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來源:人民日報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西班牙馬略卡島一名護士為附近社群的老年人上門接種新冠疫苗。 影像中國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巴西錫諾普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講座。 資料圖檔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法國波爾多一家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在進行老年人模拟體驗,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困難。 影像中國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日本千葉縣,老年選手正在為鐵人三項比賽做準備。 影像中國

養老服務,各國各有辦法

法國巴黎特洛卡代羅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處露天平台。 記者 劉玲玲攝

扶持養老産業化發展、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創新社群居家養老模式、鼓勵老年人繼續發光發熱……面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各國從實際情況出發,政策幫扶,投入加大,努力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巴西——

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

記者 李曉骁

65歲的伊麗莎白·特魯内退休後從巴西的大城市搬到了聖保羅州海濱城市桑托斯。在巴西,像她這樣的“銀發移民”還有不少。據巴西長壽研究所不久前釋出的報告稱,聖保羅州集中了巴西最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城市,其中桑托斯市位居榜首。該報告參考了醫療保健、社會福利、社會安全、政府财政等50個名額,對巴西876個城市進行了評估。

桑托斯市有43.36萬居民,其中60歲以上的人群占比超過20%。該市不僅氣候溫和,适宜老年人居住,政府推出的多項關懷措施也是吸引銀發族在此養老的重要原因。“我在這裡感到非常舒适和便利,政府和社群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特魯内表示,她幾乎每天都會到社群的公園鍛煉,那裡有免費的健身場所和專業的教練。此外,桑托斯還有許多針對老年人的免費展覽、演出和電影。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倡導‘積極老齡化’概念。”桑托斯市社會發展秘書處老年人政策協調員安娜·碧昂卡表示,早在2016年,桑托斯就發起“無障礙桑托斯”行動,鼓勵商業機構提供無障礙服務。政府還在海灘設定了“兩栖”沙灘椅,這種帶輪的沙灘椅可以讓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在沙灘沐浴陽光或是下水親近海洋。該服務不僅免費,還有政府從業人員陪同,讓老年人更加安全便利地親近自然。“這些隻是桑托斯為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努力的一部分。”碧昂卡說,該市還針對老年人開設了金融、攝影、藝術治療等課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桑托斯市專門舉行線上教育活動,指導老年人如何保持衛生健康,如何排解因疫情導緻的心理情緒,還向全市推廣敬老教育,以降低針對老年人暴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我們向老年人提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識,希望他們擁有更多自主能力。我們的目标是讓老年人的生命更加燦爛。”碧昂卡表示。

2020年,巴西60歲以上人口達到2990萬,不斷加深的人口老齡化給巴西帶來巨大挑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必須認識到老齡化的現狀,這是建立老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環節。”碧昂卡認為,教育是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能夠讓他們的生活增添色彩、提高品質;對年輕人開展“老齡化”教育,有助于消除代際隔閡,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2019年桑托斯市政府和該市公立學校開展“長壽教育網絡”試點項目,教育學生如何與老年人相處,跨越代際障礙,今年這一項目正覆寫更多學校。政府還會開發一個數字平台,讓更多的家庭參與到長壽教育當中。“桑托斯市的教育工作是服務老年人口的典範。”長壽研究所執行董事恩裡克·諾亞說,政府必須認真對待人口結構的變化,能否利用好各方資源為老年人創造幸福生活,不僅展現出政府的執政能力,更展現出社會的整體包容度。“一個城市如果能做好準備為老年人口提供高品質生活,那麼這個城市也适宜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在此生活。”

新加坡——

鼓勵有條件的老人重返職場

記者 劉 慧

新加坡的吳先生今年64歲,已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他沒有選擇回家安享晚年,而是繼續在之前的工廠上班。現在他每周工作4天,月收入1000多新元(1新元約合4.8元人民币),可以享受公司班車接送和早午餐的福利。吳先生的子女擔心父親太辛苦,希望他回家休息,但吳先生對目前的生活狀态很滿意:“在工廠裡可以和同僚一起聊天,一起做事。生活更豐富,心情更愉悅,身體也變好了。”

吳先生的情況不是個例。随着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健康水準、教育水準持續提高,許多到達退休年齡的新加坡人希望在工作領域保持活躍。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多種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老年人重返職場,為社會發揮餘熱的同時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等問題。

近年來,新加坡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截至今年6月,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6%,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将達到約1/4。新加坡于2012年開始實施《退休與重新雇傭法令》,為老年人再就業提供法律保障。該法令推出後幾經調整,目前規定雇主必須為年滿62歲法定退休年齡、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再就業的機會,重新受雇年齡上限為67歲。如果雇主無法提供合适的工作崗位,需要為其支付5500至1.3萬新元的雇傭援助金。主動雇用65歲及以上員工的企業還能獲得政府提供的特别就業補貼。政府還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教育訓練,幫助他們提升技能,适應社會發展需求。

吳先生所在工廠的行銷與公關經理胡彩琳表示:“聘請退休員工對公司和員工而言是雙赢,既讓公司填補用人空缺,也讓退休員工有生活目标,幫助他們保持健康活躍。”據她介紹,公司将政府補貼用于采購新裝置、運用新技術,使老年人的工作更省勁、更安全。65歲的公務員劉友發也選擇了繼續工作,他說:“我喜歡跟其他人分享知識,這也是實作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他主動請纓參與機關的無人機工作小組,與同僚一起為超過100人提供教育訓練。

