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沙市中心醫院朱德茂:在微觀世界中實作精準醫療

作者:日常惡魔
長沙市中心醫院朱德茂:在微觀世界中實作精準醫療

【名醫名片】

朱德茂,現任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病理科名譽主任,住培基地主任。

從醫簡介:從事臨床病理診斷近40年,現任湖南省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兼細胞學組副組長,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病理分會副理事長,長沙市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長沙市病理質控中心名譽主任兼專家組組長。共主持和參與完成省級科研項目5項、市級科研項目6項、在國内外各級雜志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論文5篇。

專業簡介:先後在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大師從國内頂尖病理大師學習,擅長外科病理及疑難惡性良性腫瘤病理診斷。每年完成一萬多例病理診斷總複驗及上千例疑難病理會診。

長沙市中心醫院朱德茂:在微觀世界中實作精準醫療

敢于挑戰:職業黃金期勇挑市級醫院學科建設重任

2011年10月,47歲的朱德茂作為人才引進擔任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主任。那個時候,他已經是湖南病理學界頂層人才、省級醫院的病理學科帶頭人,且是省裡為數不多的病理學科主任醫師。他敏銳地察覺了長沙市中心醫院欣欣向榮的發展生機,毅然而然選擇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挑起了中心醫院病理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擔子。朱德茂說,任命之初他身兼三大重任:一是承前啟後繼續發展與三甲綜合醫院相适應的病理科;二是為病理科搭建優秀的人才梯隊;三是滿足醫院臨床精準醫療的需求。

從那一年開始,直至2021年4月因身體原因自行辭去病理科主任的行政職務,朱德茂在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主任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幹了整整十年。來到中心醫院第二年他便當選長沙市病理學會主任委員和病理質控中心主任。朱德茂說,在精準醫療的今天,病理診斷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醫院病理科的水準是一個醫院整體診療水準的重要标志,沒有高水準的病理科不可能建設高水準的臨床科室,病理科的發展在醫院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病理診斷為疾病從形态學到基因改變,提供明确的診斷,确定疾病的性質及預後,為臨床醫師選擇治療方案、評估預後,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是以,病理診斷被公認為疾病診斷的“金标準”。

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後,朱德茂向院上司積極申請在用房面積、辦公環境、儀器裝置及引進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援。按照三甲醫院病理科建設标準設定診斷室、技術室、細胞室、特殊染色室、免疫組化室、分子病理室、取材室、檔案室等,分區明确,布局合理。大格局的建設條件讓他“一往無前”,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及醫療安全制度和品質管理體系,使病理科業務工作全面提速提質。據統計,病理科每年完成正常組織病理學檢查約20000例,細胞學檢查50000例以上,冰凍切片檢查2000餘例,免疫組化檢查18000餘例,各種會診病例3000多例。在三甲醫院評審時受到省衛健委上司及評審專家的高度好評,被稱為全省病理科建設的标杆。

在學科人才建設方面,朱德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他下大氣力培養人才,夯實人才基礎。當時,病理科隻有從業人員7人,副高職稱1人。朱德茂不拘一格引進人才,廣納英才,先後引進副高職稱2人,博士1人,招聘碩士等10餘人。率先在省内成立亞專科,結合各自特長為每一位醫生确立自己的亞專科發展方向,為他們提供各種進修學習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每年選派1-2人到國内頂尖醫院病理科學習教育訓練,科内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多措并舉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朱德茂自豪地說,在全國隻有1萬名左右病理醫生的現狀下,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人才梯隊在省内名列前茅,目前病理主任醫師有4名,副進階病理醫師有4名,且人人亞專科發展方向明晰,均在湖南省病理學會亞專科學組擔任委員,病理診斷能力獨當一面。組建完善學科架構設定,人才梯隊分布在呼吸道病理、婦産科病理、内分泌病理、淋巴造血病理、骨軟組織病理、消化道病理、男性生殖泌尿系統病理、頭頸部惡性良性腫瘤、皮膚病理,細胞病理、分子病理及屍體解剖、神經組織病理這12大體系中,為臨床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現任病理科主任羅海軍教授擅長細胞病理及胸部疾病診斷,副主任蔣莎莉教授擅長女性生殖道及乳腺病理診斷,王志敢教授擅長淋巴瘤及骨軟組織病理診斷,謝晉予副教授擅長消化病理診斷,趙豔副教授擅長皮膚病理診斷、周華山副教授擅長泌尿生殖病理診斷,均造詣較深,在省内具有一定影響力。他們多次在省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學術交流和業務講課,且每年參加省内各項技術比武,其中中青年醫師周華山、劉愛鳳、練億香,向婉婷等都在省級比賽中取得驕人成績,令省内同行刮目相看。

在病理科靠牆的展示櫃裡,擺滿了一疊疊的榮譽證書:省病理正常切片、免疫組化質控、冰凍切片比賽一等獎;2018年中國醫學裝備委員會病理分會石蠟切片全國優勝獎;省病理學會青年醫師病理識圖大賽二、三等獎;2021年囊括湖南省醫師協會病理分會病理識圖大賽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因科室斐然的成績,朱德茂本人也多次受到表彰,榮獲醫院三等功。

長沙市中心醫院朱德茂:在微觀世界中實作精準醫療

火眼金睛:在微觀世界中為患者疾病精準“斷案”

