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作者:茶館曆史
崇尚科學真理,解讀世界奇事!歡迎大家收看本期内容,以下便是本期内容的詳細介紹,如果對文章感興趣的話希望可以幫忙多多點贊、評論和關注,在座各位的點贊評論便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援!

在我國古代的曆史當中,曾經存在過許許多多的不同王朝,在這些王朝之中,又有着地位尊崇的統治者,這些當時的統治者們不光擁有着十分高貴的地位,數量龐大的奇珍異寶,此外還享受着數不盡的榮華富貴,除此之外在古代還有一些權貴們,為了囤積财富,他們也會在秘密的地方私自囤積大量的金銀珠寶,随着時代的變遷,過去的封建王朝早已成為了曆史篇章的一部分,但是當時古人所留下的那些财富卻依舊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靜靜地埋葬着。随着現代的社會在不斷發展,對于土地的需求也是變得越來越高,是以便經常有發現古墓的相關報道出現。在四川省的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當時有一名村民正在岷江的岸邊散步,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名村民卻發現在岷江的岸邊有着一塊五十兩的大銀錠。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封建王朝

當這名村民在岷江邊上發現銀錠之後,在附近的村子中,很快便傳開了在岷江邊上能夠撿到銀錠的消息,正是因為這個消息的傳播,附近的村民們很快便全部來到了岷江的邊上,開始在江邊挖土尋寶,後來在村中傳出了這樣的一個消息,據說岷江的江底是一座古代巨大的藏寶庫,這座藏寶庫是明朝末期的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所留下的,由于當時張獻忠曾經在四川地區登基稱帝,并且建立了大西政權,在張獻忠多年四方征戰的過程當中,他也是陸陸續續的将當時很多的奇珍異寶都收納到了自己的藏寶庫裡面,到了後來,據說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全部都讓張獻忠藏到了岷江之中,那麼村民們口中相傳的這個說法到底是個傳說,還是有着真實的曆史依據,而在岷江的江底之下,又到底是不是存在着一座巨大的藏寶庫,接下來我們便來一起了解一下。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村民挖寶

在二零一六年的時候,位于四川省的文物考古部門組織起了一支考古隊伍,來到了彭山區的江口鎮,在經過考古人員們對這個地方的詳細勘察之後,考古人員們也是把要進行挖掘的地方,選在了岷江的江口附近,在考古人員們來到江口鎮的第三天之後,他們便來到了營地所在位置對面的山間樹林當中,當考古人員們來到這裡之後,居然在這個地方的一處岩石之上,發現了一隻伫立着的石虎,但是在這之後,考古人員們又在一處不遠的岩壁之上,發現了上面所雕刻的一條石龍,并且這隻石虎和這條石龍所面對着的方向,正好對着岷江的江口之處,讓人感到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位于這隻石虎和這條石龍南面的草木之間,考古人員們還發現了隐藏在此處的一座石刻,在這座石刻之上還寫着“石龍對石虎,金銀萃山薮”“中華寶藏興,民族昭千古”這樣的内容。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石龍

而石刻之中所描繪的石龍與石虎,正面對着考古人員們即将打算挖掘的岷江江口,這其中相符合的地方究竟隻是一個巧合,還是有着什麼其它的原因嗎?不論其中的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就目前所發現的這些情況,也是已經讓現場的考古人員們都十分期待了,但是在接下來,對岷江江口的挖掘工作還沒有開始,考古人員們便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困難,雖然當時考古人員們挖掘的季節處于枯水季,但是這個時候的岷江江面依然十分的寬闊,并且還伴随着比較湍急的水流,水下的能見度也是非常的低,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考古人員們想要進行挖掘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為了不将後面的挖掘工作耽誤太長時間,是以考古人員們經過商量後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要對岷江的江口圍堰抽水,來一次灘塗式的考古挖掘工作。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考古轉接介入

