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崗于1953年春節召開計委委員全體會議

作者:美國仰望的靈鹫山

高崗于1953年春節按照斯大林的意思召開計委委員全體會議,并吸收國家計委的局長列席,傳達了蘇聯上司人對我國五年計劃草案的意見,并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讨論,然後對草案作了認真的修改。

因為這樣宏偉的計劃,我國不僅缺乏經驗,同時有很多大項目特别是一些工業裝置還得靠蘇聯設計和援建,蘇聯的意見自然受到大家尊重。

修改後的草案蘇聯上司感到滿意,蘇聯米高揚等上司人同李富春交換了意見,首先肯定中國五年計劃的方針、任務是正确的,但速度快了些,認為發展重工業的主要困難是專家太少,地質資料缺乏,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地質資料建設,并對中國五年計劃提出建設和援助項目的明細表,有民用工業、國防工業和有色金屬等三張表(90多項),将企業規模、傳遞裝置日期、設計的時間等确定下來。

高崗代表中央主持起草了給李富春的信,感謝蘇聯上司對中國五年計劃所提的建設性意見,同時在信中提出了對擴建改建重建廠礦和派專家、代培實習生等問題具體要求。

在修訂五年計劃中,全國抽調大批專家學者和大學學曆的紅色秀才等彙集北京,蘇聯專家協助共同制訂,還吸收一些原國民黨、受過美國學科訓練的進階經濟管理人員參加編制工作。這些人員很贊成按蘇聯路線建設國家控制的經濟體系。高崗多次找他們交談國民黨管理經濟的情況。

5月中旬,蘇聯對中國援助的談判勝利結束,并舉行了簽字儀式。米高揚在簽協定時說:“今天簽訂的協定,是一個莊嚴的蘇聯政府幫助中國工業建設的協定,特别是重工業,為此,我們表示熱烈祝賀。”李富春代表中國政府對蘇聯偉大的、全面的、長期的無私的援助,表示衷心感謝!不容否認,50年代初蘇聯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和支援是有口皆碑的。蘇聯對中國的經濟建設啟動發揮了重大作用。蘇聯專家忠實地履行了兩國的“協定”和此前和東北政府簽訂的協定。他們按協定要求,從選廠址、工程設計、裝置供應、指導安裝和開始運轉直到新産品的制造、技術人員的教育訓練等全面的援助,這些都展現了蘇聯人民的真誠友誼。

蘇聯援助中國建設和改建的項目共156項(實際是150項,因先宣布了156項,以後就沿用這個說法),其中包括前幾年在東北等地已經開始援助的建立和改建的50多個項目。另外還有東歐幾個社會主義國家援助的60多個工業項目。這些重點項目中,有鋼鐵企業、有色金屬企業、煤礦、洗煤廠、煉油廠、機器制造廠、汽車制造廠、拖拉機制造廠、滾珠軸承廠、動力機器廠、電力機器制造廠、化工廠、橡膠廠、國防工廠、火力發電站、醫藥廠和秦城監獄等基本基礎建設,成為我們建設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骨架。這些大項目都有蘇聯專家幫助。蘇聯按照斯大林的承諾,提供的裝置在當時國際和蘇聯國内都是最先進的,派的專家是一流的,知識也是全面的。他們為使我們掌握新技術,運用新裝置,提供了實習工廠,教育訓練了大批技術人員和關鍵崗位上的勞工,工廠正式投産時都成了生産上的骨幹力量。

高崗于1953年春節召開計委委員全體會議

高崗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授予幫助鞍鋼建設的蘇聯專家以感謝狀和紀念章

蘇聯每年接收中國派遣1000名實習生,給中國派遣5個專家組,另有200名設計人員,50名地質專家,來中國支援經濟建設。同時,把援助中國的部分項目的裝置列為蘇聯的第五個五年計劃的任務。本來,他們的計劃已經定下來了,又加進去援助中國的任務,差不多每生産兩台機器,就有中國的一台。應該說蘇聯對中國的援助是巨大的,确實盡到了國際主義義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