或多或少的想要漢化,畢竟漢朝的很多方面都是優于這些少數民族的。但大多數少數民族隻學到了皮毛而沒學到根本,是以最後反倒落得個不三不四的尴尬境地。
遊牧民族擅長戰鬥博弈,但是對于治國理政卻知之甚少,是以我國少數民族政權數量較少,維持時間也不會太長。遼國亡國的大部分原因都在自身,一代又一代的皇帝都沒能很好的将本質富強的國家更加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