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作者:茶馆历史
崇尚科学真理,解读世界奇事!欢迎大家收看本期内容,以下便是本期内容的详细介绍,如果对文章感兴趣的话希望可以帮忙多多点赞、评论和关注,在座各位的点赞评论便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当中,曾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不同王朝,在这些王朝之中,又有着地位尊崇的统治者,这些当时的统治者们不光拥有着十分高贵的地位,数量庞大的奇珍异宝,此外还享受着数不尽的荣华富贵,除此之外在古代还有一些权贵们,为了囤积财富,他们也会在秘密的地方私自囤积大量的金银珠宝,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封建王朝早已成为了历史篇章的一部分,但是当时古人所留下的那些财富却依旧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静静地埋葬着。随着现代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也是变得越来越高,所以便经常有发现古墓的相关报道出现。在四川省的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当时有一名村民正在岷江的岸边散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这名村民却发现在岷江的岸边有着一块五十两的大银锭。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封建王朝

当这名村民在岷江边上发现银锭之后,在附近的村子中,很快便传开了在岷江边上能够捡到银锭的消息,正是因为这个消息的传播,附近的村民们很快便全部来到了岷江的边上,开始在江边挖土寻宝,后来在村中传出了这样的一个消息,据说岷江的江底是一座古代巨大的藏宝库,这座藏宝库是明朝末期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所留下的,由于当时张献忠曾经在四川地区登基称帝,并且建立了大西政权,在张献忠多年四方征战的过程当中,他也是陆陆续续的将当时很多的奇珍异宝都收纳到了自己的藏宝库里面,到了后来,据说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全部都让张献忠藏到了岷江之中,那么村民们口中相传的这个说法到底是个传说,还是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而在岷江的江底之下,又到底是不是存在着一座巨大的藏宝库,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了解一下。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村民挖宝

在二零一六年的时候,位于四川省的文物考古部门组织起了一支考古队伍,来到了彭山区的江口镇,在经过考古人员们对这个地方的详细勘察之后,考古人员们也是把要进行挖掘的地方,选在了岷江的江口附近,在考古人员们来到江口镇的第三天之后,他们便来到了营地所在位置对面的山间树林当中,当考古人员们来到这里之后,居然在这个地方的一处岩石之上,发现了一只伫立着的石虎,但是在这之后,考古人员们又在一处不远的岩壁之上,发现了上面所雕刻的一条石龙,并且这只石虎和这条石龙所面对着的方向,正好对着岷江的江口之处,让人感到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位于这只石虎和这条石龙南面的草木之间,考古人员们还发现了隐藏在此处的一座石刻,在这座石刻之上还写着“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这样的内容。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石龙

而石刻之中所描绘的石龙与石虎,正面对着考古人员们即将打算挖掘的岷江江口,这其中相符合的地方究竟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有着什么其它的原因吗?不论其中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就目前所发现的这些情况,也是已经让现场的考古人员们都十分期待了,但是在接下来,对岷江江口的挖掘工作还没有开始,考古人员们便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虽然当时考古人员们挖掘的季节处于枯水季,但是这个时候的岷江江面依然十分的宽阔,并且还伴随着比较湍急的水流,水下的能见度也是非常的低,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考古人员们想要进行挖掘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为了不将后面的挖掘工作耽误太长时间,所以考古人员们经过商量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对岷江的江口围堰抽水,来一次滩涂式的考古挖掘工作。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考古转接介入

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考古人员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他们之后要挖掘的地方,围出足够大的堤堰,为了考虑到后续的挖掘工作范围可能会比较大,所以考古人员们便一次性地围出了两万平方米左右的堤堰,在围好堤堰之后,便是要对其中的岷江江水进行抽取,考古人员们调集来了多达二十台的大马力抽水泵,开始抽取堤堰中的江水,经过抽水泵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两万平方米堤堰之中的江水便全部被抽取干净了,像这样大胆的方法,就算是放在我国境内的整个考古界当中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堤堰之中的江水被抽光之后,原本在江底河床之上,常年堆积出来的鹅卵石便显露了出来,考古人员们经过观察,发现光是这些鹅卵石的厚度就已经达到了三米之高,虽然有一些地方的鹅卵石堆积得很厚,但是在这面积有着两万平方米左右的地方进行考古挖掘,考古人员们也是不可能对这些地方挨着进行挖掘的。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围堰抽水

为了能够缩短挖掘工作的时间,所以考古人员们就必须要先选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然后对这些标选出来的地方进行挖掘,为了确定这些挖掘的重要地区,考古人员们随后利用当时的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对这块地区可能埋有宝藏的地方进行探测,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被清理掉的河床上的石头以及泥土,都要再经过一遍更为细致的筛选,以此来确保在这些泥土之中,没有考古人员们遗漏掉的文物,而这样规模如此之大的滩涂考古工作,不光是在国内,就算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考古行动之中的一次壮举,那么考古人员们仅仅只是根据岷江附近的村民,一开始在江边捡到银锭为线索,就会发起规模如此之大的考古行动吗?这样的考古行动是不是有些太过兴师动众了,而在这岷江的江底,又到底有没有传说中张献忠所遗留下来的巨大宝藏?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考古人员仔细挖掘

