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作者:新華社用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他自幼醉心紫砂,四十載生涯名譽等身,曾設計出《冰壺》《漁歌》等名作,獲授中國藝術界首枚顧拜旦金質獎章……

他習武多年曾獲大獎,從書畫、雕塑等藝術創作裡汲取靈感;為推廣紫砂藝術,還拍過電視劇、MV……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呂俊傑,在他心裡,萬法皆可入“器”,萬器亦需有“道”。

視訊加載中...

=1=

功在壺外

呂俊傑的父親呂堯臣是著名紫砂陶藝大家。小時候一放學,呂俊傑就喜歡去紫砂廠看父親做壺。因為深知老一輩紫砂人的辛苦,母親起初并不同意他子從父業。最終在家庭會議上,16歲的呂俊傑選擇堅持自己的興趣,并在随後順利考入紫砂廠。

三年學徒生涯轉瞬即逝,結果班裡所有男生都改行了,隻剩經常考第一的呂俊傑還守在泥凳前。對于呂俊傑,父親期望頗高;對于超越父輩,呂俊傑也較着勁。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十年前出去,别人總介紹我是‘呂堯臣大師的兒子’。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但我也有我的想法……就好像一直在大樹底下,我也很難受。那麼我就想,總有一天誰必須要提我才能提起他,我對自己有這個自信。”

這份自信源于“功在壺外”這四個字。在父親的指引下,為了加強理論學習,呂俊傑先去了中央工藝美院學造型,後又到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學雕塑;不僅從傳統中華書畫創作中汲取養分,甚至将國術的剛柔與造型也融入了壺裡。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呂俊傑“五環五色”冬奧系列作品——《冰壺(絞泥)》

紫砂藝術曆史綿長,珠玉在前,創新不易。呂堯臣獨創“呂氏絞泥”,開拓紫砂裝飾新技法。到了呂俊傑這代,父子都認為在實踐和理論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其他門類的藝術,觸類旁通地融到作品裡,才能使其豐滿有立體感,才能感染打動觀者——隻有這樣的作品才算成功。

“紫砂壺也要有構圖,也要有章法。要做到簡約而不簡單,這是比較難的。要守正,但是不能守舊。”

=2=

器亦有道

名師之壺,恰如筆墨丹青,載事寄情。

“紫砂不能是簡單的一把壺,它要由器具上升到道。”呂俊傑說。

紫砂壺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器皿,也是為數不多可以日日上手把玩的中國傳統藝術。既接地氣,也與傳統茶藝密不可分。

“一般留下來的藝術,它一定要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種非遺文化才能源遠流長。”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呂俊傑“五環五色”冬奧系列作品——《國傲(段泥)》

呂俊傑認為,紫砂壺流傳至今,也反映了中國人的氣質:潤而不咄,柔卻硬骨。源于泥土,看似素面素心,其實簡約不簡單。

而每件作品的産生,構思階段往往都是最費力的——這一階段甚至會長達數月。等到腦海裡基本成型,他才會動手制作。

紫砂藝術性和技術性高度統一的特點,也決定了對手藝的精密度要求。比如泥料收縮度的計算,差之毫厘就可能導緻整套壺燒制失敗。是以,每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呂俊傑随口就能講出背後的故事。

=3=

藝與時共

在呂俊傑眼裡,“藝術家應該用作品來反映時代的美好,要陽光、正能量”。在他原創的百餘件紫砂裡,幾乎件件背後都有一段充滿時代烙印的故事。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呂俊傑“中華”系列——《“憶江南”四件套(段泥)》

《漁歌》是呂俊傑早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當時每至太湖捕魚季節,百艘船揚帆撒網,宛如一幅壯美的山水畫。呂俊傑以此美景為靈感制成套壺,獲得了第七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

“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滿意的原創作品,因為每件都像自己的孩子,都留着那個階段獨有的印記和氣韻,是無法再複刻出來的。”

無論何時,呂俊傑始終保持着練武的習慣。由于年幼多病,他小時候就開始習武,曾榮獲香港國際國術比賽形意項目金牌。國術的造型、快慢、剛柔與紫砂壺有異曲同工之妙。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圖為2008年,呂俊傑參加“迎奧運杯”香港國際國術節并奪得金牌。

“一開始,練習國術純粹隻是為了強身健體,但練到後來,慢慢就練到了‘悟道’的境界。最終,就會在我的作品裡表現出來。”

=4=

力弘國瑰

在2017年“為奧運喝彩”呂俊傑紫砂品鑒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看到呂俊傑的作品後多次與他擁抱緻意,贊揚他的作品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并邀請他到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辦展。

巴赫在交談中得知呂俊傑的習武生涯,也知道了他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起,陸續設計了多件與體育有關的作品。是以國際奧委會為呂俊傑頒發了一枚奧林匹克顧拜旦金質獎章,他也成為首位獲得該殊榮的紫砂藝術家。

走近冬奧 | 萬法“器”,皆有“道”——專訪紫砂藝術大師呂俊傑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左一)與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右一)為呂俊傑頒發顧拜旦金質獎章和證書。

“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這枚跨界的‘奧運金牌’讓我感覺非常自豪,當然也非常自信,作為文化大國,中國應該得到這份榮譽。當五星紅旗升起來,真的有點催人淚下,很驕傲很激動。”

為了弘揚紫砂文化,呂俊傑還出任文化曆史大劇《紫玉金砂》的壺藝顧問,并在劇中飾演鏡空法師。2009年,他還主演主唱了電視紀錄片《紫泥春華》MV。

“所有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事情,我其實都是圍繞一個核心:助力整個紫砂行業的發展和推廣。”

北京冬奧會近在眼前,呂俊傑的腦海裡已經有了不少構思。此前他曾設計過《冠軍壺》《冰壺》等作品,這次他希望将滑雪、速滑等運動員優美的肢體語言有機融入作品中,設計出更多冰雪體育主題壺,為冬奧和中國文化傳播作出更多貢獻。

記者:盧羽晨、高萌

編輯:沈楠、丁文娴、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