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染紅發、化韓式半永久妝,古偶劇的女星為什麼造型越來越廉價?

作者:南方周末
如今古裝劇裡女主角的妝容,也是千篇一律,清一色的韓式粗平眉、粉色系的眼妝、大大的美瞳、長長的假睫毛、鮮豔的唇妝,換個發型就可以直接去演時裝劇了。
染紅發、化韓式半永久妝,古偶劇的女星為什麼造型越來越廉價?

(《如意芳菲》劇照。IC photo / 圖)

古裝偶像劇是市場剛需,幾乎每個月“優愛騰”都會在各自的平台上推出中小成本古偶劇。這些古偶劇,除了“古裝醜男”辣眼睛以外,女演員造型上的“審美降級”也成為一個刺眼的問題。

比如近段時間,彭小苒的《君九齡》、趙露思的《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以及鞠婧祎的《慕南枝》等古偶劇相繼播出,雖然這三個女演員都是古典美女,但她們在劇中的造型要麼太現代,要麼一股濃濃的淘寶漢服風,實在是浪費了女演員的顔值,也透露出制作的低廉。為什麼如今古裝劇的造型越來越敷衍了事?

古裝劇造型的簡陋,具體表現在頭飾、妝容和服裝這三個部分。

頭飾方面,熒屏上的女主角們一水兒的披肩長發、清湯挂面、空氣劉海,弄個中分半丸子,常常也不挽發髻,搭配一點簡單的钗環作為裝飾,發飾算是搞定了,可以說怎麼省事兒怎麼來。甚至有時女演員染發了,也不願意為角色染黑,直接頂着一頭其他顔色的頭發去演古裝劇。是以,通過發飾,觀衆壓根分不清女主角的身份到底是主人還是奴仆,是高貴還是普通。

反觀《紅樓夢》《武則天》《唐明皇》《大明宮詞》《甄嬛傳》等受到好評的古裝劇,女性的發飾既能展現女性的身份,也反映出女性不一樣的美,有的清新脫俗,有的明豔動人,有的雍容華貴。比如《大明宮詞》中,少女時的太平公主,簡單的元寶髻盤起來,靈動可愛;成年時期,盤起的發髻撐得起太平公主後期的華貴、美豔、大氣。

如今古裝劇裡女主角的妝容,也是千篇一律,清一色的韓式粗平眉、粉色系的眼妝、大大的美瞳、長長的假睫毛、鮮豔的唇妝,換個發型就可以直接去演時裝劇了。比如《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中,趙露思飾演的角色披着一頭焦糖色還頗具蓬松感的頭發,穿着白色浴袍,網友隻看這個片段可能還以為這是部當代劇,這是在哪個快捷酒店取景呢。

以前的古裝劇,在妝容上講究得多。像甄嬛入宮前是清純少女,妝容也清淡素雅,又有着少女的明麗;進宮得到盛寵後,妝容就相對明豔起來;失去盛寵,與皇帝産生嫌隙時,妝容黯淡,尤其是唇色缺乏亮色,顯示人物心境的疲态;重新入宮黑化後,拉長眼線,妝容豔麗中帶着一絲烏黑,顯示出破釜沉舟的決絕。

古裝劇裡的服飾,是人物造型中鮮明的視覺元素,也是展現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直覺的手段。同時服飾還蘊含着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可以交待時代背景、展現風俗傳統。是以在以前的古裝劇裡,服化道的考據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譬如被奉為“神作”的87版《紅樓夢》,當時劇組請來了好幾位泰鬥級學者作為顧問團,其中就包括寫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沈從文。劇中角色的服飾,很鮮明展現出明朝的服飾特點,丫鬟與女主人分服飾也有鮮明的等級差異。

但現在古裝劇裡女演員的服飾,則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飽和度的顔色,滿屏花花綠綠,廉價又缺乏美感。另外一個極端是,輕飄飄的白色紗裙,色調十分寡淡,風格非常單一。以往的服飾也講究衣服的面料,也盡量貼合時代背景,如今流行雪紡面料,不管什麼朝代也不管是仙俠是人間,服飾都一個質地。

染紅發、化韓式半永久妝,古偶劇的女星為什麼造型越來越廉價?

(《甄嬛傳》劇照。IC photo / 圖)

古裝劇裡女演員的造型變得敷衍廉價,觀衆都看得出來,制作方會看不出來嗎?

制作方當然知道了。他們卻執迷不悟,因為制作邏輯發生了變化。以前的古裝劇是以“作品”“精品”的思維打造的。它通過電視媒介播出,面向的是全民觀衆,要想有好的收視率,就必須以口碑取勝,是以哪怕當時電視劇的制作成本不高,但制作方還是會給造型設計等勻出足夠的費用,盡可能靠近曆史真實、精益求精。

像1987版《紅樓夢》的造型師楊樹雲,當年把《紅樓夢》讀了七遍,成了半個紅學專家,給劇裡幾十個演員設計出了160個造型,光是給林黛玉畫一雙手,就畫了兩個小時。《紅樓夢》拍了三年,他也跟着研究了三年,才讓其中的造型成了經典。

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長視訊的分發邏輯發生了變化:隻需要迎合某一部分人就可以了。制作方清楚地知道:他們的項目的目标閱聽人是誰,項目主要是為了讨好哪些人。作品能夠出圈當然最好,不能出圈的話可以確定盈利,項目就算“成功”了。

這時,拍攝古裝劇與其說是創造出一部作品,毋甯說是為某個群體制造“商品”。觀衆罵就罵,粉絲開心就好。普通觀衆不買單沒事,粉絲買單就OK。

自然地,就跟“古偶醜男”一樣,古裝劇裡的美女,也隻是滿足粉絲的幻想。粉絲并不那麼在意愛豆在裡頭的發飾怎麼樣、服飾是否符合曆史語境,隻要愛豆能夠保證她在鏡頭前是美美的,就可以了。就比如鞠婧祎除了古裝扮相千篇一律外——從《芸汐傳》《漂亮書生》到《如意芳霏》《慕南枝》幾乎沒什麼變化,現偶裡的妝容基本跟古裝一樣。有時為了美感,造型與劇情嚴重相悖。比如《如意芳霏》中,在拍男主角死掉的戲時,鞠婧祎飾演的女主角的妝容依舊濃妝豔抹,額頭上點了個花钿。

當古裝劇變成演員的個人秀,制作費用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片酬,其他制作費用能省則省,留給造型的預算就嚴重不足。有業内人士表示,不少古裝劇造型方面的預算大概也就幾十萬,幾乎沒有給造型師留下什麼創作時間,造型師也隻能是随便應付,把市場上通用的造型改頭換面交差,是以如今古裝劇的造型不僅廉價,還廉價得特别相似。

制作降級了,觀衆審美也降級了。表面上看,制作降級、審美降級,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情我願。但實際上,它對影視生态産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劣币橫行,良币就會遭到驅逐。影視生态就會繼續惡化,乃至到最後劣币成為主流,那批反感廉價古裝造型的觀衆,也得被迫接受這些審美降級的古偶的轟炸。到那個時候,所有觀衆都會成為受害者。

是以,古偶醜男、廉價造型都是表層現象,其背後是急功急利、粗制濫造、唯利是圖的制作邏輯。是時候對這一制作邏輯進行刮骨療毒了。觀衆應該用腳投票,讓制作方深刻明白這個教訓:古裝劇如果“放棄審美”,必遭市場抛棄。

文丨南周知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