走進病理科診斷室,記者看到朱德茂正在多頭顯微鏡下帶領同僚們進行疑難病理讨論。相連的辦公桌上有十餘台顯微鏡,一群身着白衣的醫生正在緊張地忙碌着,有的正在顯微鏡下“精雕細琢”,有的正在認真稽核每一份“疾病的判決書”,有的在互相讨論病例,場面緊張卻又井然有序,可以看出病理科在朱德茂的帶領下工作态度嚴謹,科室氛圍和諧。

朱德茂介紹,在病理科,關于患者的每一份報告都會嚴格執行三級複核制。即初級醫生報告後,必須再由兩個上級醫生複核,有效地保證報告的精準性。迄今為止,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出具的病理報告沒有出現過一例誤診,且經常有患者借病理切片到上級醫院會診,患者反映上級醫院充分認可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的診斷結論:規範、精準、全面。

這些年來,朱德茂帶領病理專家團隊診斷出多個罕見病例。如2012年,病理科發出全球第十例罕見病例“纖維母細胞性網狀細胞惡性良性腫瘤”的診斷報告;2016年,病理科為一名80歲高齡女性進行子宮标本病理檢查時發現其患有世界罕見的血管内大B細胞淋巴瘤,全球僅8例報道;今年8月份,一名63歲女性患者因左腎占位性病變術後送檢,朱德茂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最後診斷為腎髒嗜酸性空泡狀惡性良性腫瘤。他介紹該惡性良性腫瘤是國際泌尿生殖病理學會于2021年提出的新的腎髒惡性良性腫瘤類别,具有獨特的分子遺傳學特征,國内文獻尚未見報道,屬于交界性病變,術後隻需觀察,不必放化療等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進而避免了過度治療,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及經濟負擔。今年10月份,朱德茂又診斷了一例罕見的EWSR1-SMAD3陽性的纖維母細胞性惡性良性腫瘤,他介紹,EWSR1-SMAD3陽性的纖維母細胞性惡性良性腫瘤為最新WHO(2020)第五版軟組織和骨惡性良性腫瘤分類中提出的新類型,國内文獻極少報道,被認為是一種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以手術為主,切除不淨者可緻術後複發,對于臨床治療的意義非常大。每年外院來會診病例中,朱德茂多次對病變良惡性定性診斷進行修正。

朱德茂表示,“讀準片”是一個病理醫生的基本素養,這就要求病理醫生首先具備組織學、解剖學等紮實的基礎知識,然後具有抽絲剝繭的韌性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時掌握病理診斷的最新理論,最新的診斷方法。已經從事病理診斷工作40年的朱德茂,盡管閱片無數,但他依然謹慎小心地對待每一次閱片與診斷。

朱德茂介紹,病理與臨床的緊密聯系是一份科學嚴謹準确的病理報告的重要保證,這些年病理科加強與臨床溝通,先後與惡性良性腫瘤科、婦産科、胸科、内分泌科等多次舉辦多學科會診,互相學習,極大提高了診斷水準。

在朱德茂的辦公桌上,放着一台顯微鏡、一台筆記本電腦、一疊病理診斷報告、兩堆厚厚的病理學書籍。他說,這些書是近兩年更新的病理專業書,筆記本電腦則是用來查閱文獻、記筆記的,有關病理診斷的新進展、典型的病理案例他都會根據系統分類進行整理記錄,然後儲存。他業務學習從未間斷,記錄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2017年和2018年他分别到複旦大學婦産科醫院病理科和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病理科學習半年,師從國内頂尖的病理大師,獲得了大量病理學的前沿知識與先進技術。朱德茂告訴記者,病理學科作為醫學前緣學科,新理論、新進展、新方法都在不斷更新,病理醫生不管多大年齡,不管幹了多少年,都需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與時俱進:發展分子病理學讓“金标準”含金量更高

近年來,随着醫學的發展和精準化治療的要求,新技術新方法的開展尤為重要。朱德茂介紹,目前第五版WHO 惡性良性腫瘤新分類均引進遺傳學基因改變内容,以往很多不被認識的惡性良性腫瘤通過基因分析獲得了新的命名。分子病理學的開展是現代化醫院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精準醫療快速發展,精準的病理診斷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更好的判斷惡性良性腫瘤的良惡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分類和分級等;通過找到“靶标”,也就是癌細胞中特異的基因突變或基因組,可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的靶向藥物和用藥劑量,以及惡性良性腫瘤預後及預防方面有重要作用。這就賦予了病理新的内涵,讓病理“金标準”含金量更高。

朱德茂介紹,中心醫院病理科已開展了一代測序等基因檢測技術,開展了肺癌多基因檢測及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等多個分子病理項目,取得15項基因檢測能力驗證室間質評,并獲得國家級合格證書。長沙市中心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主任王桂華表示,惡性良性腫瘤的靶向治療是個性化治療的主要手段,而有效的靶向治療首先要有準确的分子病理學診斷。朱德茂主任帶領的病理科通過對病理标本采取分離提取,探針标記、熒光定量PCR檢測、測序等手段,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惡性良性腫瘤基因突變位點檢測,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這對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而言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朱德茂表示,作為南華大學附屬醫院,除提高科室整體診斷水準外,科研與教學也在齊頭并進。近5年來科室承擔、完成各級各類課題17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課題6項,市級課題10項。國内外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6篇,核心期刊26篇。朱德茂說,十年一晃而過,是中心醫院給了我一個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好平台,科室發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績是醫院上司大力支援、各科室協作配合、全體同僚共同努力的結果。期待長沙市中心病理科厚積薄發,再啟新征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