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作者: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我們身邊老人幫忙帶娃是一個普遍現象,而生完孩子之後,夫妻感情變淡甚至出現各種沖突,妻子出現抑郁等情況更是時有發生。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寶媽不夠懂事,不懂得感激嗎?

其實,該感激的不應該隻是寶媽,該負責任的也不應該隻有寶媽。寶爸要反思自己是否盡到了責任,而辛苦帶娃的老人也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做得過多。

有剛生完孩子的寶媽,在丈夫面前毫無保留地闡述自己的真實感受,戳中了廣大網友們的心聲。

妻子說,自己隻要喊丈夫幫忙,婆婆就會從旁趕來,“我來我來我來”地主動幫忙。這樣的婆婆想必是很勤快的,但卻不知道,這對兒媳來說并不是愉快的體驗。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這位寶媽說,原本丈夫在孩子出生後對孩子和自己都關心備至,但自從婆婆幫忙帶娃之後,丈夫逐漸過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凡事被婆婆代勞,丈夫逐漸失去了帶娃和關心妻子的意識。

更讓寶媽不能忍受的是,婆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好好休息,主動要求與兒媳睡一張床,以友善夜間照顧孩子。

寶媽表示,沒有丈夫的關心和陪伴,身邊充斥的都是婆婆及其他婆家人,對自己帶娃還指手畫腳地指揮,這樣的生活氛圍讓自己覺得壓抑、無法忍受。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有同樣經曆的寶媽不在少數,有寶媽分享道:婆婆很多事情都在為丈夫代勞,這讓丈夫逐漸失去對妻子和孩子的責任感,導緻夫妻感情淡漠,嚴重影響了小家庭的幸福和諧。

最後自己忍無可忍,與丈夫進行了坦誠溝通,要求丈夫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果然,當丈夫回歸照顧孩子的本位時,雖然身體累了些,但夫妻感情逐漸熱絡起來,幸福感重新将小家圍繞。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是的,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老人帶娃确實是出于好意,但有時做得太多反而影響家庭和諧,大小家庭之間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老人幫子女帶娃,應該盡量給小兩口留出充分的私人空間,包括小夫妻一同照顧孩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要過于心疼自己的兒子,孩子成家後也應該獨當一面,應該讓兒子承擔起照顧孩子和關心妻子的責任和義務,如此一家三口才能增加親近感。

還有很多人認為,婆婆幫忙帶娃是在幫兒媳婦的忙,其實不然,寶媽往往承擔着絕大部分照顧孩子的工作,婆婆幫忙的部分隻是寶爸應該做的工作。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是以呀,如果婆婆全部代勞,那麼兒子輕松了,兒媳自然會覺得心理無法平衡,産生對老人的抵觸情緒,對丈夫的抱怨情緒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你就是正在經曆婆婆幫忙帶娃的寶媽,請不要繼續陷入到抑郁情緒中,用智慧的方式回應老人的善意,同時将丈夫重新召回身邊,才是當務之急。

首先,寶媽要與丈夫深入交談、達成一緻意見,請丈夫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主動承擔應該做的工作,并由丈夫向婆婆說明一切,做好工作分工。

其次,寶媽要學會為自己“放假”,當婆婆丈夫同時休息的時候,寶媽可以外出逛街、看電影、看展覽,回歸自我、舒緩心情。

在此過程中,還可以讓丈夫更加深刻地體會妻子帶娃的辛苦,更有利于丈夫換位思考,關心愛護妻子。

媽媽和爸爸才是照顧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小家庭把握好界限很重要

再次,寶媽要學會感恩,感激老人對小家庭的辛苦付出,以感恩的心面對老人所做的一切,很多事情便不會太過較真,大家庭小家庭的關系都可以更加和睦融洽。

最後,也請小家庭的丈夫、大家庭的兒子,将更多的愛和溫暖送給妻子和母親,為偉大的女性主動承擔更多勞動和責任。因為,一切沖突的根源是你,你自然也是化解家庭所有不愉快的最佳男主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