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學生"到"新農民",從年輕時對栗子有着獨特感情的他,他放棄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生意,事業根植于這一代又一代的土地,與鄉親們一起發展農業,建設美麗的新農村。他是北京老栗樹菊園德種植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李思鵬。
在北京市委組織部的指導和策劃下,北京廣播電視台委托全國首部以人才為重點的紀錄片節目《為你幹杯》,今天22:02,将迎來95後新農——李思鵬。

傳承與創新
開辟新軌道将有助于農業發展
26歲的李思鵬是土生土長的懷柔人,玩小栗子,對家鄉有一種特别的感覺。而随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感覺慢慢長出了一個神田夢,那就是"越做大越強"的栗子産業"。于是,在2017年從音樂界畢業後,他放棄了城市發展的選擇,回國創業,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了一名"新農民"。為了振興平均500歲的闆栗樹,讓闆栗農戶緻富,打造屬于懷柔栗子的獨特品牌,李思鵬選擇為傳統行業烘焙這條賽道。這既符合懷柔的特點,也為栗子增值,随着品種不斷增多的創新品類,讓人們發現栗子的更多可能。
而為了更好的推廣懷柔栗子,新思想的李思鵬準備開發"栗子下午茶"。為此,他主動與具有豐富烘焙經驗的王愛琴團隊合作學習,對方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懷柔特色打造創意美食。最後,李思鵬決定呈現"花式栗子吃栗子"的形式,邀請主人、科研院所等不同身份的人一起參與,共同發現更多"栗子的可能性"。
得益于李思鵬的不斷探索和研究,如今的老栗樹合作社不僅赢得了北京市農業優秀品牌、全國優秀農産品目錄優秀新"懷柔闆栗"、水果氣候認證等多項榮譽稱号,合作社的産品也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老栗樹"品牌效益也開始顯現。
百年闆栗樹已經複活
通過品牌創新推動集體創收
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曆史文化傳承不斷,這是李思鵬在這個古老的栗樹群中萌發的關于新鄉村的。對他來說,這不僅是前輩們"種下"的财富,更承載着強烈的懷舊之情。
依托燕山山脈"産地"的優良條件,回到"懷柔栗子"農産品地理标志的這片"大樹",李思鵬始終相信"小栗子,潛力巨大"。為了打造品牌,促進産業融合,他積極向闆栗行業專家學者,也經常跨領域、跨專業。他從專家那裡了解到,闆栗種植密度對産量的影響非常大,必須有相對寬松合理的樹間距,才能保證闆栗享有充足的照明,提高單棵樹的産量。于是,他用自己的園林做了一個試驗田,通過掌握大、小"的種植方法,實作了果實品質和産量的提高。
除了自有3萬畝的闆栗園外,老栗樹合作社還簽約了830名闆栗農。為了促進當地闆栗産業的健康發展,品牌更新,促進集體創收,合作社與闆栗農戶簽訂了《闆栗保護價購銷合同》,不僅解決了闆栗農戶銷售的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闆栗農戶的收入。
目前,在相關政策和市場前景的推動下,李思鵬已經把合作社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留給了專業人士去解決,讓相關生産環節更加順暢。而懷柔與生俱來的生态優勢,不斷完善的農村扶持和文化旅遊産業基地,以及懷柔科學城和影視基地如火如荼的建設,都在不斷推動闆栗産業走向美好、更遠的未來。
栗子在懷柔,由幾代人的懷舊聯系在一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李思鵬一樣,利用政府的支援,将自己的價值觀與家鄉的發展聯系起來,幫助鄉村振興。今天22:02,北京衛視《為你幹杯》帶你接近95歲之後的新農——李思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