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赓大将曾打趣林帥打仗時喜歡越級指揮,下級的兵團司令可以蒙頭睡大覺。這句調侃也表現了戰鬥時林帥的指揮風格,那麼在戰鬥中,林帥最喜歡跳過兵團司令指揮哪位師長呢?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據統計,戰鬥中林帥下達指令的電報收到最多的就是鐘偉和梁興初,那麼這兩位将軍到底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鐘偉少将
1911年鐘偉少将出生于湖南平江,19歲正式參加革命,由于表現優異,作戰勇猛,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破格入黨。鐘偉脾氣暴躁,做事直接,很會打仗,戰場上異常兇猛,同時又具有謀略,對待戰鬥粗中有細觀察入微,往往能夠料敵先機,打擊敵人的同時又不會讓自己的造成太大損傷,很多老兵都感歎:跟着鐘偉打仗是不會吃虧的。鐘偉少将戰功彪炳,有着中國“巴頓将軍”的美稱。
1928年彭老總在平江地區起義,一時間炮火四起,城内很多人都逃了出來,可鐘偉卻向着槍炮聲響起來的地方跑去。鐘少将年齡小,膽子卻很大為了幫助地下黨員了解情況打探情報,選擇向危險地帶出發,當時的他并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威震中國的一代名将。
解放戰争是鐘偉少将帶兵打仗的巅峰時期,他的軍事能力經過戰火的考驗愈加爐火純青,受到上級上司的重視,一路提拔為師長,随後又破格升為縱隊司令,後來擔任四野第49軍軍長。
解放戰争時期的四野戰場主要在東北地區,三大戰役的遼沈戰役就是四野打出來的戰績,這支隊伍作戰能力強,是一隻名副其實的“東北虎”。而鐘偉赫然就是老虎的一隻利爪。鐘偉少将在東北期間的表現簡直是讓人又愛又恨,他曾三次違反林帥指令,做出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舉動,不過最後卻打了漂亮的一仗。
1947年3月四野發起了南渡松花江的戰鬥,9日當天鐘偉少将接到林帥指令:東進德惠配合兩支兄弟縱隊圍殲德惠東北方向的國民黨新1軍。當他帶領部隊到達靠山屯時,發現姜家屯和王奎店附近駐紮着兩支國民黨軍隊,鐘偉少将見到有仗打,當即就決定不走了,準備帶領戰士們順便打掉這部分的敵人。當時身邊的政委提醒他執行之前的指令,他不為所動,甚至連林帥給他連發了3封電報,他都當沒看見拒不執行。
當時鐘偉少将稱,就這麼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有什麼責任我自己擔着,這仗必須打!随後鐘偉少将立即部署戰鬥,先是包圍了敵人的一個團,敵人随後派了一個師的兵力支援,鐘偉少将兵力不夠,直接向上級請求派兵支援,經過激烈的戰鬥,包圍圈中的第88師一個團的兵力被全殲,随後在兄弟部隊的協助下,于郭家屯反包敵人來增援的87師,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鐘偉少将曾對人說起在東北打仗的經曆,稱自己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是聞家台殲滅戰,也被稱為公主屯戰役。1947年11月,東野軍在中央的訓示下發起對敵的冬季攻勢,主力縱隊迅速向沈陽周邊的新民集結。當時正值冬季,天氣寒冷又接連下了幾日大雪,東野軍第7縱隊轄屬的17師57團和第2縱隊縱第6師17團在攻打前聞家台時,遭到敵軍襲擊,東野軍受創。
當時敵我軍事裝備對比懸殊,國民黨方面火力充足,坦克大炮等重型裝備應有盡有,東野軍内部很多人都提議撤退,鐘偉知道後徑直來到指揮部請戰,稱這一戰自己能打,肯定會拿下聞家台,不過他有兩個要求,一是這一戰必須要由他全權指揮,二是準備大炮有多少拿多少,必須給夠。指揮部思考良久,同意了他的作戰請求。
經過偵查後,鐘偉少将很快就制定出了本次作戰計劃,随後召開了戰前會議,對接下來的戰鬥進行部署:這次戰鬥要依托冰雪,轉劣勢為優勢,在厚厚的積雪下挖若幹通道,并構築戰壕,這一部分冰雪工事要直接挖到戰鬥的最前線,同時必須要要注意隐蔽,不能讓敵人發現,等戰士們在雪下轉移到便于作戰的開闊地帶後,對敵人發起猛攻,戰士們有了隐蔽防禦的依托,進退自如,又可以随時發起戰鬥,主動權都掌握在我們手中,剩下的就是發揮我們手中炮火的優勢,摧毀敵人陣地,取得戰鬥勝利。
