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作者:娛樂小啟天天見

愛情是一個美好的詞彙,無數的文人雅士都為愛情吟詩作詞。對于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想要的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喜歡轟轟烈烈,有些人喜歡平平淡淡,有些人喜歡陪伴的身側的安全感。不同的人對愛情有不同的看法。

不管哪種愛情都是值得别人羨慕的。比如,周總理和鄧穎超之間的感情。鄧穎超長的并不是很出衆,但是民國四美男之一的周總理卻愛了她一輩子。很多人不了解周總理為什麼會選擇她,但周總理自己給出的卻令人動容。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周總理與鄧穎超初相見是在五四運動時期的一次愛國救亡的演講大會上。講台上,還未成年的鄧穎超已經表現出強烈的革命熱情,她慷慨激昂的演講着自己對于革命的看法和見解,那大膽又自信的樣子,深深印入青年的周恩來心中。

但那個時期,社會風氣沒有那麼開放,加之周恩來因為學習需要,前往法國留學,而鄧穎超在北京一所學校教學,二人不能時常見面,隻能靠書信進行基本的往來。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書信往來的時間段裡,鄧穎超也沒想過民國四美男之一的周恩來會心悅自己。隻是單純的以為倆人有着相同的革命熱情和革命信念。但是直到周恩來在書信中寫道:“希望我們的将來,能夠向前代革命者一樣,一起上斷頭台”,這時鄧穎超才明白周恩來對自己的心意。

交往初期,鄧穎超還是不太敢相信的。因為自己相貌平平,不知周恩來看上自己那點,這大概是戀愛女生的通病吧,都有一點沒有安全感,更何況是周恩來條件這麼優質的男性。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周恩來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有些共同的革命理想”。其實,之前很多人都以為周恩來可能會與同社團的張若名在一起,但當時周恩來想要為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國家奉獻自己的一切,想要自己的另一半也是這樣。倆人意見不合隻得分道揚镳。

鄧穎超對于革命與周恩來有着同樣的見解。為了拯救那個處于水深火熱時期的中國,他們願意奉獻自己的一切。1925年,倆人在廣州結婚,因為講究過程,也沒有大張旗鼓,隻是簡簡單單的辦理了結婚證,一切還是以革命為中心。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結婚後的倆人還是保持着戀愛時期的火熱。書信往來中,周恩來對于愛妻有着很多愛稱,比如:“超、小超、穎妹等”,倆人之前書信的結束語也永遠是“吻你萬千”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紙短情長,吻你萬千”吧!

都說民國愛情十有九悲。也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任何時候都不是那麼輕松的。結婚後沒多久,鄧穎超就懷孕了,但是由于當時周恩來因工作問題不在身邊,加上工作需要,沒法安全養胎,鄧穎超為了革命隻能犧牲掉這個孩子。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周恩來知道後,雖然責怪鄧穎超的自作主張,但更多的卻是心疼。心疼鄧穎超獨自照顧自己,心疼鄧穎超為了革命的犧牲,心疼在鄧穎超最需要陪伴時自己卻在外地。但對于自己親手送走自己的孩子,鄧穎超還是心疼加後悔的。

但好在,鄧穎超後來懷上了二胎。這一次,鄧穎超好好的保護着自己這個孩子。等到分娩時,由于懷孕後期的突然轉移和胎兒本身較大,鄧穎超難産,醫生隻能用其他方法強行催産。無奈,孩子還是因難産早夭。後來,鄧穎超再沒有自己的孩子。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民國時期,沒有那麼多時間悲春傷秋。周恩來和鄧穎超又開始了為革命四處奔波。對于兩人最難的日子,無疑是兩萬五千裡長征。長征時期,周恩來多次生病,最嚴重的當屬過草地時,周恩來身患肝膿腫和痢疾,藥物不夠,導緻周恩來生命垂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鄧穎超也患上了肺結核,開始發燒咳血。由于藥物不足,沒法倆人同時救援,鄧穎超果斷選擇先救助周恩來,因為在她心中,周恩來比自己更加重要。好在,最後倆人都挺過了這些災難。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新中國成立後,倆人也一直為新中國的發展默默奉獻着。鄧穎超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為周恩來誕下一兒半女,對此周恩來默默收養者那些犧牲烈士們的孩子,既照顧了烈士子女也以另一種方式滿足了鄧穎超想當媽媽的願望。

倆人一直攜手相伴五十多年,但由于過度的操勞,在1975年,周恩來因心髒病發作不得不住進醫院。但在醫院中,周恩來總理也從未真正休息過,一直奮鬥在為國家、人民工作的第一線上,對此,鄧穎超雖有怨言,但亦然無法說什麼,因為沒有人比她更懂周恩來。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相知相戀半餘生,1976年,奇迹沒有再一次眷顧,周恩來總理逝世,沒來得及好好告别,螢幕上隻剩一條白線;沒來得及再吻他萬千,時間已經戛然而止。

遵循周總理的遺願,骨灰撒在了他為之奉獻一生的中華大地,這是周總理的心之所向,唯有如此,他才安心。鄧穎超去世時,遵循她的遺囑,骨灰撒向了天津海河,那裡是他們相遇的地方,他們會在初次相遇的地方重逢。

鄧穎超曾疑惑,為何會選擇長相不出衆的她?周總理的答案令人動容

愛情講究三觀的一緻,而非外在。雖然鄧穎超相貌平平,無過人之資,但是她願意為革命抛頭顱灑熱血,願意為革命獻身。她與周總理的前進目标是一緻的。倆人懂得對方的所思所想,願意互相陪伴完成革命理想,她們不僅是夫妻也是一路同行的革命夥伴。

相知相伴是最好的告白,周總理和鄧穎超倆位前輩,相濡以沫五十一載,他們的愛情令人神往、令人落淚。從青絲到白發,他們一起經曆了太多,也有太多美好的回憶。終其一生,二人隻有彼此,倆人一次次并肩與海棠樹下,一路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