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後,考古人員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他們之後要挖掘的地方,圍出足夠大的堤堰,為了考慮到後續的挖掘工作範圍可能會比較大,是以考古人員們便一次性地圍出了兩萬平方米左右的堤堰,在圍好堤堰之後,便是要對其中的岷江江水進行抽取,考古人員們調集來了多達二十台的大馬力抽水泵,開始抽取堤堰中的江水,經過抽水泵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兩萬平方米堤堰之中的江水便全部被抽取幹淨了,像這樣大膽的方法,就算是放在我國境内的整個考古界當中來看也是獨一無二的,在堤堰之中的江水被抽光之後,原本在江底河床之上,常年堆積出來的鵝卵石便顯露了出來,考古人員們經過觀察,發現光是這些鵝卵石的厚度就已經達到了三米之高,雖然有一些地方的鵝卵石堆積得很厚,但是在這面積有着兩萬平方米左右的地方進行考古挖掘,考古人員們也是不可能對這些地方挨着進行挖掘的。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圍堰抽水

為了能夠縮短挖掘工作的時間,是以考古人員們就必須要先選出一些比較重要的地方,然後對這些标選出來的地方進行挖掘,為了确定這些挖掘的重要地區,考古人員們随後利用當時的一些高科技手段,開始對這塊地區可能埋有寶藏的地方進行探測,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被清理掉的河床上的石頭以及泥土,都要再經過一遍更為細緻的篩選,以此來確定在這些泥土之中,沒有考古人員們遺漏掉的文物,而這樣規模如此之大的灘塗考古工作,不光是在國内,就算是在世界範圍内,也是考古行動之中的一次壯舉,那麼考古人員們僅僅隻是根據岷江附近的村民,一開始在江邊撿到銀錠為線索,就會發起規模如此之大的考古行動嗎?這樣的考古行動是不是有些太過興師動衆了,而在這岷江的江底,又到底有沒有傳說中張獻忠所遺留下來的巨大寶藏?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考古人員仔細挖掘

在眉山市彭山區的文物保護管理所當中,儲存着當初岷江岸邊的村民從江邊撿到的金币金冊以及銀錠,在當初村民所撿到的這塊由純金打造的金冊,它的本身重量也是達到了驚人的七百四十克,在整個文物界當中也是屬于非常罕見了,而之前撿到的銀錠重量也有着一千八百六十克,如果将這塊銀錠放到明朝中期的話,像這樣的銀錠在當時可以換來一萬公斤的大米,就算是放到了明朝的末年時期,當時的貨币開始出現貶值,但是即便如此,一塊重達五十兩的銀錠也是完全可以供一戶大戶人家好幾年的口糧錢了,除此之外還有村民們撿到的一塊黃金打造的金币,這樣的金币更是價格不菲,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中,在我國的香港地區也曾經拍賣過相似的金币,而那枚金币最後也是以兩百七十萬人民币的價格成交了。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黃金冊子

在文物所當中還儲存着一枚虎鈕金印,這名虎鈕金印當初被犯罪嫌疑人用八百多萬元的價格賣出,而文物販子随後便又以高達三千二百萬人民币的價格賣了出去,是以在研究完這些文物之後,考古人員們也是對岷江江底所存在的全部珍寶進行了大緻的估價,經過考古人員的估測,岷江底部的所有文物總市值很有可能在三個億以上,如此看來,當地那流傳的一句“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很有可能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所根據的,而這些擁有着巨大價值的金銀珠寶,正是明末時期的農民軍起義領袖張獻忠遺留在此處的,在二零零三年的時候,在《世界年鑒》當中,公布了一批位于中國地區的寶藏之謎,其中就有着張獻忠的寶藏,除此之外還有西夏王陵寶藏、樓蘭王寶藏、李自成寶藏以及太平天國石達開的寶藏。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虎鈕金印

而在這些古代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衆多寶藏之中,裡面被世人尋找次數最多的,便是考古人員們正在尋找的張獻忠所遺留下來的寶藏了,并且根據《世界年鑒》當中的估算,在明末時期張獻忠所遺留下來的寶藏數量,在整個亞洲地區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就算是放到世界範圍中的寶藏排名裡,也是可以排到前三名之中,這也足以看出當年張獻忠到底留下了多麼龐大的一批寶藏,在這将近四百年的時間之中,張獻忠當初所留下的那一批稀世寶藏一直都在被一些人所惦記着,在鹹豐三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五三年的時候,當時有清朝的官員說,自己曾經親自看到了在彭山地區的村民們撈出了一些顔色發黑的銀錠,而在那個時期,正好是太平天國的争鬥開始的時期,為了能夠将當時打仗的軍費湊齊,是以當時的鹹豐皇帝下達指令,讓成都将軍裕瑞帶人前往岷江地區進行調查,并且将張獻忠所留下的寶藏打撈起來,但是裕瑞最終卻是什麼線索都沒有找到,至于張獻忠所留下的寶藏就更是無從可說了。