在眉山市彭山区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当中,保存着当初岷江岸边的村民从江边捡到的金币金册以及银锭,在当初村民所捡到的这块由纯金打造的金册,它的本身重量也是达到了惊人的七百四十克,在整个文物界当中也是属于非常罕见了,而之前捡到的银锭重量也有着一千八百六十克,如果将这块银锭放到明朝中期的话,像这样的银锭在当时可以换来一万公斤的大米,就算是放到了明朝的末年时期,当时的货币开始出现贬值,但是即便如此,一块重达五十两的银锭也是完全可以供一户大户人家好几年的口粮钱了,除此之外还有村民们捡到的一块黄金打造的金币,这样的金币更是价格不菲,在之前的一段时间中,在我国的香港地区也曾经拍卖过相似的金币,而那枚金币最后也是以两百七十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了。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黄金册子

在文物所当中还保存着一枚虎钮金印,这名虎钮金印当初被犯罪嫌疑人用八百多万元的价格卖出,而文物贩子随后便又以高达三千二百万人民币的价格卖了出去,所以在研究完这些文物之后,考古人员们也是对岷江江底所存在的全部珍宝进行了大致的估价,经过考古人员的估测,岷江底部的所有文物总市值很有可能在三个亿以上,如此看来,当地那流传的一句“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很有可能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所根据的,而这些拥有着巨大价值的金银珠宝,正是明末时期的农民军起义领袖张献忠遗留在此处的,在二零零三年的时候,在《世界年鉴》当中,公布了一批位于中国地区的宝藏之谜,其中就有着张献忠的宝藏,除此之外还有西夏王陵宝藏、楼兰王宝藏、李自成宝藏以及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宝藏。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虎钮金印

而在这些古代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众多宝藏之中,里面被世人寻找次数最多的,便是考古人员们正在寻找的张献忠所遗留下来的宝藏了,并且根据《世界年鉴》当中的估算,在明末时期张献忠所遗留下来的宝藏数量,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就算是放到世界范围中的宝藏排名里,也是可以排到前三名之中,这也足以看出当年张献忠到底留下了多么庞大的一批宝藏,在这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之中,张献忠当初所留下的那一批稀世宝藏一直都在被一些人所惦记着,在咸丰三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五三年的时候,当时有清朝的官员说,自己曾经亲自看到了在彭山地区的村民们捞出了一些颜色发黑的银锭,而在那个时期,正好是太平天国的争斗开始的时期,为了能够将当时打仗的军费凑齐,所以当时的咸丰皇帝下达命令,让成都将军裕瑞带人前往岷江地区进行调查,并且将张献忠所留下的宝藏打捞起来,但是裕瑞最终却是什么线索都没有找到,至于张献忠所留下的宝藏就更是无从可说了。

当时间来到了公元一九一五年的时候,在袁世凯称帝以后,也曾经命人前往四川地区,一连挖出了好几十个大坑,淘干了好几十条的河流,但是最后都没有发现有关张献忠宝藏的丝毫线索,据说就连后来的老蒋在听闻这批宝藏之后,也对它产生过想法,那么将这批宝藏埋在四川岷江江底的人,真的是在历史资料之中所记载的那位张献忠吗?在历史资料记载之中,张献忠是明朝末年时期的一名农民军起义领袖,在他起义的过程中,也是先后转战了多个地方,这其中包括着陕西、安徽、湖北以及四川等地区,但是打仗的时候,除了需要作战的士兵之外,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军费之处,那么张献忠作为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所支出的巨额军费又是从什么地方而来的呢?似乎答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靠抢,在当时张献忠主要抢掠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明朝的一些藩王以及职位大小不一的官员。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袁世凯

从之前文物相关部门所保存的那块金册之上,还有着一些文字,而在这些文字的内容之中,便是提起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荣王的翊字辈长子,这本金册很明显便是张献忠在那个时候,从明朝的藩王手中抢夺过来的,到了后来的时候,由于战事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起来,所以张献忠抢夺财宝的次数也就因此变得越来越多了,在他以及军队所到过的地方,不管是当时的一些达官显贵,又或者是一些普通的人家,张献忠也是一样都不放过,张献忠以及他的军队抢来的大部分银制品,后来也是都被熔化,成为了之后维持张献忠大西政权运转的银锭,那么,在当初张献忠打仗的那段时间里,他究竟收揽了多少的奇珍异宝呢?对于这一批宝藏,在当地的民间则是有着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买尽成都府,在公元一六四四年的时候,张献忠在把成都占领之后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大西政权。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大西政权

而对于张献忠建立政权,当时的明朝政权自然也是不可能容忍,于是便派出明朝将领杨展进入四川,之后便和张献忠的主力部队在彭山地区交战,并且将其击败,打了败仗的张献忠也只能放弃大西的都城选择了败逃,后来杨展又带领着军队在彭山地区的岷江进行埋伏,并且在此处把张献忠一批运送珍宝的军队也全数歼灭,那么杨展既然击败这支运送财宝的军队,所以他应该在当时亲眼看到了那艘运送了大量珍宝的船只沉没,但是他最后却对这一笔巨大的宝藏没有什么想法呢?这其中的原由或许也只有杨展本人才知道吧!