這一戰果然如鐘偉少将事先安排的一樣,以極小的傷亡迅速擊潰了敵人,取得了全殲國民黨一個主力軍的戰績,是東北戰場上最具規模的一次大型殲滅戰,鼓舞了士氣,震懾了敵人,粉碎了土木系陳誠發起的從點到面的全方位防禦計劃,也為之後的戰鬥積累了豐富經驗。
1984年6月24日,鐘偉少将在北京病逝,終年73歲,他一生戰功彪炳,立下無數戰功,是為了而和平而戰的戰神,也是中國的功臣。
1912年梁興國中将出生于江西吉安,1930年開始參加革命,紅軍時期擔任過紅一方面軍團長,抗日戰争時期擔任過旅長和軍分區司令員,在山東地區指揮過殲敵4個團的崔莊戰役,8年抗戰期間一直戰鬥在晉冀魯蘇的大片土地,解放戰争時期是四野麾下第38軍軍長,跟随部隊一路從東北打到廣西,立下無數戰功,不過梁興國中将最亮眼的戰績是在北韓戰争期間。
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即将打響,戰鬥開始前,北京方面發來消息,這一戰,德川是很關鍵,是重要的戰略據點,拿下了這裡就等于斬斷了敵人西線右翼。中央和志願軍指揮部要求,38軍、42軍共同出擊盡快占領德川。
這一戰對梁興初的38軍來說是最重要一戰,第一次戰役中曾經失誤,沒有抓住美軍主力部隊,再次得到任務梁興國中将和戰士們一樣憋着一股勁兒,誓要帶領部隊拿下德川。為了打好這一仗,梁興國中将早就做好了準備,将戰場地圖記了個滾瓜爛熟,還向指揮部放下狠話:打德川我38軍包圓了,不需要援軍!甚至還主動向指揮部立下軍令狀:25日進攻,26日打下德川。指揮部經過反複考慮,同意了梁興國中将獨自作戰的請求,并将42軍調到甯遠,拿下陣地後,兩軍立即對敵人形成包夾之勢,事半功倍。
25日黃昏,在梁興國中将的指揮下,38軍麾下的3個主力師向德川地區行進。112師一路向南進軍,苦行數小時,終于到達敵前,此前的112師剛執行完任務,兩天的時間走了200多裡,人困馬乏,到達指定地點後,正在組織休息,沒想到迎頭就碰上了敵軍部隊。由于這次作戰任務着急,112師戰士們疲憊,番号和旗幟都沒拿出來,對面來的敵人也是剛剛收到打擊,倉皇逃竄間誤以為志願軍是友軍部隊,根本沒有設防準備,戰士們立即開火,敵人應對不及,殲滅了一個營加一個炮兵連的兵力。
26日早上5時,德川西南部的雲松裡敵軍陣地被112師順利拿下。與此同時第113師也渡過了大同江,切斷了包圍圈中敵軍的對外聯絡通道,上午8時左右,占領了德川以南的遮日峰、葛洞等敵方重要陣地,敵軍鎮守德川的部隊徹底成為我軍包圍圈中的待宰魚肉。
志願軍另一個隊伍114師,在這次戰鬥中承擔的是正面戰場的攻擊任務。但在行軍的過程中不巧被敵軍偵察機發現了蹤迹,遭到轟炸,并調集了地面部隊前來打擊志願軍。114師隻得硬着頭皮應戰,在戰士們的努力下轉守為攻,連打帶守,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結束了戰鬥,繳獲敵方大量物資,也沒有耽誤預定作戰計劃,上午11時第114師準時到達預定地點,與其他兩支部隊一同對德川形成包圍之勢。
接到戰士們到達指定地點的信号後,梁興國中本想按照預定計劃,于黃昏時分,發起戰鬥信号,屆時三個師的兵力同時發起進攻,在盡量避開敵人空中火力的前提下,拂曉時分結束戰鬥。不過現在看來時間有些緊迫,梁興國中将在考慮到戰場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後,大膽決定提前開始戰鬥,由我軍發起正面總攻,切近敵人内側,發起近身作戰。
26日下午15時許,在後方部隊的火力掩護下,發起對敵人的總攻,敵人慌不擇路,損失嚴重,我軍一支小隊直接沖進美軍指揮陣地中,與敵人白刃作戰,殲滅美軍指揮部人員10餘人,俘虜包括1名美軍上校、1名中校,6名少校。26日19時結束戰鬥。
德川一戰中,梁興初終将帶領38軍一雪前恥,拿下重要據點,殲滅大量敵人,繳獲物資無數,這支勇猛的部隊還被彭老總全軍通報表揚,“萬歲軍”的名号跟随梁興國中将“梁大牙”的外号一戰成名。
鐘偉少将和梁興國中将都是戰功赫赫的我軍将領,他們曆經革命時期的多次戰鬥,為新中國立下無數戰功,是中國的英雄,更是解放軍部隊的戰鬥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