當時間來到了公元一九一五年的時候,在袁世凱稱帝以後,也曾經命人前往四川地區,一連挖出了好幾十個大坑,淘幹了好幾十條的河流,但是最後都沒有發現有歇業獻忠寶藏的絲毫線索,據說就連後來的老蔣在聽聞這批寶藏之後,也對它産生過想法,那麼将這批寶藏埋在四川岷江江底的人,真的是在曆史資料之中所記載的那位張獻忠嗎?在曆史資料記載之中,張獻忠是明朝末年時期的一名農民軍起義領袖,在他起義的過程中,也是先後轉戰了多個地方,這其中包括着陝西、安徽、湖北以及四川等地區,但是打仗的時候,除了需要作戰的士兵之外,同樣也需要大量的軍費之處,那麼張獻忠作為一個農民起義的領袖,他所支出的巨額軍費又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的呢?似乎答案也隻有一個,那就是靠搶,在當時張獻忠主要搶掠的對象,大部分都是明朝的一些藩王以及職位大小不一的官員。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袁世凱

從之前文物相關部門所儲存的那塊金冊之上,還有着一些文字,而在這些文字的内容之中,便是提起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榮王的翊字輩長子,這本金冊很明顯便是張獻忠在那個時候,從明朝的藩王手中搶奪過來的,到了後來的時候,由于戰事開始變得更加頻繁起來,是以張獻忠搶奪财寶的次數也就是以變得越來越多了,在他以及軍隊所到過的地方,不管是當時的一些達官顯貴,又或者是一些普通的人家,張獻忠也是一樣都不放過,張獻忠以及他的軍隊搶來的大部分銀制品,後來也是都被熔化,成為了之後維持張獻忠大西政權運轉的銀錠,那麼,在當初張獻忠打仗的那段時間裡,他究竟收攬了多少的奇珍異寶呢?對于這一批寶藏,在當地的民間則是有着這樣的說法,那就是買盡成都府,在公元一六四四年的時候,張獻忠在把成都占領之後登基稱帝,正式建立了大西政權。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大西政權

而對于張獻忠建立政權,當時的明朝政權自然也是不可能容忍,于是便派出明朝将領楊展進入四川,之後便和張獻忠的主力部隊在彭山地區交戰,并且将其擊敗,打了敗仗的張獻忠也隻能放棄大西的都城選擇了敗逃,後來楊展又帶領着軍隊在彭山地區的岷江進行埋伏,并且在此處把張獻忠一批運送珍寶的軍隊也全數殲滅,那麼楊展既然擊敗這支運送财寶的軍隊,是以他應該在當時親眼看到了那艘運送了大量珍寶的船隻沉沒,但是他最後卻對這一筆巨大的寶藏沒有什麼想法呢?這其中的原由或許也隻有楊展本人才知道吧!

這個時候在岷江的岸邊之上,在我國的考古界曆史當中,規模最為龐大的灘塗考古行動也是正在按照計劃地進行着,在考古人員們之前所框選出來的挖掘區域中,原本的岷江江水也早就被抽的一幹二淨了,之後令考古人員們沒有料想到的是,現場的衆人在清理河床之上的泥沙之時,果然也是有了發現,随着考古人員們的不斷深入挖掘,在河床之上的淤泥下面,那些金光閃閃的金冊子、金镯子以及金簪子都相繼地被考古人員們挖掘了出來,僅僅是這其中挖掘出土的一枚金币,如果拿去拍賣就能夠拍到幾百萬人民币的高價,在考古人員們發現了金器之後,這一片挖掘地區也被考古人員們用繩子圍了起來,将其規劃為了探方,之後在河床之上存在着的大量泥沙陸續地被考古人員們清理幹淨之後,原本埋葬在這片地區的,那些一件件都價值不菲的珍稀文物也是終于再次重見了天日。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張獻忠寶藏

