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科學是荷葉上的水珠,那麼未知便是荷葉下方深不見底的湖泊。"
愛因斯坦曾說過:當科學發展到盡頭,發現神已在那等了幾千年。
他為什麼要這樣說?
費米悖論、平行宇宙、量子糾纏、暗物質、宇宙射線……
理論科學發展至今,這些全人類的科學難題,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
難道說随着科技文明的進步,這些人類未解之謎,科學界遇到的難題,真的沒辦法解決,隻能寄希望于神學嗎?
愛因斯坦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

正文開始
一個是由多名實體學家共同提出的量子力學,用來研究十分微小的粒子;
另一個就是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用來研究超越一般大小的天體。
作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的智商非常高,他憑一己之力就創立了相對論。
但這位偉人在兒時卻行為遲鈍、性格孤僻,智商異于旁人,直到10歲才去上學。
他出生于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由于性格原因在學校受到嘲諷和欺負,甚至被稱為“笨家夥”。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孤獨的愛因斯坦升入了中學,開始在數學書籍中遨遊,尋找心靈寄托。這時期,他最親密的夥伴是牛頓、笛卡爾、阿基米德。
在他16歲時,曾問了輔導他數學的舅舅一個問題:“如果我用和光一樣的速度往前跑,是不是就可以看到空間裡震動的電磁波?”
他的舅舅一下子被這個問題難倒了。
相對論的萌芽就從此時在愛因斯坦的心中悄悄紮根。
此後愛因斯坦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根據廣義相對論,他做了許多的假設和預言,其中有很多已經被現代實體學家所證明。
包括2019年證明的舉世震驚的黑洞,還有之前已經論證過的光線在引力中偏折、引力紅移、引力時間延遲效應等。
黑洞
第一個預言是蟲洞理論。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浩瀚無垠,即使是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已多達137億光年,仍隻是宇宙的冰山一角而已。
宇宙如此之大,我們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到達宇宙的深處?
1930年,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他認為宇宙并不是一個平整的空間,其間充滿了各種縫隙,也就是俗稱的蟲洞。
穿越蟲洞,人類就可以在極短時間内,從宇宙的一側到達另外一側。
蟲洞
第二個預言是如果蜜蜂消失,人類隻能活四年。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在地球上目前已知的1330種作物中,依靠蜜蜂進行授粉的就多達1000多種。
是以如果蜜蜂消失,将直接導緻這些作物無法繼續生長。
随着科技的進步,人類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由于農藥和殺蟲劑的泛濫使用,近些年蜜蜂的種類和數量已經急劇下降了30%之多。
難以想象如果有一天蜜蜂真的消失了,人類的未來将何去何從?
第三個預言是第四次世界大戰。
愛因斯坦某次回答關于世界大戰的問題,說道:我并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如何來戰鬥,但我确信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武器會是木棍和石頭。
為什麼會這樣?
愛因斯坦認為,随着現代科技的持續進步,各種先進武器層出不窮,核武器的研發更是改變了現代戰争。一旦發生全球範圍的戰争,全世界會産生大面積的核輻射區域,人類文明将毀于一旦。
失去了科技,人類又會回到遠古時代,靠着木棍和石頭來戰鬥。
流傳下來的一個說法是,愛因斯坦在去世之前燒掉了手稿和筆記。
人們普遍猜測愛因斯坦為何要如此做,主要集中在兩個設想:
一,愛因斯坦在晚年發現了宇宙的終極秘密,研發出了比核武器更大威力的武器。他曾因核武器的發明懊悔不已,如今有了更大的發明,為了人類的命運,甯願燒掉也不肯流傳于世。
二,愛因斯坦在早年緻力于研究相對論,晚年主要研究統一場論。他的目的是想要将自然界中4種基本作用力統一納入一個實體架構,但直到去世也沒有取得進展。是以愛因斯坦為了避免自己的研究進入死胡同,也防止自己以後的名聲出現影響,便将手稿付之一炬。
不過這些都隻是後世猜測,并無實際依據。
根據資料顯示,早在1950年,愛因斯坦就立了遺囑,将自己的一切财産、手稿、筆記全部贈送給了位于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
在愛因斯坦去世後,他的女兒瑪戈特順從父親的遺願,将手稿、筆記和書信捐給了希伯來大學。
愛因斯坦去世之前給女兒留下了一封信,直到他去世20年後,這封信才被公諸于世。
當初沒人能了解我發表的相對論,如今我要揭開傳遞給人類的,将更與人類世界産生偏見和誤解。 我要求這些信件被儲存越久越好,直到社會進步到可以了解我下面說的内容為止。 有一個能量源,它無窮無盡,且在科學上沒有合理的解釋。它是一種生命力,統領其餘的一切,淩駕于所有宇宙運作現象,甚至還沒有被定義。這種生命力叫做“愛”。 當科學家們努力找尋一個未被定義的宇宙統一理論時,他們忘記了大部分充滿力量的無形之力。愛是光,能夠啟示那些給予并得到它的人。愛是地心引力,因為愛可以讓人們互相吸引。愛是能量,因為愛可以産生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并能消除深層次的自私。愛能掩飾也能揭露,因為愛我們才活着,也因為愛,我們終将死去。 愛就是上帝。這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是一個我們忽略了太久的變量,也許是我們害怕愛,因為這是人類還無法随意駕馭的能量。 為了讓愛能夠更清晰地展現,我用這個方程式做了替代。如果不是不是E = mc^2,我們接受治愈世界的能量,可以通過愛乘以光速的平方來擷取。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愛是最強大的力量,因為它沒有限制。 在人類無法運用和控制其餘所有宇宙中和我們作對的能量之後,我們迫切需要另一種能量來滋養。如果我們希望物種得以留存,如果我們發現了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想要拯救世界和每一個生靈,唯一的答案就是愛。 我對于這一生沒能表達出我的内心深表遺憾,為此我一生都因你而受鞭打。也許現在說抱歉太晚了,但我需要告訴你:“我愛你,謝謝你,因為你讓我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作為科學界和實體界的巨人、天才中的天才,愛因斯坦這一生取得了無數的科研成果,引領着後來者們在科學領域奮勇前進。他的理論猶如茫茫大海中的燈塔,指引着人類前進的方向。不僅解開了人類思想的枷鎖,更推動了實體學界、科學界乃至整個世界的進步!
愛因斯坦曾以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是以他的下半生一直在努力地尋找答案。
到最後,他留給我們的遺産,除了偉大的科研成果,更是指出了人類想要繼續發展,一定要找到唯一的答案——“愛”。
科學是一種人類探索未知的方法的總稱,它一直處于不斷進化、不斷發展中。回望人類科學探索的曆史,每一次遇到瓶頸,都是全人類的科學家在前路未知的情況下,持之以恒艱苦奮鬥的結果。
正是這些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質疑和未知,引領着人類走向更高層次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