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地暴雪降溫,農業農村部印發《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

作者:光明網

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期,我國多地發生暴雪和大幅降溫。為加強冬季水産養殖管理,減少養殖戶損失,保障水産品市場供應,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會同全國水産技術推廣總站,組織農業農村部水産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制定了《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

附原文:

關于印發《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 (農牧)、漁業廳(局、委),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近期,我國多地發生暴雪和大幅降溫。為加強冬季水産養殖管理,減少養殖戶損失,保障水産品市場供應,我局會同全國水産技術推廣總站,組織農業農村部水産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制定了《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現将《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水産養殖災害預防。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2021年11月10日

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災害預防指引

近期,我國多地發生暴雪和大幅降溫,為加強冬季水産養殖管理,確定水産養殖安全過冬,農業農村部水産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對冬季惡劣天氣水産養殖易發災害進行了分析,提出以下主要應對措施。

一、做好預防管理

(一)關注天氣預警資訊

高度關注冬季天氣預警預報,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尤其是關注冬季溫度驟降或者暴雪等極端惡劣天氣,以便積極應對惡劣天氣下的水産養殖管理工作。

(二)做好養殖設施裝置防凍

檢查加強棚架、投餌機等配套設施,對加熱條件不完善的養殖場,提前采用雙層塑膠薄膜覆寫加強養殖設施保溫效果。檢查養殖水管等設施裝置,提前做好水管的防凍防裂工作,如加裝保暖稻草等。檢修養殖場發電機、增氧機、保溫或加熱等裝置裝置,防止冬季惡劣天氣造成斷電、斷氧氣和極端低溫等。

(三)維護好池塘及塘埂

堅持早晚巡塘,檢查池塘、塘埂是否漏水,及時排查和補漏。同時仔細觀察是否存在冰水分離現象,并及時補充養殖用水。

(四)适當儲備應急物資

适當儲備應對災害發生的預備物資,如采購适量合法的化學增氧劑,便于應對災害發生所緻的養殖水體嚴重缺氧。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過氧化鈣粉、過氧化氫溶液等速效增氧劑的化學增氧方法對水質影響較大,不宜大量和長時間使用,隻能作為短期急救措施,臨時緩解水體缺氧情況。為應對冬季日常和天氣災害發生後疾病多發的情況,應适量儲備消毒劑,以便随時應對突發狀況。

二、積極做好日常養殖管理

(一)池塘水位管理

冬季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對養殖動物有較大影響,水産動物随着水溫的下降而逐漸遷移至池塘的中下層,應提前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30-50cm。提高池塘水位不僅能減緩水溫的下降速度,提高水産動物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同時能防止水産動物因水溫突然驟降到5℃以下時引起凍傷或應激反應。

(二)溶氧管理

冬季惡劣天氣下持續的冰凍雨雪天氣易使養殖水面形成不透明冰層,造成冰下水體缺氧。此外,大雪或者暴雪,會導緻池塘水體中的光合作用減弱,浮遊植物消耗氧氣,養殖水體中溶解氧波動幅度增大,極易造成養殖魚蝦缺氧。是以建議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控制養殖密度,保證充足溶氧,避免水質惡化;二是提前适時捕撈,降低養殖密度和水體負荷;三是及時掃除冰面積雪,保證光線透入水中;四是在結冰的水域,鑿穿冰層形成若幹通氣孔,并不時攪動,防止再次結冰,保證水體能與空氣接觸,有條件的可進行冰下增氧。

(三)防凍害管理

冬季惡劣天氣下,由于溫度驟降容易造成水産養殖魚蝦的凍傷甚至是死亡,建議切實做好防凍增溫工作:一是加設溫棚,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在養殖池塘搭建溫棚或将養殖池塘用塑膠布封閉起來,提高養殖水體的溫度;二是加設障礙物,可在池塘的北邊采取打樁或者堆放稻草杆等形式形成人工屏障抵擋北風,避免池塘溫度大幅下降;三是投放水草,往魚塘投放一定數量的水草,讓魚在草叢中取暖驅寒;四是注水增溫,在氣溫較高的晴天午後将淺水面的經日曬升溫的水注入魚塘;五是做好不耐低溫養殖品種的防凍害管理,羅非魚、金鲳、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等喜溫品種,在水溫降至13-15℃時易形成凍害,甚至會造成大面積死亡,應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做好防凍害工作,必要時及早出售。

三、積極做好病害防治

(一)科學投喂

冬季溫度降低,水産養殖動物免疫相對低下,需要加強營養,投喂優質飼料,并在飼料中定期添加合法的飼料添加劑,以增強養殖魚蝦體質,提高其防病抗病力。同時,應根據不同養殖品種科學管控投喂量,低溫時養殖動物消化能力降低,應把握适時适量原則,以免造成浪費及影響水體水質。

(二)水質管理

随着溫度下降會造成藻類大量死亡,死亡藻類的分解将導緻池塘有毒有害物質明顯上升,甚至可能導緻養殖魚蝦中毒。應定期改善池塘底部環境,降解池塘中的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等,适當開啟增氧機,增加上下水層的交換,及時排出有毒有害物質,以免水體惡化導緻病害的爆發。

(三)消毒處理

魚蝦受傷不僅會嚴重影響機體抵抗力,而且極易誘發低溫凍傷、真菌感染等。在拉網、并塘、轉運、苗種投放等生産操作中要避免魚蝦受傷。在進行生産操作後,務必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防止病原生物感染。對土池和養殖場的消毒可以使用含氯石灰(水産用)或三氯異腈脲酸粉(注意:三氯異腈脲酸粉不宜與堿性消毒劑混用)或相當效力的消毒劑消毒,底泥消毒翻耕深度應在10-15厘米,消毒劑與底泥應該通過翻耕充分混勻再壓實,底泥有機質過高的還需要相應增加消毒劑用量;水泥池、地膜塘和養殖設施的消毒應先清洗池壁的泥污、死魚蝦和附生貝類或藤壺等,用三氯異腈脲酸粉(注意:先用小桶兌水溶解,現配現用)浸泡;養殖或育苗用水的水體消毒可使用含氯石灰(水産用)或相當效力的消毒劑消毒,消毒後充分曝氣消除餘氯後才可放苗或者将水體加入到池塘。

(四)病害防治

冬季惡劣天氣容易造成溫度驟降,導緻魚體凍傷,容易暴發水黴病、小瓜蟲病、赤皮病等,可适時投喂合法的飼料添加劑,同時使用“複方甲霜靈粉”等防治水黴藥物,發病時期每月全池潑灑含氯石灰(水産用)。在疑似病害出現苗頭時,保持水體的高溶氧、低氨氮和亞硝氮狀态,維持溫度、pH和鹽度等水質名額穩定,盡可能降低患病魚蝦的死亡率。

來源: 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