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作者:施瑞德生物

絕大多數農戶在種植蕃茄的時候更是悉心照顧,水肥也不會少,導緻蕃茄長勢足、側枝多,葉片長得快,植株更為繁茂。一般這種情況普遍會認為這就挺好了!其實并不是,如果植株長得過密,會引起落花、爛果,果實色澤也差,是以栽培番茄有摘葉的習慣。

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還會少一半。接下來具體了解一下!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大家都知道蕃茄的葉片越多,所制造和積累的養分也就越多,生長的也快,有利于果實的膨大。但是葉片過多,也會影響通風透光。

如果有老葉和病葉的存在,不僅養分會提供的少,還容易發生病害,摘除老葉、病葉,有利于植株生長和結果。

但是過多的摘葉,會減少養分的制造和積累,那麼對植株的生長會很不利。那麼應該怎樣摘葉呢?

兩種摘葉示例

大紅、粉果蕃茄的摘葉:

第一遍摘葉時間大多在第一穗果剛開始露色時進行。重點把蕃茄植株子葉上方的1-2片葉摘除。

第二遍摘葉,一般要等到第一穗果果實平均長到飲料瓶蓋大小。在第一穗果下方留一片葉,其下部全部摘除即可。

可以做到促進蕃茄前期莖蔓生長,達到促棵、旺棵的目的。然後就是這些葉子在下部長不大,反而會消耗養分,如果到了蕃茄生長中後期再摘除,首先是枝葉茂密,摘除葉子難度較大,而且底部葉子緊貼地膜或地表,容易成為病害發生的“傳染源”,是以說早摘除,不吃虧。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櫻桃蕃茄的摘葉:

摘第一遍葉的方法同大紅、粉果蕃茄類同。

但第二遍摘葉,要待第二穗果的最大果實長的比瓶蓋一圈左右。這次去葉可在第二穗果下方留一片葉後,把其下方葉片全部去掉即可。

第三遍摘葉,可等到第五穗果的最大果實長至成年人手中指肚大小時,在第五穗果下方留一片葉後,将其下方葉片去掉即可。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蕃茄摘葉也分種類,不同的種類不同的方法,其整個摘葉過程有所不同。

摘葉選擇晴天上午,盡量避開連陰天打葉,有利于傷口在有日光照射及較高溫度下盡快幹燥愈合。摘葉時,盡量避免将傷口擴大。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摘葉還要注意哪些?

下部有黃葉時要晚摘:

這時就有人疑惑了,都發生黃葉了還不趕緊摘掉留着過年嗎?并不是想的那樣,因為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葉片黃化後葉綠素減少,光合作用已受到很大影響,但它隻是受阻,葉片光合作用并未停止。如果摘早的話,光合産物會更加不足,蕃茄果實生長發育受到的影響更大。

有黃葉發生盡量不要早摘,嘗試着追肥,解決黃葉問題,盡量讓黃葉恢複正常。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摘葉過重:

摘葉過重會讓蕃茄空洞,頂部摘心打葉不要過狠。比如把上層果穗葉片摘沒了,這不僅會形成空洞果,而且果實小、産量低,同時還易受強光直射而出現日灼果。是以在摘心時,上層果穗上方應保留1-2片葉。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養根防黃葉:

黃葉為整株自下而上葉片葉脈間黃化,多為根系發育不良或根系受傷造成的。建議菜農朋友可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疏松活化土壤,培育發達的根系,追肥時選擇能促進根系生長的水溶肥,它的吸收能力更快,能有效保證養分的充足供應,緩解黃葉。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摘葉是有必要的,但是沒摘好減産是肯定的,是以摘葉前要根據品種和自身長勢來看,摘葉後有利于整體的生長,但是是需要更多的養分來支撐,這時候追肥不僅能防黃葉、增加光合作用,還能養好根系,給植株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追肥時建議用施瑞德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易生長生根型,它可以配合着摘葉等手段來增加蕃茄的産量,具體表現在刺激根系生長、增加光合作用、還能緩解蕃茄生長中發生的各種不明原因的黃葉情況等。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易生長生根型-桶裝

蕃茄摘葉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摘好産量可能會少一半,滿滿幹貨

氨基酸≥100g/L

Fe+Mn+Zn+B≥20g/L

優勢一:

激發作物活力,刺激根系生長,縮短緩苗時間。

優勢二:

快速緩解作物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明原因的黃葉情況。

優勢三:

緩解病害,增加作物免疫力。有效解決各種藥害,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光照不足、抗鹽堿能力,防止作物倒伏、早衰。

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施瑞德的公衆号![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