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準醫療之下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開啟希望之門:專訪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陳劍

作者:九派健康

水母網11月17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李淩峰)放療、化療、脫發、副反應重……提及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方案,很多人腦海中無外乎會出現這幾種名詞。對此,煙台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陳劍表示,随着精準醫療時代的到來,惡性良性腫瘤疾病的診治可通過基因檢測、免疫檢查點評估等方式,更加深入了解惡性良性腫瘤,明确其發病機制,有的放矢的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進而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精準醫療之下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開啟希望之門:專訪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陳劍

從事臨床工作二十五年,在各種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診斷和綜合治療領域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陳劍主任,在精準醫療大時代下,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打開一扇希望的大門。

一條命,一個家

醫者仁心托起生的希望

精準醫療就是針對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做出最為精準的診斷,制訂最佳方案對症下藥,追求最佳療效,實實在在、最大限度地為患者着想。陳劍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不同的“癌”,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三年前,一位66歲的乳腺癌晚期患者來到了陳劍主任的門診上。她說,自從2014年檢查出自己得了這病之後,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我不怕死,可家中還有一名智障的孩子需要照顧。醫生,你救救我吧,如果我先走了,那孩子可怎麼辦?我那個家也就完了。”看着患者眼中強烈的求生欲望,讓陳劍怎麼也不忍心拒絕。

精準醫療之下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開啟希望之門:專訪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陳劍

陳劍(左四)在查房

可這名患者本就是癌症晚期,又患病多年,她的身體是否還能夠承受化療所帶來的痛苦?臨床上,對于一些體弱、年齡較大的患者,很容易被認定為患者無法承受化療帶來的副反應,而放棄治療。也正是這些原因,這名患者在外院已經被多次拒絕收治。

“如果在我這裡也被拒絕收治,那麼她也隻有在痛苦中等待,直至生命消逝。一個家,也就沒了。”此時面對患者的陳劍,心中想的也隻是如何通過更加細緻的治療方案完成患者心願。

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他以貫徹精準醫療的原則為前提,通過弱化化療方案聯合靶向藥物治療,為這名患者制定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轉眼間,三年過去,這名患者不僅能生活自理,更能一日三餐照顧自己的女兒。每次去找陳主任定期複查時,老人都要對這名延長了她生命周期的醫生千恩萬謝。

一個方案,一次機會

“從無到有”創造手術條件

通過多學科會診,為惡性良性腫瘤病人制定全程、精準的治療方案,也是陳劍主任所提倡的精準醫療内容之一。

61歲的張先生是一名腸癌肝轉移患者。由于他的患病部位毗鄰膀胱,且已經出現了黏連狀态,考慮到患者年紀偏大,外院給予的建議就是回家休養,做保守治療,不予手術。

“但當時這名患者肝上的轉移竈就有三個,如果不做手術根治,最多就隻有半年的生存周期。”陳劍回憶着六年前接收這名患者時的情景,依舊是無法拒絕患者及家屬們眼中對生的渴求,他還是收下了這名病人。病人入院後,陳劍召集不同科室醫生參與多學科會診:與影像、病理科醫生一起明确診斷及臨床分析,再聯合胃腸外科、放療等學科的醫生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共同讨論,制定出最合理的轉化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患者病竈得到控制并縮小,給外科醫生提供了手術的機會。

醫之大者,救死扶傷。直到現在,這名患者隻需通過定期安全用藥,生活與常人無異。

從無到有,為患者造出一個可以手術的機會,提升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的幾率,這是陳劍給自己和團隊定下的目标。他說,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精準醫療确實讓惡性良性腫瘤治療少走了不少彎路,讓患者延長生命同時也提升了生活品質。

一項檢測,靶向用藥

基因檢測讓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更加精準

52歲的患者孫先生罹患肺癌并出現多處轉移,在其他醫院化療後複查發現病情惡化,手腳功能出現障礙,一度想放棄治療。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慕名找到陳主任。陳劍對患者進行了全面的疾病評估,并根據基因檢測結果,最終确定患者通過ALK黃金突變,可服用靶向藥物進行治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因檢測是實作精準治療的前提條件。“基因檢測就像GPS導航,能夠幫助醫生制定最佳的治療路徑,也能讓患者獲得經濟、快速的臨床效果。”采訪中,陳主任如此說道。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釋靶向藥物對于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性。靶向藥物如同飛彈一樣,精準地隻會摧毀帶靶點的癌細胞,而不會影響健康細胞。是以不會帶來化療那樣的不良反應。這枚“生物飛彈”在進入人體後,會選擇相應的緻癌位點來結合,使癌細胞死亡并抑制其生長。

精準醫療之下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開啟希望之門:專訪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陳劍

