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大資料資産是企業重要的資源,結合國内外研究熱點,大資料資産定價這一問題是業内重要的研究課題,也是其中的研究難點。同時,在全球疫情的沖擊下,對大資料資産的治理和管理有着更加嚴峻的挑戰。

01

什麼是大資料資産?

社會個體在各服務平台上的行為資料,城市在運輸、貿易、氣象等,随着時間的積累,這些曆史資料将有力的支援政府與企業進行資源排程、決策運籌等一系列決策、經營活動,這就是資料的核心價值所在。

在資料時代,掌握更多的資料,則越具有競争力,高價值的資料也成為了一種無形的資産,是現代企業重要的生産要素。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2015年04月14日,貴陽大資料交易所正式挂牌營運,其是全國第一家以大資料命名的交易場所。

短短幾個月内,貴陽大資料交易所會員機關達到150多家。其中發生了上千筆交易,最大一筆交易為銀行購買企業征信資料,交易金額290萬元。

随後,貴陽大資料交易所與深圳一家物流貿易企業簽署1000萬元/年的資料采購架構協定。這是貴陽大資料交易所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單筆交易

……

從案例中可發現,各企業收集、沉澱的資料,是企業一種無形、高價值的資産,通過特定的交易方式和場所,實作了資産買賣,成功将資料賦能增值。(資料可被交易,但大資料資産不隻局限于資料形式而存在)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02

資料巨浪+疫情,如何做好大資料資産管理

各行各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演進[1],但國内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加之疫情沖擊下,對企業做好大資料資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大資料資産管理的難點與痛點

資料資産管理與交易有着許多亟待解決問題,如比較突出的是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除此之外,由于資料資産自身特殊性質問題,衡量自身價值比較困難;以及交易方式與交易機制的難以選擇與确定,尤其是在交易過程中的定價問題,一直是學術界和業内的研究熱點與難點[6]。

2.2、大資料資産管理的整體架構[2]: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從組織結建構設的角度出發:

一、戰略層:

負責頂層設計,串聯“組織建設”、“資料生命周期”與“系統管理建設”

頂層設計包括:建立與完善管理标準,确定管理戰略目标、協調并統一行動,進行戰略決策管理

二、管理層:結合資料生命周期進行全過程管理

資料采集:資料分布式處理;采取新技術,例如區塊鍊技術,做到有迹可循

資料管理:做好技術保障與資料維護、資料備份等

資料服務與應用:在疫情期間,對資料管理、服務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更依賴線上的虛拟場景情況下,服務需要開辟新徑,不斷豐富新的資料應用場景

三、執行層:

落實規劃、标準、開發與實施、建立與擷取、維護與使用、存檔與檢索、清除等整個流程

疫情沖擊下,建立系統管理思維,重視資料資産管理的整體性、動态性、開放性,在過程中做到環境适應、綜合管理

最終落實資料管理的具體安全政策、品質标準、技術标準

衡量各企業大資料資産管理成功的一個重要标準是:在資料的生命周期内,進行系統管理,最終實作資料的不斷增值與場景變現,使初始資料最終成為企業的資料資産[3]。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03

大資料資産定價

資料資産化、變現是資料話題的重要熱點,但實作這結果比較困難,個人認為是因為資料作為商品的特殊性,缺乏交易标準和市場普遍接受的定價交易規則。

由于資料的特殊性質,比如私有性,衍生價值難以界定歸因等屬性,造成了上述的直接原因。

若有關于大資料資産定價行之有效的定價方法,将極大促進目前的大資料資産交易。

3.1、大資料資産定價理論:

目前大資料資産定價理論可總結如下: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補充:

結合國内外大量文獻,可以發現金融市場存在非線性特征。意味着,随機遊走與有效市場假設将失效,以此為理論假設基礎的現代資本市場理論以及其他依賴正态分布或有限方差性質的金融計量學模型都将面臨質疑[4]。

3.2、大資料資産定價方法綜合分析:

一、傳統方法:

