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澳洲悲慘下場是前車之鑒,英國首相約翰遜“懸崖勒馬”

作者:火星方陣
澳洲悲慘下場是前車之鑒,英國首相約翰遜“懸崖勒馬”

素有“英版特朗普”之稱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維護對華合作關系方面,關鍵時刻還是能夠展示出西方政客少有的魄力。相比于那些打嘴炮就能拿到豐厚薪水,卻無需負任何責任的後座議員,約翰遜需要為選舉利益負責。

約翰遜曾在一次公開場合中聲稱自己是“親華派”,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阻止中英合作關系受到損害。據環球網17日報道,約翰遜政府拒絕議會所提出的一份涉華法案,内容是建議倫敦将新疆所謂“人權狀況”定義為“種族滅絕”,此外,他還不同意禁止英國企業進口新疆棉花。

據英媒報道,英國議會日前通過一項涉華動議,除了上述這些所謂“建議”外,該動議還“建議”政府,禁止進口其他一些被西方認為是“強迫勞動”的中國商品。約翰遜雖然聲稱“會與國際夥伴關注這些問題”,但英國政府“目前沒有禁止相關中國産品進口的計劃”。

這已經不是約翰遜首次阻止某些政客對中英關系的傷害了。在此之前,有中方企業對英國晶片制造商進行收購,約翰遜頂着來自美國和國内政客的巨大壓力,硬是促成了這起曾一度被外界不看好的收購交易。他還多次提醒議員,英國需要與來自中國的經貿和投資合作。

英國在所謂“人權議題”上沒少對中國近期抹黑,但一般都僅限于議會層面上,尤其是在某些類似于“種族滅絕”的敏感話題,約翰遜政府一直都表現得非常謹慎。英國航母艦隊在亞太活動期間,也一直小心翼翼以避免激怒中國。

同樣是美國“奧庫斯”核心聯盟的成員,中國在對待英國和與澳洲的态度,卻存在着本質上的不同。中國對澳洲的挑釁不但進行貿易上的反制,還關閉了中澳外交對話大門,中澳之間的外交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處于停擺狀态。

相比之下,中國與英國之間雖然存在很大的政治分歧,但外交和經貿管道一直保持暢通。近期,中英兩國還舉行過上司人和外長線上會晤,雙方都在為彼此留下很大的回旋空間。中國另眼看待英國,倒不是因為英國強大,而是與無藥可救的澳洲相比,英國的靈活性很大。

約翰遜一方面要確定英國不像匈牙利那樣被視為歐洲“異類”的同時,也要確定中英關系不至于因為某些政治風浪而翻船。西方的盟友關系從來都不可靠,約翰遜還是知道這一點的,姑且不論疫情期間那些盟友如何截留英國防疫物資,就說美國這個“最堅定盟友”,雖然将英國拉進“奧庫斯”,但在英國因為捕魚權和難民問題,與法國發生緊張對峙時,美國卻為了平衡美法關系而對英國不問不顧。

諸多因素綜合起來,英國實際上已成為了孤家寡人。尤其是在當下英國面臨能源短缺和供應鍊斷裂等危機的情況下,那些盟友就更加不可信任。約翰遜還是明白吃飯問題遠比在那些意識形态上的喋喋不休更加重要。他拒絕議會的涉華建議,不能說他是“親華”,但至少他懂得審時度勢;這些明智做法,不但能夠確定中英溝通管道的暢通,同時也為兩國未來擴大合作創造更多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