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天與地之是以能夠長久的存在,是因為天空包容一切的廣博和大地滋養萬物的無私,若以壽命計算,那麼天與地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莊子裡曾記載楚之南有冥靈,以五百歲為一春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歲為一春秋,這已經是所知的壽命的極限了,當我們的彈指歲月面對天地間恒久遠的無盡礦藏,也一定會發出這樣的感喟:“哀吾生之須臾,托遺響于悲風。”

但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天地的長存也是相對于萬物的興起和消亡而言的,如果就天地本身而論,天與地也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如果不是日夜輪替,四季更疊,繁衍生息的生靈共同譜寫天與地的交響樂,那麼此時的世界應該仍然是混沌一片,天空以大胸襟包容一切,不阻擋鳥兒的飛翔也不阻攔雨水的離去,有愁雲慘淡也有風和日麗,有黑雲壓城也有豔陽高照,月的陰晴圓缺也并未在它的臉上呈現喜怒哀樂的變化,因為天與地之是以能夠長久地存在的原因,在于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是以才能夠長久。
天長地久,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所謂幫助别人就是幫助自己,智者讓自己位于衆人之後,可是他的思想和步伐反而走到了衆人的前面;善良在關鍵的時刻也能救命,沒有過于在乎自己的生命,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生命。私心就如同烏雲試圖蔽日,殊不知在天空的眼中是多麼的可笑與可憐,但是仍然給予萬物以雨水的恩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地是以獨長且久者,以其安靜,施不求報,無聲的容忍了利欲的喧嚣,可是現在的人們到處汲汲以求自饒之利,甚至奪取别人的來滿足自己的,卻不知先人後己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這正是聖人無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