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主題:分三章為大家講解清代中央鑄造的銀元種類。清代中央局鑄造銀元除了我們耳熟能詳,能經常見到的“造總”和“大清宣三”兩種以外,另外還有五種非常罕見的試鑄樣币,這五種試鑄樣币我們平時甚至連圖檔都很難看到,更别說實物了,下面我就按照鑄造的時間順序來給大家一一介紹: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銀元局(京局)試鑄了一套銀币,面值有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5種,都未流通。銀币正面中間钤滿、漢文“光緒元寶”,珠圈外上緣钤“京局制造”四字,下緣钤“币值”,左右分钤幹支年号“庚子”二字;背面中間钤蟠龍圖,外緣上下分钤“北京”的英文及面值,左右分钤卷雲紋飾。這一套銀币有原鑄和後鑄兩種,币邊有編号的是英國喜敦造币廠的試制币。北京銀元局鑄造的币邊上無編号,并且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和三分六厘三種币是後人用舊模再造的。

現台北鴻禧美術館藏有一枚“京局制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光邊樣币,币邊上有雕刻師自钤編号950,這就是英國喜敦造币廠的原鑄試制币。1900年,因庚子事變,北京銀元局被焚,是以流入市場的極為稀少,是為銀元大珍。(2012年嘉德拍賣一枚“京局制造”庚子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拍賣底價為:200000元人民币。)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天津戶部造币總廠鑄造了一套面值以“兩”為機關的光緒元寶,共有五種面值,分别是:庫平一兩、庫平五錢、庫平二錢、庫平一錢和庫平五分。銀币正面中間钤漢文“光緒元寶”,珠圈外上緣钤滿文“光緒元寶”,下緣钤币值,左右分钤“戶部”二字;
“入”字一兩
背面中間钤蟠龍圖,外緣钤英文,意為“光緒二十九年戶部”,這一套銀币也是試制樣币,并未流通。其中“庫平一兩”銀币的“兩”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兩”字裡面從“人”;另一種是“兩”字裡面從“入”。
在這一套試制銀币當中,除“庫平五分”之外,其餘四種面值均鑄有金質樣币,其中“庫平一兩”金質樣币,僅鑄造5枚,十分珍貴。此外,一兩币還發現有紅銅樣币,更為罕見。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在華夏古泉成交一枚“戶部一兩”金質樣币,成交價為:786500元人民币。
(注:這枚“戶部一兩”金币出自一位中國台灣老收藏家,是其所收藏金币中價值最高的一枚,該币可能是在20世紀70年代使用原模鑄造的後鑄币,其底版細膩光潔,有小塊包漿,然則該特點鮮見于金币,具有一定的升分潛力。此币也為“中國機制銀元目錄”書中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