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KU 學生回報 3

[羅列了一些學生的回報]

1. 作業的内容與時間要求上更加強定、明确。或者對于變化預先說明。

2. 課程的理論部分可以更加吸引人,該部分通過預習-考試-講解的方式加深了解。

3. 預先說明本課程的定位

4. 希望每個團隊有一個mentor知道下項目開發過程。

5. 對于所有作業,都應該有一個回報和互相讨論的環節。

6. 對于微軟老師講的技術方面,可否增加些課時。

7. 項目的評比分階段進行

8. 同學們先定角色,後分組。

(1)作業中的需求變更或者課程安排的變化是正常的,但是要及時讓大家知曉變化,并以最後要求為準;

(2)對學生的要求可以适當收緊,無須過長延長作業的截止日期;

(3)對大項目的考察評分分階段進行,比如需求完成後按比例給出一部分分數,設計完成後再給一部分分數,這樣能提升最後的項目品質。

我個人覺得這門課程很好,增長了很多大公司的見識。我希望這門課以後能多一些實踐的機會,這樣我們就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門課的小作業是我覺得最有特色的地方,也非常符合“做中學”的理念,作業非常非常的有趣。不過這門課的理論部分相比之下就比較一般了,不過這也沒辦法,因為這門課講的是軟體工程的開發全過程,是以有些内容隻能是介紹性的,不可能講的太深。

是以我覺得這門課實踐的部分比重還得加大,基本的理論部分建議讓學生自學,然後考試。可以在考完試以後再對這些知識進行一番梳理(犯了錯誤再學習印象就更深刻了)。

建議在第一堂課及相關的宣傳中說明作為本課程的定位,以便同學們根據個人的意願做出選擇。

整體不錯,不過更希望多講解一些微軟技術相關的東西。因為有兩三節課都隻是在講解微軟的體系結構,譬如經理下面是什麼,進階經理下面是什麼……這些對我們一點用都沒有,而且感覺有點浪費我們的時間。可以少講解一些職位名稱,而多講一些這些職位間是怎麼溝通的。

我希望課程上的PPT都可以下載下傳。項目分組前就把學生的角色定下來。

這門課程的小作業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模拟電話程式,消泡泡程式,還有安全攻擊的練習。這些小作業生動有趣,讓我體驗到了“做中學”。整個課程内容涵蓋了軟體開發全過程的内容。從需求、開發到測試,此外,還有安全防範,如何做好項目經理等,這些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軟體開發過程,以及注意到以前在項目開發中沒有考慮的一些問題,比如軟體最重要是要有市場,選用何種技術是其次。 不過相比之下,理論部分較為乏味,建議在講解理論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例子,例如在微軟的某個項目中,是如何做需求,如何設計,以及如何測試的。

我覺得課程總體來說比較好,課程中的項目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部分,而學生自己可能沒有什麼經驗,是以希望微軟能夠為每個團隊提供一個微軟内部的指導老師來指導項目的進行,我想這樣應該我們會表現的更加專業,學生的收獲能夠現實的感覺到微軟的團隊文化,而不是從ppt和紙面上去了解。

1.對于所有作業,都應該有一個回報和互相讨論的環節。

2.對于微軟老師講的技術方面,可否增加些課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