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0餘隻河蟹參加全國大賽

作者:周禮強

焦點新聞有線電視網上海頻道殷正明報道 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五屆蟹文化節暨2021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日前在上海王寶和大酒店舉行。經過專家、行家評審,江西省吉水縣盤谷生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一隻體重644.8克的雄蟹獲評“蟹王”,一隻體重473.6克的雌蟹獲評“蟹後”。

2000餘隻河蟹參加全國大賽

我國河蟹産業從上世紀60-80年代的‘天然放養’階段,曆經人工強化養殖、生态養殖階段,如今正朝向綠色養殖的方向發展。各地河蟹養殖戶已非常重視對良種、技術、水質和管理,河蟹養成規格和品質穩中有升,今年全國河蟹産量預計約80萬噸,商品蟹的來源充足,高品質的品牌河蟹各有千秋。此次,由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湖南、江西、重慶、四川等地80多家機關選送的2000餘隻河蟹,參加了全國大賽。

2000餘隻河蟹參加全國大賽

上海海洋大學研發了一套《中華絨螯蟹優質蟹評比軟體系統》,雌雄蟹的最終得分要根據肥滿度、體重的平均值和标準差來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良種覆寫度、技術內建度、市場歡迎度等方面,上海蟹産業都位居全國前列。今年上海崇明、松江、寶山、浦東、青浦、金山等地參賽的養殖戶有25家,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盡管今年上海的河蟹養殖生産經受了最強台風、最長高溫期和最早寒潮的三重考驗,對河蟹産業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通過技術人員和養殖人員積極努力,河蟹的整體規格、産量和品質均有所上升,不少養殖戶得到評委會表彰。其中,崇明福島水産沈亞達獲得最佳種質獎等兩個獎項。

2000餘隻河蟹參加全國大賽

據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副教授馬旭洲介紹,每年七月,上海蟹市就開始零售蟹背泛黃的“六月黃”。金秋十月後,則要選購背部變綠的大閘蟹。隻有蟹背變綠,蟹肉、蟹黃(肝髒)和蟹膏(性腺),才會肥美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