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 到根目錄
cd .. 回到上級路徑
cd dev 到dev檔案夾
ls 檢視檔案夾 ls -l 按清單排
pwd 目前路徑是什麼
mkdir 建立目錄
rmdir 删除空目錄
rm -r 目錄名 遞歸删除檔案夾裡檔案(删除前會詢問是否删除)
rm -rf 目錄名 直接遞歸删除檔案夾及裡面的檔案夾和檔案,不提示
touch 建立檔案 在linux系統裡,拓展名在技術角度上沒有意義,隻作為标記使用
。實際上.txt可以是執行檔案 .exe可以是文本檔案。真正的可執行檔案一般
是.sh
mount /dev/cdrom /mnt/cdr 将檔案挂載入光驅
umount /dev/cdrom 取消挂載
shutdown -h now 關機
在終端中輸入vim /etc/inittab将5修改成3,進入字元界面模式。
cp 1 2 複制檔案
cp -r d1 d2 複制檔案夾
mv d1 d2 将檔案夾d1剪貼到檔案夾d2
vi 是linux下的文本編輯器,輸入 vi 檔案名 進入vi界面
剛進入是指令模式,按i或者a進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可以輸入内容,
按esc鍵退出到指令模式,按 : 檔案名 以檔案名儲存檔案。按 :wq 儲存退出
按 :q! 不儲存退出
cat 3.txt 列出整個檔案的内容
more 顯示檔案的特定内容
more +3 log2012.log 從第3行開始顯示記錄
more -2 log2012.log 每屏顯示2條記錄
find *3* 查找檔案名帶3的檔案
echo 列印資訊
echo $PATH 檢視環境變量
ln 3.txt 4 建立3.txt的硬連結檔案4(不是快捷方式)
ln -s 3.txt 5 建立3.txt的軟連結檔案5(其實就是快捷方式)
useradd testuser 添加使用者
useradd testuser2 -g testuser 添加使用者到testuser組
usermod -g root victor 将victor使用者修改成root組
passwd testuser 修改testuser使用者的密碼
shell類型有很多種,一般用bash 還有csh bsh sh等等
su victor 切換使用者 此時輸入exit又切換回原來使用者
目錄前面有10位字元,如:drwxr-xr-x 其中第一位可以是
d代表目錄 -代碼檔案 l代碼連結等,後面9位分為3組,第一組是檔案的所有者的
權限,第二組是所有者同組的使用者權限,第三組代表剩下的人擁有的權限。在linux
下有4種權限,分别是r可讀、w可寫、x可執行、-無。
chmod +x 4 加執行權限
chmod -x 4 去除執行權限
chmod u+x 4 隻給自己使用者加執行權限
chmod 755 4 權重限,事實上是将755轉成二進制
chmod 777 4 加上所有權限
chown victor 4 修改檔案所有者
grep aa 4 從檔案4中找出包含aa字元的行,最常用于查詢日志
管道 将上一指令的執行結果傳給下一指令,
如:ls -l | more
cat /etc/passwd | wc 找個這個檔案有多少行
cat /etc/passwd | grep lrj 搜尋這個檔案包含 lrj 字元的行
dmesg | grep eth0 顯示出啟動資訊中第一塊網卡的資訊
man bash | col-b>bash.txt
ls -l | grep "^d" 隻顯示目錄
ls -l * | grep "^-" | wc -l 顯示目前目錄在有多少檔案
wall aa 在兩個終端中傳遞指令
wall `date`
ls > m.txt 将指令的結果輸出到m.txt檔案中,原來檔案内容會被清空
ls >> m.txt 将指令的結果追加到m.txt檔案中
lsss 2> a.txt 将錯誤結果頁記錄到檔案中
rpm -Uvh MySQL-server.rpm 安裝mysql服務端
rpm -Uvh MySQL-client.rpm 安裝mysql用戶端
安裝成功後 service mysqld start 啟動服務
/ Linux檔案系統的入口,也是出于最高一級的目錄
/bin 基礎系統所需要的那些指令位于此目錄,也是最小系統所需要的指令;比如ls
、cp、mkdir等指令;
功能和/usr/bin類似,這個目錄中的檔案都是可執行的,普通使用者都可以使用的命
令。做為基礎系統所需要的最基礎的指令都是放在這裡。
/boot Linux的核心及引導系統程式所需要的檔案,比如vmlinuzinitrd.img檔案都
位于這個目錄中。在一般情況下,GRUB或LILO系統引導管理器也位于這個目錄;
/dev 裝置檔案存儲目錄,比如聲霸卡、磁盤... ...
/etc 系統配置檔案的所在地,一些伺服器的配置檔案也在這裡;比如使用者賬戶及密
碼配置檔案;
/home 普通使用者家目錄預設存放目錄
/lib 庫檔案存放目錄
/sbin 大多是涉及系統管理的指令的存放,是超級權限使用者root的可執行指令存放
地,普通使用者無權限執行這個目錄下的指令,這個目錄
和/usr/sbin;/usr/X11R6/sbin或/usr/local/sbin目錄是相似的;我們記住就行了
,凡是目錄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權限才能執行的。
/tmp 臨時檔案目錄,有時使用者運作程式的時候,會産生臨時檔案。
/tmp 就用來存放臨時檔案的。/var/tmp 目錄和這個目錄相似。
在linux伺服器安裝Samba可實作與Windows系統的資源共享。
service vsftpd start 啟動FTP
service iptables stop 關閉FTP
/etc/vsftpd/vsftpd.conf 是配置檔案
ps -ef 檢視所有程序
ps -ef | grep tomcat 檢視某程式是否已啟動、
kill -9 直接殺死程序
./startup.sh 運作sh檔案
wget 網址 檢查網址是否可以通路
rpm -qa 檢查系統裝了哪些包
rpm -ivh 程式.rpm 安裝rpm格式的程式
以.開頭的檔案是隐藏檔案
/etc/rc.local 開機啟動,可将tomcat設成開機啟動
windows連接配接vsftpd步驟:
1.service iptables stop 關閉linux的防火牆
2.service vsftpd start 啟動vsftpd服務
3.在window的cmd中輸入 ftp 192.168.1.136 連接配接ftp
4.輸入anonymous後會提示輸入密碼
5.輸入密碼後(可以是空密碼,直接回車),登入成功
6.在ftp> 後輸入 ls 可檢視ftp下的目錄
7.到第二步一行,也可以直接用ftp工具連接配接
8.将/etc/vsftpd/ftpusers和/etc/vsftpd/user_list兩個檔案中的root注釋掉
9.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on 之後再運service vsftpd restart
開機啟動程式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 檢視情況)
chkconfig vsftpd on (執行ON設定)
ssh遠端連接配接服務
service sshd start
linux啟動順序
1.load bios(hardware information)
2.read MBR's config to find out the OS
3.load the kernel of the OS
4.init process starts..
5.execute /etc/rc.d/sysinit
6.start other modules(etc/modules/conf)
7.execute the run level scripts
8.execute /etc/rc.d/local (可以修改這個檔案,在系統啟動時自動啟動tomcat)
9.execute /bin/login
10.shell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