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企業資訊化到資訊化企業(三)

從企業資訊化到資訊化企業(三)

今天說說《項目可行性報告》,吃瓜的觀衆可以靜靜的吃,不用舉手,都是理論,能了解多少看自己造化了。

資訊技術總體規劃,對每個項目進行架構設計,這隻是對項目最基本的定義。在項目實施前還需要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對相關現狀、需求、技術方案、實施方案、投資、運作維護等内容進行較詳細的研究分析,形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資訊管理部門根據資訊技術總體規劃和年度資訊化工作計劃。組織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簡稱“可研”。可研完成後資訊管理部門向規劃計劃部門送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立項申請規劃計劃部門組織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估,評估通過後下達項目批複。

資訊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内容由總論、現狀分析、需求分析、技術方案系統概要設計、系統運維組織與定員、項目實施投資估算、效益分析、風險分析、可行性分析及附件構成。

1、  總論對項目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說明,主要包括項目基本情況。編制依據、編制原則背景、項目必要性、研究目标、研究範圍、投資估算、研究結論、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等。

2、  現狀分析主要由企業概況,業務綜述資訊化現狀分析、相關領域國内外資訊化發展趨勢和執行個體介紹構成。

3、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總體需求。提出項目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由業務需求、功能需求、技術需求資料需求等構成。

4、  技術方案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術方案所選擇系統的技術路線。所确定的系統的主要技術名額,是達到系統建設目标,滿足業務需求的技術基礎保證。技術方案主要有系統建設目标與範圍、系統功能架構方案、系統體系架構方案系統技術方案構成。

5、  系統概要設計根據推薦技術方案,結合需求分析結果進行。要逐項滿足需求分析中的要求概要設計主要由系統功能設計、資訊流設計、基礎架構配置設計、接口設計、安全性設計等構成。

6、  系統運作支援組織與人員部分要提出保證系統上線後正常運作所需要的組織和人員條件。主要有設計原則,系統運維任務。組織機構與定員及其職責。教育訓練計劃構成項目實施部分應明确項目實施原則,政策及方法,為項目實施全過程管理提供參考。

7、  項目實施主要由項目實施原則及方法、項目實施前提條件、項目管理、項目實施組織機構項目實施過程和方法、項目實施教育訓練、項目實施進度計劃和項目驗收名額構成。

8、  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是可行性研究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任務是提出為達到項目目标、保證系統在預定範圍内建成應用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描述系統應用後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多方面效益。這部分主要由投資估算編制依據、編制範圍、主要工程量測算說明、總投資估算結果、投資效益分析構成。

  在編制範圍部分應明确項目投資構成。其中工程費用分為硬體、軟體、咨詢、内部支援,實施機關配合及資料整理與遷移費用。其他費用分為會議費,印刷費,教育訓練費、可研費及評審費和其他費用。預備費既不可預見費用按上述兩項之和的8%計算。

  運作維護費用作為投資效率中,成本分析的一個名額,其構成包括硬體維護費用、軟體維護費用、服務費用、雜費等。綜合來看,系統上線運作後,每年的運作維護費用大約占項目建設總投資的15%到20%。

9、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必須對項目投資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說明。并提出規範風險的措施和辦法。風險分析,主要有風險識别,風險範圍确定風險程度分析風險規避及降低措施構成。

10、可行性分析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論部分主要由技術可行性分析。經濟可行性分析,研究結論問題與建議構成。

  總之,資訊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在資訊技術總體規劃指導下。按照其确定的向目标範圍主要功能投資概算等内容,從項目可行性和進一步做好項目實施與運作維護工作的角度對相關内容進行更加詳細的研究,描述論證是項目管理部門和實施團隊對項目有更加深入細緻的把握和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