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山水景扇形畫,與園林之夢、生态餘清湖鄉村振興展新面貌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 餘月

"村子很漂亮,産業強,口袋裡有起來了。濟南市玉音區玉清湖街道長奇屯村民王文川總結了村子幾年來的變化。水之美、天藍、潔淨、生态環境是玉清湖街道的獨特優勢,在村裡"一村一韻"的基礎上,在玉清湖街道多點開花産業培育的基礎上,多彩綻放的黨建組織,也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水山水景扇形畫,與園林之夢、生态餘清湖鄉村振興展新面貌

生态餘清湖鄉村風景如畫。

一次一個村莊

鄉村更有氣質

走進玉清湖東巷斜屯村,一陣清風吹來,藍天、白牆紅瓦小洋底整齊排列,新瀝青路面,散落着綠化帶,點綴着雕塑短劇,還有沿街牆畫的畫作,美麗宜居的鄉村畫正在慢慢展開。

"今年,我們改善了整個村莊的環境。董協屯村黨支部書記鄭乃東表示,在玉清湖街統籌下,東協屯路面修繕,圍牆粉刷,規劃了100多個停車位,不僅杜絕了亂停車,也讓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董解屯村還率先在周邊村落建了村博物館、八張仙女桌、煤油燈、地契、家譜......從村民那裡收集的一件舊物件承載着這個國家悠久的曆史,也讓村裡除了具有文化氣息的價值。

作為小清江的源頭,生态環境一直是玉清湖街道的獨特優勢,在各村落也一樣。在維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創造生活環境,玉清湖街道不馬虎,通過引入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機制,聘請第三方服務團隊進行清潔、垃圾清理,確定日常清潔,建立一個日處理300立方米的農村污水處理站, 收集處理長木屯、松家橋、龍王寺三村生活污水,為加大對飲用水源的保護力度,街道自來水飲水管改造,實作了村自來水100%的滲透率。

"我們以農村系列整改項目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動力,按照一村一村、一村、一韻的原則,對所有村村甚至一塊整頓,逐一建設,進一步完善轄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态與人居環境相輔相成。"玉清湖街道辦公室副主任方玉勇說。

健康、旅遊同步電源

我們将盡一切努力培育特色産業

長崎屯裡公社緊鄰小清江源頭,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40畝廣袤的土地,綠意盎然的共享菜園種滿了辣椒、卷心菜、蘿蔔,漁池裡來來回回的觀賞魚,花棚開着五顔六色的花,擺放着鮮花。美麗的田園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觀。

"我們的公社今年剛剛開業,有156個出租地塊,其中150個已經出租,要麼是自己種植的,要麼是管理的。"長木屯村委會主任劉冠說。其實,就在幾年前,長崎屯利公社就位于地塊或一個垃圾棚裡,經過改造,這裡擁有農舍、共享菜園、花卉栽培等功能,在不久的将來還将建成餐廳、農産品銷售點、停車場等,打造特色鄉村旅遊産業。

離雞西濕地不遠的地方,一棟嶄新的住宅樓正在興起,這裡是玉清湖東街斜屯村集養生、民宿、旅遊等功能于一體的項目建設工地。"我們已經拆除了26英畝的危險房屋,并重新規劃,該項目一期已經建成高端健康特色的10棟營運樓,正在裝修。二期将建設新中式氛圍的瑞亭高端居家養生、民宿、旅遊設施68套,形成水資源豐富的湖畔養生、居所、旅遊區,設有四層(5850平)遊客接待中心。建設規劃的第三階段是景觀風格迥異的濕地景觀。董協屯村黨支部書記鄭乃東介紹道。

玉清湖街憑借生态資源和汽車産業帶以及醫療衛生資源的優勢,近年來優先發展農村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産業。例如,引入健康養生體驗項目,探索線上線下銷售行業,新龐莊将健康、采摘、拓展、餐飲于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也拓寬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此外,玉清湖街還創造了立清園、龍王寺濕地公園、玉布河等生态景觀,全力培育鄉村旅遊産業。

"一湖四水一濕",利用生态資源優勢,玉清湖街道也形成了特色産業發展思路,"我們以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對現有單一作物進行合理調整,統一布局,通過種植高效作物,提高土地産量, 實作集體收入。"方玉勇說。

水山水景扇形畫,與園林之夢、生态餘清湖鄉村振興展新面貌

長崎屯裡公社的共享菜園打造了特色鄉村旅遊産業。

黨建品牌"多彩綻放"

串起村莊複興的新圖景

在玉清湖街,新的龐莊,一個1000多平方米的新"中醫養生基地",該村的新"項目"不僅使村民受益,也為周邊群衆提供了便利。"我們引進了兩位中醫專家,打造集醫學診療、保健、藥材種植于一體的中醫體驗基地,帶動醫療護理行業發展。"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耿光波說。

說起新龐莊的産業振興,每一個都充滿特色,在村南頭,打造一個真正以CS拓展教育訓練為主要内容的戶外體驗項目。離CS基地不遠,還有一個"生态迷宮",它利用村子植被覆寫率高的特點進行建設,占地約14畝,引進"賽跑""挑戰賽"等體驗項目。

耿光波表示,在建設和發展新龐莊的同時,也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的作用,"我們開通了'大浪熱線',以我個人電話為熱線載體,搭建了一個線上平台,為人民群衆服務解憂解難,并結合黨組服務中心的建設, 設立沖突糾紛調解專職,通過秘書線上協調,兩個委員會線下調解,讓小事不去村子,沖突不交出來。"

基層黨組織團結強大,鄉村振興才能穩紮穩打。在引領鄉村振興的黨建中,玉清湖街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們通過紅位建、藍盾限制、綠色生态發展、橙色服務供暖、黃金産業推廣,打造了'黨建與多彩綻放'的黨建品牌,将黨建與鄉村振興聯系在一起。"玉清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牛國磊說。

"水景扇繪,生态餘清湖",為了實作這一美好願景,玉清湖街道創新提出了"圍繞一條主線,編織兩個網絡,着眼三個要點"的"123"黨建工作機制,促進黨建工作的整體品質和效益。

牛國磊介紹,玉清湖街道連續三年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規範年、晉升年、鞏固年活動,落實基層黨支部建設規範推進行動,建設以黨上司為核心,法治、道德治理、自治、"三治一體化"、安全管控、沖突解決制度, 民生服務體系、科技支撐體系的"一核三治四制"治理模式,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7441"模式,提高社會治理服務水準,增強基層組織協調群組織能力,集中解決村民關心的問題,整頓農村發展思路。将大事付諸實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