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三)

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三)

今天说说《项目可行性报告》,吃瓜的观众可以静静的吃,不用举手,都是理论,能理解多少看自己造化了。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对每个项目进行框架设计,这只是对项目最基本的定义。在项目实施前还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对相关现状、需求、技术方案、实施方案、投资、运行维护等内容进行较详细的研究分析,形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管理部门根据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年度信息化工作计划。组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研”。可研完成后信息管理部门向规划计划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立项申请规划计划部门组织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下达项目批复。

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由总论、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方案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运维组织与定员、项目实施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及附件构成。

1、  总论对项目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说明,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编制依据、编制原则背景、项目必要性、研究目标、研究范围、投资估算、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

2、  现状分析主要由企业概况,业务综述信息化现状分析、相关领域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实例介绍构成。

3、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体需求。提出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由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技术需求数据需求等构成。

4、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术方案所选择系统的技术路线。所确定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达到系统建设目标,满足业务需求的技术基础保证。技术方案主要有系统建设目标与范围、系统功能架构方案、系统体系架构方案系统技术方案构成。

5、  系统概要设计根据推荐技术方案,结合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要逐项满足需求分析中的要求概要设计主要由系统功能设计、信息流设计、基础架构配置设计、接口设计、安全性设计等构成。

6、  系统运行支持组织与人员部分要提出保证系统上线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组织和人员条件。主要有设计原则,系统运维任务。组织机构与定员及其职责。培训计划构成项目实施部分应明确项目实施原则,策略及方法,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7、  项目实施主要由项目实施原则及方法、项目实施前提条件、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组织机构项目实施过程和方法、项目实施培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项目验收指标构成。

8、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是可行性研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任务是提出为达到项目目标、保证系统在预定范围内建成应用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描述系统应用后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多方面效益。这部分主要由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编制范围、主要工程量测算说明、总投资估算结果、投资效益分析构成。

  在编制范围部分应明确项目投资构成。其中工程费用分为硬件、软件、咨询、内部支持,实施单位配合及数据整理与迁移费用。其他费用分为会议费,印刷费,培训费、可研费及评审费和其他费用。预备费既不可预见费用按上述两项之和的8%计算。

  运行维护费用作为投资效率中,成本分析的一个指标,其构成包括硬件维护费用、软件维护费用、服务费用、杂费等。综合来看,系统上线运行后,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大约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15%到20%。

9、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对项目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提出规范风险的措施和办法。风险分析,主要有风险识别,风险范围确定风险程度分析风险规避及降低措施构成。

10、可行性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主要由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研究结论问题与建议构成。

  总之,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其确定的向目标范围主要功能投资概算等内容,从项目可行性和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与运行维护工作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描述论证是项目管理部门和实施团队对项目有更加深入细致的把握和理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