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作者:姑娘C位出道

《第一爐香》引發了網際網路又一輪群嘲熱情,管他看過的沒看過的,都能不經意戲谑一句“第一爐鋼”。實在原作閱聽人太廣,經過讀者的一番想象後,是騾子是馬,預告片一出差不多就被定性了,電影上映後不但沒有挽回口碑,反而又一次成為了群嘲的快樂來源,截止目前豆瓣評分5.5分,口碑一邊倒,票房血虧。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張愛玲的原著,王安憶的編劇,許鞍華的導演,背景音樂由有《末代皇帝》《荒野獵人》等國際大片代表作的坂本龍一操刀,攝影是杜可風,服裝設計是58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和田惠美……這個陣容不可謂不豪華,卻為何獲得了與投入極不相稱的評價。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演員無疑是群嘲最為統一的出口,在各大平台上,演員的身材成了火力最集中的攻擊點。微胖的馬思純和略油的彭于晏将本還香甜的粉蒸肉變成了多吃兩口就嫌膩的紅燒肉。就連俞飛鴻的美都不合時宜美成了缺陷,這從最出圈的三個梗“第一爐鋼”“健身教練”“俞飛鴻那麼美會需要馬思純幫忙釣男人?”可見一斑。

看網友的評論小編甚至暗暗擔心馬思純的抑郁症。雪上加霜的是風口浪尖上許鞍華接受梁文道專訪,居然說如果早知道網友的評價會考慮換掉主角,仿佛将口碑票房雙失利的鍋牢牢地扣在了演員的頭上,不得不說演員實慘。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票房慘淡說明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去影院從頭到尾看過電影的,從網際網路的複制粘貼中理所當然覺得選角的失敗乃電影失利的第一大因素,順利成章地掩蓋了其他的不足。影評人已經有專門的長視訊吐槽從編劇到攝影的方方面面了,論專業度小編自愧不如,是以隻想從自己了解的角度談電影主題和小說原主題的偏差。

《第一爐香》是一部愛情故事嗎?葛薇龍為完成學業不得不投靠以色侍人最後繼承遺産緻富的姑媽,年老色衰的姑媽看中她年輕貌美,把她當成誘餌吸引男人并鞏固和老情人的關系。葛薇龍從打定主意潔身自好到“看看也好”,最後泥潭深陷無法抽身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最後嫁給一個軟飯男甘心為愛由良成娼。這是特定社會背景下一部失敗的命運抗争小說,底色蒼涼,無限感歎。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是以當初馬思純發了個“愛不是一個人的卑微,而是兩個人的勇敢”的微網誌時,才會被嘲笑沒有文化,讓她多讀原著少讀語錄。如今看來,她讀的應該不是語錄而是王安憶劇本吧,放大愛情的重要性,掩蓋欲望的強大支配力和個人意志的妥協。奇怪的是現在卻少有人去計較許鞍華電影主題表達的失誤了,齊刷刷地炒演員“胖”“壯”的話題以及并得出張愛玲電影難拍的結論,順理成章用選角的失敗掩蓋主創的失職和主題表達的失利。

世間對女性最大的誤導,就是向他們無限誇大愛情的重要性。《第一爐香》電影對小說的誤解,也在于此。葛薇龍在風雨飄搖的時代背景下進入染缸,繼而選擇了對自己而言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一條路——堕落。她不是沒有選擇,選擇回上海或者去當一個不起眼的職員,老師,自力更生。她也似乎沒有選擇,哪一條路對她這樣“貌美又沒有什麼特殊技能的女孩子而言”,都太過艱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可憐在于時代、親人将她帶往萬劫不複境地,她的可恨在于,所有的堕落終究是自甘自怨,與人無尤。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有人拿不得已來進行辯解,舊社會的女性哪有那麼多自立自強的空間。其實并非如此。堅強自立之是以可貴,正是因為這條路注定是遍布荊棘,需要曆經考驗。不論身處何種環境,堅強就是堅強,是鼓起勇氣面對,竭盡全力改變的内心力量。相對應的,堕落就是堕落,再多的附加條件隻是在強調一顆堕落的心如何節節退敗。

不巧的是,微龍在退敗中遇見了她的愛情,愛而不得激起了她蠻爆的熱情,是以她為愛妥協,成為舊香港流光溢彩的上流泥潭中一朵美麗而污濁的交際花。愛讓她的堕落有了借口,可笑的是她的自欺同時也欺了人,至少欺了那些口口聲聲說她是為愛犧牲的人。孰不知,沒有喬琪的存在和她求而不得的愛情,她也免不了這樣的結局,隻是會有不一樣的理由和糾結,最後才是同樣的下墜和妥協。

錯把欲望當愛情,《第一爐香》為何引群嘲狂歡?

隻是終究是讀過書的女孩子,終究是抹不開臉面放不開手腳,是以愛情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她最好的遮羞布,成了她滑往深淵路上的貞潔牌坊。為愛癡狂粉飾了她的自甘堕落,也蒙蔽了“求愛若渴”的資本,畢竟在市場上,愛情是最吸引人的财富密碼,是以,抵抗欲望失敗的悲哀,就這樣成了披着文藝外衣的八點檔和青春傷痛文學,海報上這句“給愛而不得一個紀念日”就是給惡意曲讀、肆意矯情的最佳注腳。可惜這次市場沒人買賬。

#第一爐香##馬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