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是班委,我的意見

一名學習委員

大學三年即将迎來結束,在此分享一下我在班級中小幹部的作用與感想。

好的學風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心理健康,促使我們更好的成長,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則會營造出好的學風,進而使更多的人有個好的成長環境。優良的學風一旦形成後,可使我們受益終身,在優良學風中形成習慣的學習者,反過來也可促使其更好的發展。

大學開學的時候,我并不想做什麼班幹部的,隻想好好學習專業技能,畢竟聯考沒考好,去了專科類學院上大學,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與花費一年拼搏聯考的努力,倒不如把這份精力用在專業領域上,我相信有這份聯考的努力,畢業後的專業技能一定不差。

然而,或許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行動往往趕不上計劃,目标往往達不到理想。學習一直不辛苦,卻被大學的氣氛給感染了,大學的節目多,容易混亂我學習的心态,畢竟是專科,同學們的努力也沒達到理想的狀态。如果繼續從衆心理,很快我也變成那個隻求不挂科的大學生了。

是以,在大一的第二個學期,我争取了學習委員的這個職位,這個職位之前是我的宿友擔任的,是以很容易達成共識,因為他覺得沒有回報的工作做得不值得。而我想通過這個職位改變我正逐漸懶惰趨向的狀态。

我覺得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基礎,環境的取決往往很簡單地造就了同學們習慣行為的好壞,“人雲亦雲”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這麼說呢,人是偏向于群衆的,大多數人都有着從衆心理,如果大家都這樣幹這個事情,那麼你就會慢慢的跟随着他們,盡管你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你會被潛移默化,把壞的觀點養成了不良的習慣。

針對這個現象,我想到了一些解決方案,這個方案是要靠我們班委和同學們共同完成的。我們班委要做好帶頭作用,在平常中,盡量做到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在作業上,不遲交,不缺交,不随便應付老師;在課堂上,不開小差,不睡覺,不玩遊戲和不看電影等,認真聽課,做好筆記。在課餘時間中,盡可能的讓同學們的關系更加融洽,例如開展一些小活動,鼓舞同學們一起參與一些活動或講座,組建一個小團隊解決某些技術問題,邀請一些師兄師姐,促進交流與分享學習經驗。

當然,剛剛以上說的都是理想狀态,怎麼才能達到這個理想狀态呢。

盡管這個理想狀态沒有普及到全班每個成員,至少作為班幹部的要做好,帶頭作用要必須掌握好,幹部做得好,同學們會覺得理所當然,幹部沒做到位,同學們會這樣覺得:就連那個誰誰誰都沒做好,憑什麼我要乖乖的聽話,安安分分的幹事呢!

随着時間的流逝,同學們已經從原來剛開學的熱情逐漸向動力全無的趨勢發展,學習狀态岌岌可危,是老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還是同學們自身的興趣随着大學生活的渲染慢慢轉移了?

如果是老師的問題,我們可以主動的去找老師提出意見,如果沒有多大變動,那問題就是我們自身這群同學了,畢竟很多時候老師的教學品質取決于我們同學們的學習興奮度。

我想到了四種方式去嘗試改變。一,通過我們班委去誘導那些興趣已經偏移的同學們;二,通過團隊合作,把同學們的興趣綜合提升起來;三,通過項目,老師布置的,或者我們班委給予的一些虛假項目,謊報接到有報酬的項目,然後委托某幾位興趣開始偏移的同學們完成這個任務,至于怎麼委托,看班委的口才能力了(當然這個方法不能經常用,畢竟是失信于人的方法,但完成這個委托任務的同學确實會享受到項目的樂趣);四,建議老師多改變教學方式,通過變動,就可以維持同學們興趣的波動。

真正的高手在民間,我是很相信的,隻是他們這群高手暫時迷失了方向而已,我們這群班委得做好一個伯樂,善于發現同學們的優點,并更加延長性的提高他們的素質。

老師們感到最無奈的問題:上課缺勤、遲到的人數過多,作業往往是遲交,甚至催交都不交,上課經常做其他事情,例如遊戲和電影,不太愛看書。

這些問題,老師們都經常遇到,但就是最無法改變的事實。然而,我覺得上課的遲到曠課,很大的可能是取決于宿舍的環境,因為往往遲到曠課,都是一個宿舍一個宿舍出現的。是以,如果想改變那個遲到曠課的現象,最佳的方法就是去改變他們中的其中一個成員,一個的生活習慣變了,距離全員到齊的目标就不遠了;至于作業的遲交,我的建議就是,我這種作為學習委員的職務,提前一兩天就向同學們交代:“我明天就交作業了,請趕緊送出!”同學們的作業,直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才開始趕,才會送出!……

觀衆,你好:

如果你還有其他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歡迎評論這篇文章,大家一起讨論一下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