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作者:文學報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本月18日,村上春樹新作短篇小說集《第一人稱單數》将由磨鐵文治正式推出中文版。

《第一人稱單數》是村上春樹睽違6年的短篇小說集,也是繼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之後時隔3年有新作問世。去年7月推出日文原版,今年5月推出了英文版。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第一人稱單數》

[日]村上春樹 / 著

烨伊 / 譯

磨鐵文治·花城出版社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第一人稱單數》包含了8篇短篇,其中7篇已在文學雜志上陸續發表,同名短篇則為新作,有三篇短篇也在第一時間翻譯成英文發表在去年的《紐約客》雜志上。新作書名可以看到村上春樹又恢複了自己擅長的第一人稱叙事,他常常在小說中制造着讓讀者以為是他真實經曆的幻覺,村上也曾在訪談中承認這是自己刻意為之的一種設定,文學評論家傑·魯賓曾分析認為,二十多年來,使用“朋友般親切的第一人稱方式講述故事一直是村上春樹叙事政策的中心環節。唯一存在的個性就是‘我’本人,其他人隻是他心靈的映射”。村上春樹對此書也直言:“再一次站在最初的位置上,迎接全新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在今年10月開館的東京早稻田大學村上春樹圖書館

收錄的8篇小說中,《石枕上》回憶起大學時代與打工相遇的文學少女偶然間的情感交流;《奶油》寫出無法在生活中獲得解釋、不合邏輯卻又擾亂心靈,脫離現實的質疑,耐人尋味;熱愛爵士樂的村上春樹也寫下這篇似真似幻的音樂小說《查理·帕克演奏波薩諾瓦》,故事中音樂報導的寫手虛構了一張夢幻專輯卻是以衍生出如夢境與真實世界的奇異接軌;《和披頭士一起With the Beatles》則叙述了充滿往昔夏日的氣息與搖滾樂的初戀青春紀事;值得矚目的還有《養樂多燕子隊詩集》,除了洋溢着對棒球的熱愛,更結合了詩作、散文體裁,也是繼《棄貓》後再次難得揭露少時與雙親的生活回憶。

《東京奇譚集》中非常受到讀者喜愛的《品川猴》,此猴再次登場于續篇《品川猴的告白》,揭露品川猴頗具魔幻色彩的身世之謎與極緻的戀情故事,《品川猴的告白》尤其會吸引那些被村上的超現實主義轉向迷住的讀者,這個故事模糊了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界限,英文版封面也選擇了這隻猴子作為視覺元素。同名篇章《第一人稱單數》,在春夜滿月裡的酒吧中發生了一段質疑自我的邂逅,故事突然結束卻餘韻未了,仿佛跌入晦暗的酒吧空間。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第一人稱單數》英文版封面

在新作中更加突顯第一人稱感受的是音樂元素,羅伯特·舒曼、查理·帕克、披頭士樂隊等名字都閃現在标題或段落之間,讀者幾乎可以想象到這是村上在何種情境下完成的創作。在接受《每日新聞》專訪時,村上春樹提到了小說與音樂對自己擁有同樣的意義,“音樂是超越了‘邏輯’的。那是一種能讓人産生同感的東西。我覺得,那種力量,可以産生很大的共鳴。小說也是如此。在原理上,音樂和寫小說是相同的。”即使面對一些讀者對他作品品質下降的質疑,村上也會拿出音樂來回擊,“如果有誰難為我的話,我就會遞上我的樂器,對他說,‘給,你來吹!’”

新作提到的樂曲被制作成圖書唱片套裝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該書推出英文版後,衆多媒體給出了書評關注,《衛報》刊登了一篇少見的批評文章,認為這本書依然充滿了村上春樹标志性的陳詞濫調,“他偶爾會努力獲得洞察力,但未取得任何進展就離開了”,對于《查理·帕克演奏波薩諾瓦》這篇評論認為他不過是在回顧這位偉大的爵士音樂家新出的專輯,并且故事叙述到一半時的轉折有一種“廉價的博爾赫斯”的感覺,而《品川猴的告白》裡那隻會說話的猴子的形象設定則讓評論者認為自己被愚弄了。但同時文章也表示任何批評對村上都是無效的,隻是在通知他的忠實讀者們又有新書釋出了這一核心資訊罷了。

NPR文學網站的評論則稍顯溫和,認為村上這些直言不諱的短篇小說,就像他更複雜的長篇一樣,提出了關于感覺、記憶和這一切意義的存在主義問題,“盡管他很少提出答案,作為諾獎的常年競争者,他在作家中享有罕見的全球知名度。”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2020年發表于《紐約客》上的短篇

相比而言,《哈佛評論》與《紐約時報》刊載的評論更具深度,《哈佛評論》注意到了這個短篇中表達的文學觀念,《和披頭士一起With the Beatles》中村上如此談及記憶問題,“記憶有時成了我最珍貴的情感資産之一,也成了我活下去的寄托,就像在外套大口袋裡熟睡的、暖呼呼的小貓。”在《品川猴的告白》中,村上更對故事主題表達了看法,“我”對邂逅一隻會聊天的猴子如何展開話題時如此直言:“主題?主題這東西我壓根兒找不到......這樣的故事,哪裡會有什麼主題或者啟示呢?”評論認為村上在此“表達了對文學慣例蔑視的奇特方式,尤其是對作家自身的蔑視,他一直通過創造性遠見來挑戰這個傳統”。

《紐約時報》評論更多分析了村上春樹在國際上的傳播現象,文章以魔法、橋、現實等關鍵詞來從不同面向關注村上春樹的當下寫作,這些故事衍生出的關于記憶的再現、自我身份的遺失以及自我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等問題,讓村上春樹“就像一個神秘的流浪者,讓他的全球讀者接觸到隻有藝術才能引發的本質和普遍的問題:攜帶記憶意味着什麼?身份的包袱是什麼?名字會被盜取嗎?”文章解釋了為何村上春樹的國際聲譽要比在國内好一些(這點他本人也承認過),一方面他的寫作汲取了較多西方文學的元素,另一方面他的寫作充滿了寓言性以及時間之謎,“他的作品——在與前輩作家的緊張關系的推動下——融合了世界文化,或者跨越了世界文化,不畏時間,像流行歌曲一樣跳動。”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至于“第一人稱叙事”,評論認為村上春樹過去一直在反抗來自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影響焦慮,後者于1964年出版的小說《個人的體驗》被看作是“私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村上踏入第一人稱叙事所看重的文本,評論認為如今從新作《第一人稱單數》裡可以感受到,村上對“私小說”的視角已經不那麼敏感,“他以更輕松的語氣去表達自己的聲音,創造了一種對生命忏悔的語氣,令人想起愛麗絲·門羅的後期作品。”或許,這是一個更好的角度去了解村上春樹對這本書所發出的那個“宣言”,“再一次站在最初的位置上,迎接全新挑戰。”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相關出版資料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秋季文創與2022年訂閱已開啟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進入微店訂購文創

秋季文創線上首批限量100份

報紙訂閱線上管道

中國郵政平台

本報為周報,周四出刊,通過郵局寄送,郵發代号3-22,全年訂價61.8元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中文版推出:他為何回歸“我的記憶”,試圖回應文學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