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一、三國三大“天王巨星”

三國時期,堪稱是中國曆史上最成功的“造星”時代,一下子造就出來了“三大天王巨星”。

第一位是諸葛亮,都讓對手膜拜。如司馬懿贊歎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一統三國的司馬炎,則感慨道:“我手下咋沒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搞得我這皇上當得,都累成了狗。”

當然,也幸虧沒有諸葛亮輔佐他,否則司馬炎的後宮裡,絕不會出現一萬多佳麗,他更不敢玩“羊車望幸”的遊戲。畢竟諸葛亮除了能力強外——内政、軍事、發明等都一等一,道德感也非常強!司馬炎敢這麼“沒羞沒臊”,諸葛亮能答應那才叫怪!

是以諸葛亮,幾乎成了一種精神圖騰,影響力至今不衰。可謂三國第一完人!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第二位是關羽,擠走了第一代武聖姜子牙,跟文聖孔子并肩了。而“萬人敵”,也成了關羽和張飛的專屬标簽一般。更讓人驚詫的是,關羽的影響力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一面當着财神,又一面接受“幫會文化”的頂禮膜拜。

是以論影響面廣,關羽其實比諸葛亮都厲害,隻不過輸在了層次之上罷了。可謂三國第一名将!

第三位是曹操!倘若說,諸葛亮和關羽屬于正面偶像,曹操就慘了,長久以來被定位在“大白臉”的反派角色。以至于一提奸臣,曹操基本上是第一位被想起的。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雖經過千年曆史長河的淘洗,奸臣曹操的形象發生了轉變。可惜也僅僅在眉心處,多了一點紅,肯定他是沒篡漢,不能被一竿子打死,可餘下的依舊還是一片白(戲劇臉譜裡的曹操)。

但不論怎樣,這都算是曆史巨大的進步。畢竟曹操太複雜了,好事壞事、善事惡事他都幹,個人成就也是最高的!故而,可稱得上是三國第一雄主!

除了這三大天王巨星外,還有許多三國人物,至今都散發着光芒,比如号稱最亮的流星:郭嘉!别看才活了38歲,在如今俨然成為了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的翹楚。但實則卻是,從三國正史來看,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根本就不是郭嘉,而是荀攸!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二、被抛棄的人

荀攸,似乎一直都活在叔叔荀彧的陰影下。但實則他出道比荀彧要早。還在大将軍何進主政時期,就成了黃門侍郎。這個官職屬于皇帝身邊的近侍。由于此刻的皇帝是漢少帝劉辯,大權在何進手中。故而何進,才是荀攸的第一個老大!

同時袁紹、袁術、曹操等也都跟荀攸一樣,都是何進的小弟。可惜随着何進被宦官集團所殺,随後董卓進京亂政,袁紹和曹操都撒丫子逃了。荀攸沒跑,而是開始串聯其他小夥伴,準備刺殺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逃跑,實則這是曹操搶人家荀攸的戲!

隻不過荀攸還沒動手呢,事情就敗露,他被董卓扔大牢去了。但就在此刻奇迹發生,呂布幹掉了董卓。本來必死的荀攸被放了出來後,哪料他卻打報告:請求入蜀,去做蜀郡太守。

這等于自我外放,估計是對當今的朝廷失望了!在獲得準許後荀攸啟程,由于戰亂道路不通,荀攸被阻擋在荊州,而未能赴任。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可想而知,若荀攸能順利到達成都,估計三國曆史說不定會被改寫。劉璋也好,劉備也罷,甚至曹操,都不會掀起那麼大的浪花。

一則,他家世硬,颍川荀家。一旦荀攸坐鎮巴蜀,号稱三國人才儲備地的颍川人才,必會流入。甚至連他叔叔荀彧都會來。而曹操初期,若沒有荀彧輔佐,根本就不可能起飛,就更不要說還敢跟袁紹掰手腕了!

二則,他才能高。從後來他在曹操手下,表現出的才華來推斷,就憑荀攸的韬略,很有可能成為一方霸主——千萬别被固有曆史定位限制住。猶如劉秀,在哥哥劉縯活着時,他是乖乖小弟。可在哥哥去世并得到空間和舞台後,就修煉成了大哥。曹操不也是這模樣嗎?

