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的這個政權割據近40年,曾揚威北韓半島

作者:伊秋文案

東漢末年,趁着漢室衰微地方軍閥紛紛割據一方自成勢力,大部分的勢力往往隻存在幾年便被魏蜀吳三國掃滅。但有一股勢力卻生命力頑強,一直延續了39年,僅僅比蜀國短壽4年,鼎盛時期威服外夷,一度飲馬北韓半島,它就是公孫氏的遼東政權。

初平元年(190年),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在同鄉徐榮的推薦下走了董卓的門路出任遼東太守從此割據一方。

公孫度原本是玄菟郡吏的小吏,因為太守公孫琙的器重而逐漸發迹。擔任遼東太守的公孫度殺伐果斷,對内抑制豪強,對外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稱霸一方。

三國時期的這個政權割據近40年,曾揚威北韓半島

漢末諸侯割據圖,圖檔來源于網際網路,侵删

在強權即真理的亂世,邊境也确實需要公孫度的強人,他在遼東建立強勢政權,避免了外族的入侵,客觀上也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公孫度為人也十分強勢,自封遼東侯,對曹操冊封的永甯侯不屑一顧。

建安九年(204年),公孫度去世,其子公孫康繼位。公孫康繼位初期,曹操派遣張遼攻占了東萊諸縣,公孫康奉上袁紹兩個兒子袁尚、袁熙的人頭與曹操講和,被封為左将軍。

三國時期的這個政權割據近40年,曾揚威北韓半島

陳建斌版曹操,圖檔來源于網際網路,侵删

從此公孫康不再參與中原争霸,專心征讨侵擾遼東的外族,在建安十四年(209年)出兵高句麗,攻破都城不說,一路燒殺,高句麗國王伯固的長子拔奇帶着三萬多人投降了公孫康。在攻破高句麗的同時,公孫康順便還讨伐了北韓半島的韓濊,招撫流民,在今天北韓半島的中部設定了帶方郡。

三國時期的這個政權割據近40年,曾揚威北韓半島

遼東四郡,圖檔來源于網際網路,侵删

公孫康死後,因為兩個兒子還比較小,衆人擁立了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為遼東太守。公孫恭時期的遼東政權沒有什麼顯著事迹,繼續與曹魏保持良好關系,曹丕稱帝後,公孫恭加封為車騎将軍,平郭侯。

後期的公孫恭因為“男科疾病”成了閹人(太監),身體虛線不能理政,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被公孫康的兒子也就是公孫恭的侄兒公孫淵重新奪回權位。

公孫淵堪稱作死能手,上位之後,可能是讀過一些書玩起了遠交近攻,向孫權稱臣,等孫權真派使者冊封他為燕王時,又覺得吳國太遠當不了外援,貪了使者送來的财務又把吳國使者的人頭送給了魏國。

本來繼續結好魏國也能偏安一隅,公孫淵又對魏國使者口出惡言,得罪了魏國。魏國派幽州刺史毌丘儉率兵征讨遼東失敗後,公孫淵幹脆自立為燕王,并帶着鮮卑等少數民族入侵中原。

忍無可忍的魏國終于在太和二年(228年)派司馬懿讨滅了公孫淵,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郡縣也歸屬了魏國。

三國時期的這個政權割據近40年,曾揚威北韓半島

倪大紅版司馬懿,圖檔來源于網際網路,侵删

遼東勢力從公孫度雄踞一方到公孫淵身死國滅,經曆4代君主,始終保持着對高句麗、烏丸的強勢壓迫。如果不是公孫淵過于作死,一個強勢的遼東政權還可能繼續綿延,也許還能與西晉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