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頭蝮蛇,也稱為龜殼花,是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 俗稱老鼠蛇、龜殼花、惡烏子、筍殼斑。 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

原矛頭蝮的頭部是典型的長三角形,脖子很小,形似烙鐵,故名烙鐵頭。 身體修長,尾巴修長,具有纏繞性,善于爬樹。原矛頭蝮蛇身長一般在80厘米到1.3米左右,通常都不會超過一斤,算是一種典型的小型毒蛇,是以原矛頭蝮是毫無疑問的緻命性毒蛇。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身含劇毒,令人談虎色變。
原矛頭蝮蛇主要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生活在丘陵及山區,喜歡在深山竹林、灌叢、溪邊、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圍如草叢、垃圾堆、柴草石縫間活動,甚至會跑到住戶家裡去,令人毛骨悚然。
原矛頭蝮蛇,每天半夜出門,特别喜歡下雨天,活動高峰期是6-8月,最喜歡夏天的溫度,活動率頻繁,非冬眠期每天出現率為 30%-70%,平均為 52%。 該蛇常以樹洞、竹洞、岩洞為越冬場所。 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但遇到暗影和燈光時會攻擊和傷害人。 原矛頭蝮蛇吃魚、蛙、蜥蜴、鳥、鼠等,也曾獵過雞,甚至其他蛇類。
原矛頭蝮蛇是一種管齒毒蛇,血液通過毒液循環。 最大毒性劑量為108毫克,緻死劑量為48毫克,10克體重的老鼠體内注射一毫升蛇毒,2小時内就會死亡; 如果皮下注射蛇毒0.5毫升,或腹腔注射0.5毫升蛇毒,24小時内注射小鼠會直接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原矛頭蝮蛇對我們人類緻殘率很高,據說,被咬後兩小時内必須打血清,原矛頭蝮蛇毒性是很強的,咬傷後整塊肉都會爛掉,如果傷口被注入了過多的毒液量,時間長不打血清會導緻截肢,毒液對人類緻死量為50毫克。如果你被這種蛇咬了,應當及時治療打血清,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