故而一旦荀攸真到達了巴蜀,誰敢斷定他就不霸主的材料?須知,這世上就沒有天生的大哥,都是環境催生出來的。

無論怎樣吧,荀攸算倒黴透頂了,隻能停駐在荊州進退不得,成了一位被“抛棄的人”。

但此刻的中原,各路豪傑卻開始粉墨登場,其中又以袁紹最被看好!荀攸的叔叔荀彧,就在袁紹手下。哪料他卻反其道而行之,舍棄了袁紹跑到曹操這裡,喜得曹操大叫:我的張良來了!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三、真正的謀主

由此叔侄二人發生了錯位。荀彧由于成為了曹操的“合夥人”,并幫着曹操握住了漢獻帝。颍川人才開始向曹操身邊聚集。荀彧自然不會忘記荀攸,也向曹操推薦。

曹操二話沒說,就給荀攸寫來一封信: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

大緻意思就是:荀老弟展現你才華的時機到了,你咋還在荊州地區坐看風雲?趕緊到我碗裡來吧。

就這樣荀攸來了!喜得曹操大叫:荀攸不是凡人,能得到他的幫助,從此天下我曹操就橫着走啦!(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

果然,荀攸沒讓曹操失望,第一條計謀就是告誡曹操,千萬注意分化張繡和劉表,否則這兩人一聯手,你必敗無疑。是以不如先靜觀其變。可曹操卻自我感覺良好,不聽從,急功張繡,劉表果然出兵相助,曹操大敗。

于是曹操羞愧說道:“就是因沒聽你的話,我才敗了。如今,我該咋辦?”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荀攸沒想到曹操這麼坦誠,一肚子的怨氣消散,再次替曹操出謀劃策,果然這回曹操擊敗了張繡。由此荀攸成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戰中,荀攸的表現,可謂力壓郭嘉!

都知道官渡開戰前,郭嘉抛出了《十勝十敗論》,但事上卻是:從來都是說着簡單,做着太難。官渡之戰的過程就證明了,曹操勝得異常驚險,并非如《十勝十敗論》那般簡單,而荀攸才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主心骨。

顔良、文醜怎麼死的?與其說是被關羽幹掉,不如說是被荀攸“算死”的。在白馬坡,是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的作戰方案,這才有了關羽的出其不意斬顔良。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在延津,又是荀攸建議佯敗,丢下辎重,讓袁紹大軍搶奪,然後出其不意發起猛攻,文醜就這樣死于亂軍之中。

同樣在官渡之戰進入到僵持階段時,還是荀攸建議曹操派徐晃劫糧,造成了袁紹軍糧短缺,不但緩解了曹操的壓力,也讓袁紹為了避免糧草再次受損,指令淳于瓊将糧草囤積在烏巢。由此,這才有了随後的許攸反水投奔曹操,和曹操的搏命一擊:烏巢劫糧!

何為謀主?就是主帥的主心骨。整個官渡之戰,曹操幾乎所有關鍵作戰,都是荀攸在出謀劃策,曹操依計而行。哪怕烏巢劫糧,也是曹操得到荀攸肯定後才實施的。是以,曹操真正的謀主是荀攸,并非是郭嘉!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四、為何沒郭嘉名氣大?

那麼為何荀攸沒有郭嘉名氣大?

一則:郭嘉名氣壓過荀攸,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荀彧、荀攸和賈诩,三人處于第一檔次,并列入傳!

而郭嘉卻跟程昱、董昭、劉晔、蔣濟等處于第二檔次,并列入傳!

從史書的這個排序中可以清楚得知,荀攸是高于郭嘉。

二則:《三國演義》惹的禍。如前面說的斬顔良誅文醜,荀攸那麼大的功勞,卻全被關羽獨吞了。還有水淹下邳擒呂布,明明是荀攸和郭嘉兩人的計謀,《三國演義》卻把這個功勞給了荀彧。

也就是說《三國演義》為了造神,凡涉及到關羽、曹操和諸葛亮,這三大天王巨星,就總無視其他人物的貢獻。是以使得荀攸的戲份縮水了許多。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荀攸才是真正的謀主,為何沒有郭嘉名氣大?

比如人人都知曹操哭過郭嘉。但曹操還說過:“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忠正密謀,撫甯内外,文若是也。公達(荀攸)其次也。”

敢問:這兩句表現曹操對荀攸的高度認可和依賴的話,有多少人知道?

三則:個性使然。郭嘉個性張揚,跟曹操一樣不拘小節,搞得陳群等人沒事就找曹操,要求曹操好好管管郭嘉!

荀攸則跟叔叔荀彧一樣很低調。比如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幾乎人人盡知,但可知荀攸也有《奇策十二》?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

也就是說,荀攸這十二奇策,隻有鐘繇知道。可惜鐘繇還沒寫完人就死了,于是“世不得盡聞也”。

是以這三個原因一加,郭嘉便成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最出名的。本是謀主的荀攸默默無聞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