这个时候在岷江的岸边之上,在我国的考古界历史当中,规模最为庞大的滩涂考古行动也是正在按照计划地进行着,在考古人员们之前所框选出来的挖掘区域中,原本的岷江江水也早就被抽的一干二净了,之后令考古人员们没有料想到的是,现场的众人在清理河床之上的泥沙之时,果然也是有了发现,随着考古人员们的不断深入挖掘,在河床之上的淤泥下面,那些金光闪闪的金册子、金镯子以及金簪子都相继地被考古人员们挖掘了出来,仅仅是这其中挖掘出土的一枚金币,如果拿去拍卖就能够拍到几百万人民币的高价,在考古人员们发现了金器之后,这一片挖掘地区也被考古人员们用绳子围了起来,将其规划为了探方,之后在河床之上存在着的大量泥沙陆续地被考古人员们清理干净之后,原本埋葬在这片地区的,那些一件件都价值不菲的珍稀文物也是终于再次重见了天日。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张献忠宝藏

在之后的挖掘工作当中,只要是文物出现在探方之中的哪一片区域,它们出土的位置就会被考古人员们记录下来,在之后一块被挖掘出土的黄金册子上面所记录着这样的一段内容,上面写着“维天顺元年皇帝制曰”,在这行文字之中所提到的天顺,则是大明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第二次进行登基时候的年号,当时经历了多年时间才再次登上皇位的朱祁镇,而这一块金册子的发现,也是让考古人员们十分的震惊,在这块金册子上面记录着这样的内容在当时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样重要的东西居然也被张献忠给抢了过来,而这些被考古人员们清理出土的金银册子,对于当时的王公贵族来说,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那时的张献忠来说,这些东西只是能够换做军费的金银珠宝罢了。

伴随着考古人员们的不断挖掘,之后也是出土了一件雕刻着花瓣的龙形纹饰的金簪子,后来又出土了一枚五铢钱,可千万不要以为五铢钱都不是很值钱,这次考古人员们挖掘出来的这枚五铢钱可不一般,因为它是西汉时期所保留下来的文物,在之前的江西所出土的海昏侯墓葬之中,光是陪葬的五铢钱有着两百万枚的惊人数量,那么这西汉时期的五铢钱又是怎么出现在岷江的江底之中的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很有可能就是在西汉时期,当时的古人在无意之中才让这钱币掉进江里去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张献忠从收藏者的手中抢夺而来的,考古人员们看着这些陆续出土的珍贵文物,他们这时也是意识到了,虽然当时的张献忠所做的抢夺财宝一事很是罪恶,但是到了现代,张献忠当时的举动却是为考古人员们带来了不小的方便,在这些被挖掘出土的金银册子中记载的东西,可以帮助现代社会更好的了解明朝时期的一些册封制度。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古代钱币

面对着如此之多的珍宝,把岷江的江口比做是一座藏宝库也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在这片地区所挖掘出去的大小银锭,以及其它的一些黄金器物的数量十分之多,这样的场景也难让我们想象张献忠在明朝时期的时候,到底强掠夺了多少的财宝,才让岷江江底的这片区域埋葬着如此之多的珍稀宝物,考古人员们所挖出的这些沟槽,就像是一座座的金柜,而在这其中埋葬的宝物也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考古人员们也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情况了,因为这个地方埋葬的文物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并且这些数量庞大的文物种类也是十分的多,在三四百年前的时候,这些宝物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主人,但是到了后来,这些珍宝却都没能逃脱过张献忠的抢夺。随着考古工作的挖掘不断行进,时间也在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二零一七年的三月份,到了这个季节也就象征着雨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雨季即将到来

为了确保能够挖掘清理出更多埋葬在此处的文物,考古人员们也是马上加快了各自的挖掘进度,就在这个时候,考古人员们在挖掘的过程当中清理出了一块木构件,从它的表面来看,这块木头沉浸在江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一块木头在水底浸泡了这么久的时间却没有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呢?在考古人员们对这块木头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也是得出了结论,原来这块圆形的木头里面是空的,并且在这块木头的内部放置着数量庞大的银锭,考古人员们经过估算,在这块圆木之内放置着最少二十个比较完整的银锭。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

木构件

在古代的时候,张献忠曾经命令自己的部下将一块木头劈成两块,并且将木头的中间挖空,之后再将银锭放到里面,这样的器物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木鞘,考古人员们在考古现场挖掘出的木鞘,一只就可以放置二十枚左右的银锭,所以之前村民们所发现的银锭应该都是装在木鞘里面的,但是这些木鞘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击便被毁坏了,之后考古人员们对挖掘现场所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进行了估算,这些宝物加起来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三亿人民币,也许这些文物和张献忠的宝藏相比起来,可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是通过这些已经出土的文物,我们仿佛也能看到张献忠在当年所拥有的宝藏究竟是有多么的壮观。以上便是本期内容的全部了,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里留言评论哦!

四川一村民发现50两银锭,考古专家围堰抽水,惊世宝藏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