除了為有能力、有意願工作的老年人提供工作機會,新加坡還通過中央公積金制度為群眾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中央公積金制度是一項強制性儲蓄計劃,經過多年的完善,目前已覆寫新加坡人的養老、住房、醫療、教育等多方面需求,成為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在該制度下,當公積金賬戶戶主年滿55歲時,會自動建立退休賬戶,其中的餘額轉為退休存款。政府根據通脹情況和平均生活水準,定期公布最低退休存款。例如,2021年年滿55歲戶主的基本存款額為9.3萬新元,不足需補齊,到65歲時,戶主每月可領取770至830新元的終身俸。退休存款越多,每月能領取的終身俸越高。截至2020年12月,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惠及人數達410萬,為群眾的退休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法國——

推動養老服務産業發展

記者 劉玲玲

在位于法國巴黎16區的特洛卡代羅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一場關于法國喜劇電影的講座剛剛結束。通過觀看經典電影片段、回顧動人配樂,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下午。特洛卡代羅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是歐洲最大養老康複集團——法國歐葆庭集團在巴黎建設的項目之一。近年來,法國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養老服務産業發展,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品質。

特洛卡代羅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環境整潔、視野開闊,無論是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整體設計,還是内部适老化設施,都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這裡提供飲食、沐浴、洗衣、文娛和醫療保健等服務及設施,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還會定期舉辦講座、展覽及多種社交活動,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法國政府于2005年将包括養老服務業在内的家庭服務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2007年通過《安度晚年2007—2009》《高齡互助2007—2012》兩項全國養老規劃,其核心内容包括加快建設養老機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産業。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的資料,法國國内現有包括失能老人養老院、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等在内的養老機構超過1萬家,并擁有超過70萬張床位。其中,公立機構占40%,私營非營利機構占29%,私營營利機構占31%。2019年,法國養老服務行業營業額達到180億歐元,雇用超過100萬名員工。進入養老機構的老人能夠獲得政府相應補貼,這一措施進一步促進了法國養老機構的發展。

在政策支援下,法國近年來發展出不少成功的養老服務企業,例如建設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和醫護型養老機構的歐葆庭集團,為老年人及殘障人士提供上門服務和家庭護理的歐倍頤集團等。伴随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浪潮,老年人服務方面的初創企業不斷湧現,諸如預防摔跤、住宅自動化、老人定位、生命體征監控、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監控等功能的創新産品受到行業關注。例如法國一家名為“Ubiquid”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裝有晶片的衣服,可對老人進行定位,防止其走失。此外,法國養老産業還聚焦慢性病治療、家庭和社群養老、醫療跨界合作等領域,實作行業細分,打造優勢企業。

據統計,截至2020年初,法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20.5%,到2030年法國60歲以上人口将達到2000萬。法國銀色經濟創新研究網絡“銀谷”負責人熱羅姆·阿諾指出,法國養老産業的發展受到政府推動和政策指引,社會資本參與程度日益提高,産業融合趨勢加強,這些舉措的紅利正逐漸顯現,也為其他老齡化國家提供了經驗借鑒。“随着老齡化程序加快,法國養老行業的市場需求将更加多樣化,家庭自動化商品、個性化服務、自主技術等将在未來幾年實作強勁發展。‘網際網路+養老’這一新型養老模式也将在探索過程中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及工作崗位。”阿諾表示。

西班牙——

創新社群養老服務模式

記者 姜 波

西班牙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最新統計資料,西班牙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9.77%。全國養老院有近40萬個床位,僅占65歲以上人口的4%,居民申請入住等待時間長,養老問題成為嚴峻挑戰。為解決這一問題,西班牙大力發展居家養老、上門護理、日托中心等多種形式的養老模式,緩解養老院的資源緊張。西班牙政府今年4月提出,将拿出約7.3億歐元的複蘇基金,推動各地區養老方式的轉變和創新。

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一種新型社群養老模式正在其下轄的多個省份推行。該自治區的薩莫拉省是西班牙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30%。為此,當地政府計劃在薩莫拉省的39個市鎮推動“居家養老”和“養老網絡”項目,計劃在未來3年半投入900萬歐元,雇用專業護工為有護理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護工将對這些老人的身體狀況、護理需求、風險程度和居住環境等進行評估,制定居家養老服務方案。項目還提出對當地部分房屋進行無障礙改造,建設40套住房,其中30套供無房或居住條件不滿足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使用,10套供護工居住。

該項目還計劃與當地的非政府組織、私營服務提供商等合作,共享服務網絡。例如,老年人在獲得上門護理服務之外,還可享受周邊養老院或者日托中心的洗衣、剪發和食堂等服務。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主席費爾南德斯·馬涅科表示,這一模式可為老年人提供更多養老選擇,讓他們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度晚年。與此同時,項目将在薩莫拉省創造近百個工作崗位,有助于改善當地青年人口流失問題。未來此類模式在其他地區推廣後,也有望改善各地的人口結構。

科技進步也有助于讓居家養老更加便捷、安全。在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索裡亞省的一家養老院裡,一個名為“酷比特”的看護機器人近期加入到從業人員行列。“酷比特”與遠端協助系統相連接配接,能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态進行監控和追蹤,不僅可以提醒他們按時吃藥,在發生緊急狀況時發出警報,還能指導老年人進行簡單鍛煉,協助其與家人聯系。如果該看護機器人的使用效果良好,未來将被推廣至其他養老場所。在巴塞羅那的一家養老中心,虛拟現實裝置能幫助老人了解家人的實時動态,可穿戴裝置則被用來監測睡眠狀況和危險預警等。西班牙《國家報》評論稱,随着智能家居、遠端協助和遠端醫療等技術手段的普及,未來養老方式将出現更多創新性嘗試,居家養老等社群養老模式将占據更大的份額。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7日 第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