陳劍(左二)團隊讨論患者病情

據介紹,目前,全世界已經上市的靶向藥物有二十多種,還不斷有新的靶點發現。靶向藥物讓一些類似腸癌的惡性良性腫瘤治愈率明顯提高,也讓一些類型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長。但是,大部分靶向藥物應用均有一個前提: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讓靶向藥物得以準确使用,也讓個體化治療真正得以實作。”陳劍介紹說,以肺癌為例,在此之前肺癌患者隻簡單劃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使用各自的一套化療方案。但實際上,非小細胞肺癌還可以劃分為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多種類型。靶向藥物出現後,如今的非鱗癌的晚期患者在毓璜頂醫院取到病理後,都要進行基因檢測。如果檢測到EGFR、ALK等基因突變,可能患者隻需要每天口服藥物就可以控制。除此之外此外,基因檢測還可以檢測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對一些藥物的“承受力”。如果提前進行基因檢測,就能知道患者對于藥物的耐受力如何,這對于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十分關鍵。”

一個微笑,一句放心

他被患者稱作和藹的“惡性良性腫瘤殺手”

陳主任說話時眼中帶着笑意,不快不慢的語速,為的是讓患者和家屬們能聽清楚的同時,也能安心治病。

“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每日在痛苦與恐懼之中掙紮,生命彌留在‘千鈞一發’之際,他們最需要醫生的鼓勵。”陳劍說,心情沉重、情緒低落,是很多癌症患者的真實狀态。對于這類患者來說,并不能單純的采取藥物治療,他們需要的是心理慰藉。因為情緒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治療積極性以及惡性良性腫瘤複發、轉移的程度。為了讓患者能從低沉的狀态中走出來,陳主任經常開導患者,同患者聊天,他的很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因為需要常年用藥打交道,已經從單純的醫患關系演變成了生活中的朋友。

陳劍說,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早期就診率很低,一發現就是惡性良性腫瘤晚期。特别是近些年來,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趨向年輕化。“一旦得了惡性良性腫瘤和癌症,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因為随着醫學領域的日益發達,很多惡性良性腫瘤和癌症是可能治愈的。”陳主任說,特别是随着2010年,毓璜頂醫院成為煙威地區唯一一家臨床藥理基地之後,這裡的惡性良性腫瘤病人可以提前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用上某些國際最新、國内尚未上市的抗癌藥物。

“臨床藥理基地,就是國家準許的臨床藥物實驗基地。一些藥物在進入臨床前進行試驗時,病人可以入組并使用。”陳劍主任解釋道。這些新出現的抗癌藥,給很多患者和家庭帶來了曙光。除了藥效往往優于“老藥”,入組治療的患者用藥、治療甚至來往醫院的交通都全部免費。陳主任的一名患者自2019年入組之後,一直在免費口服一種抗血管生成藥物,至今三年,效果很好,家庭經濟負擔也得到極大緩解。

此外,由于目前醫院所參加的,都是二到四期的臨床試驗藥物,都已經過了一期試驗藥代動力學的評估,對其毒副反應有充分的了解,安全性可及的實驗。而且由于這些臨床實驗都遵循國際上最嚴格的流程,無形中更加規範了該科室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

一份執着,一種信念

發起成立煙台市醫學會精準醫學專委會

陳劍經常對科室的年輕醫生說,精準醫學正在改變惡性良性腫瘤診療的面貌,對于惡性良性腫瘤醫生而言,既要主動抓住機遇,更要以實際行動迎接挑戰。

為了讓更多患者受益,2021年10月30日,煙台市醫學會精準醫學專委會正式成立,發起人就是陳劍主任。會議上,來自煙台市28家醫院推薦的不同專業的70餘名委員齊聚一堂,通過開展精準醫學相關的學術交流,精準醫學繼續教育,不同主題多種形式的實踐研讨活動,提高我市精準醫學理論研究水準。為培養精準醫學的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專業的臨床研究與技術交流平台,推進精準醫學的發展共同努力。

“精準醫學簡單地講就是應用現代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資訊技術,結合患者的自身狀況以及生活環境,實作精準的疾病診斷,制訂具有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這是醫學科技發展的前沿方向。”陳主任說,随着基因組技術的發展和精準醫學理念的提出,新的健康理念和技術需求已擺在面前,年輕醫生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能在自己擅長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裡獨當一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煙台毓璜頂醫院疾病診療過程中,尤為重視精準診療。該院成立了分子診斷平台,分子病理平台,專病資料庫平台,各種微創手術平台、tomo放療系統,機器人手術等,在科研方面,建立專科實驗室,投入非常多,這些都是為了能夠做到精準診斷,精準治療,這些都與精準醫學的理念不謀而合。

專家簡介

陳劍,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煙台毓璜頂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一科主任,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英國卡迪夫大學通路學者。兼任山東省醫學會精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藥教育協會肺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惡性良性腫瘤精準治療醫師分會 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惡性良性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學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臨床細胞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幹細胞學會 幹細胞技術與臨床應用研究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國家863項目子課題1項,山東省重點研發等課題4項,教育部歸國留學基金1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的SCI論文40餘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