在之後的挖掘工作當中,隻要是文物出現在探方之中的哪一片區域,它們出土的位置就會被考古人員們記錄下來,在之後一塊被挖掘出土的黃金冊子上面所記錄着這樣的一段内容,上面寫着“維天順元年皇帝制曰”,在這行文字之中所提到的天順,則是大明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第二次進行登基時候的年号,當時經曆了多年時間才再次登上皇位的朱祁鎮,而這一塊金冊子的發現,也是讓考古人員們十分的震驚,在這塊金冊子上面記錄着這樣的内容在當時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這樣重要的東西居然也被張獻忠給搶了過來,而這些被考古人員們清理出土的金銀冊子,對于當時的王公貴族來說,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那時的張獻忠來說,這些東西隻是能夠換做軍費的金銀珠寶罷了。

伴随着考古人員們的不斷挖掘,之後也是出土了一件雕刻着花瓣的龍形紋飾的金簪子,後來又出土了一枚五铢錢,可千萬不要以為五铢錢都不是很值錢,這次考古人員們挖掘出來的這枚五铢錢可不一般,因為它是西漢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文物,在之前的江西所出土的海昏侯墓葬之中,光是陪葬的五铢錢有着兩百萬枚的驚人數量,那麼這西漢時期的五铢錢又是怎麼出現在岷江的江底之中的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很有可能就是在西漢時期,當時的古人在無意之中才讓這錢币掉進江裡去的,當然也有可能是當時的張獻忠從收藏者的手中搶奪而來的,考古人員們看着這些陸續出土的珍貴文物,他們這時也是意識到了,雖然當時的張獻忠所做的搶奪财寶一事很是罪惡,但是到了現代,張獻忠當時的舉動卻是為考古人員們帶來了不小的友善,在這些被挖掘出土的金銀冊子中記載的東西,可以幫助現代社會更好的了解明朝時期的一些冊封制度。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古代錢币

面對着如此之多的珍寶,把岷江的江口比做是一座藏寶庫也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在這片地區所挖掘出去的大小銀錠,以及其它的一些黃金器物的數量十分之多,這樣的場景也難讓我們想象張獻忠在明朝時期的時候,到底強掠奪了多少的财寶,才讓岷江江底的這片區域埋葬着如此之多的珍稀寶物,考古人員們所挖出的這些溝槽,就像是一座座的金櫃,而在這其中埋葬的寶物也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考古人員們也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樣的情況了,因為這個地方埋葬的文物數量實在是太過龐大,并且這些數量龐大的文物種類也是十分的多,在三四百年前的時候,這些寶物都是有着屬于自己的主人,但是到了後來,這些珍寶卻都沒能逃脫過張獻忠的搶奪。随着考古工作的挖掘不斷行進,時間也在一天一天的過去,轉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二零一七年的三月份,到了這個季節也就象征着雨季馬上就要來臨了。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雨季即将到來

為了確定能夠挖掘清理出更多埋葬在此處的文物,考古人員們也是馬上加快了各自的挖掘進度,就在這個時候,考古人員們在挖掘的過程當中清理出了一塊木構件,從它的表面來看,這塊木頭沉浸在江底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一塊木頭在水底浸泡了這麼久的時間卻沒有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呢?在考古人員們對這塊木頭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也是得出了結論,原來這塊圓形的木頭裡面是空的,并且在這塊木頭的内部放置着數量龐大的銀錠,考古人員們經過估算,在這塊圓木之内放置着最少二十個比較完整的銀錠。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

木構件

在古代的時候,張獻忠曾經指令自己的部下将一塊木頭劈成兩塊,并且将木頭的中間挖空,之後再将銀錠放到裡面,這樣的器物在古代的時候被稱為木鞘,考古人員們在考古現場挖掘出的木鞘,一隻就可以放置二十枚左右的銀錠,是以之前村民們所發現的銀錠應該都是裝在木鞘裡面的,但是這些木鞘經過長時間的水流沖擊便被毀壞了,之後考古人員們對挖掘現場所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進行了估算,這些寶物加起來的價值已經超過了三億人民币,也許這些文物和張獻忠的寶藏相比起來,可能隻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是通過這些已經出土的文物,我們仿佛也能看到張獻忠在當年所擁有的寶藏究竟是有多麼的壯觀。以上便是本期内容的全部了,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裡留言評論哦!

四川一村民發現50兩銀錠,考古專家圍堰抽水,驚世寶藏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