傳統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收益法、成本法、拍賣法,實作方式主要是:通過确定大資料資産的效用價值或現值,或者評價資産擷取成本、再造成本,依靠合同以及拍賣、議價等方式,确定資産價值,進行買賣。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二、新式定價方法:

1、基于定量+定性結合的方法:建構資料量、時效性、備援度、一緻性、稀缺性、結構化程度、完整性等名額衡量大資料資産價值,進行定量分析,同時結合專家評價法進行定行分析。

2、基于資産價值多元度定價[5]:綜合分析資料資産品質、時間價值、功能價值、聲望價值、服務價值、資料産品的層次和協同性、買方的異質性等潛在價值,實作多位一體分析,進而确定資産價值。

三、超新式資料資産定價方法:

1、基于智能算法模型的定價方法

通過金融大資料集,結合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算法,進行資産定價,是目前一種全新的方法。主要收集三大類資産定價因子:基本面因子、技術名額因子、情緒因子[4]

基本面因子:EP因子、BP因子、SP因子等

技術因子:Holder_avgpercent_GN因子、Holder_num_GN因子等技術因子

情緒因子:爬蟲擷取輿論、市場情緒等資料,NLP處理情緒因子資料

三種因子資料可以構成算法所需的資料集,拆分訓練集、測試集,導入算法模型,不斷提高拟合優度,進行實證分析。

2、區塊鍊定價法

區塊鍊技術由于其不可篡改、時間戳、可溯源的特性,是推動建構未來數字社會的重要力量。大資料資産涉及許多隐私保護的問題——在交易平台進行資料資産登記,設計加密鍊,對資産形成登記區塊鍊;根據身份認證與加蓋的時間戳,進行安全交易(資産買方與賣方各為上下身份鍊關系);進行資産價值評估,在特定的節點進行上傳資料,形成區塊鍊證據,最終所有過程都是清晰、透明的。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總的來說,傳統定價法容易實作,但未必能客觀反映資料資産的真實價值。

新式定價方法更客觀,注重定性定量方法的使用,更全面的反映大資料資産的真實價值。

但是,大資料資産交易是海量且複雜的,專業認識未必能較好且持續做出合理判斷與估計。

超新式資産定價方法,将被業内接受與實踐,其展現的主要優勢:

1、較強的特征抓取能力;

2、更好的仿真模拟的優勢;

3、較好的解決金融市場非線性特征的問題,處理海量資料有優勢。但該方法實作難度大。

四、本人的定價方法:

本人結合疫情情況下,借鑒了組織戰略管理的平衡計分卡的設計思維,利用內建方法,提出新式大資料資産定價創新模式:結合線上拍賣法,建立在資産風險管理下的新式資産定價法。

疫情期間,大資料資産交易更加依賴線上交易,采取線上拍賣大資料資産的形式,一是環境變化所緻,線上拍賣将打破環境限制,也為将來對大資料資産管理過程中運用區塊鍊技術奠定應用場景的基礎(拍賣雙方均要上鍊,形成區塊鍊證據);除此之外,有利于汲取各方優勢,優中選優,驅除劣币。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拍賣前,進行資産價值分析,包括資産的目前價值評估、未來價值評估等;并對資産交易過程中涉及的宏微觀環境(社會、企業)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資産交易過程的風險,包括技術風險、價格風險,并進行風險管理。

從上述四個角度,進行資産畫像,這四個角度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中心目标都是為了實作合理的拍賣競價。

五、總結:

大資料資産管理與定價,是我們經濟社會持續的熱點。數字經濟下,資料要素作為數字經濟的微觀基礎具有戰略性地位和創新引擎的作用,促進資料要素跨企業、跨産業的流通和交易,使我們将更加适應雙循環格局下的發展。

未來是數字經濟的時代,我們呼籲對大資料資産管理與定價有更加完善的政策,更加的輕松的創新環境,進而促進我國大資料資産交易的蓬勃發展。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疫情沖擊下,探讨大資料交易市場的資料資産的管理與定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