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作者:果樹圈子

一個酷似火龍果的水果從160多元/斤降至30多元/斤,你知道這個水果叫什麼嗎?

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價格讓人望而生畏的“燕窩果”。如果是紅皮火龍果可能大多數人都已經吃過了,但“黃顔色”的燕窩果可能很多人都隻是“見過豬跑沒吃過豬肉”。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帶刺的燕窩果

那麼,讓我們大多數人高攀不起的“燕窩果”到底是什麼呢?有人說它是智商稅,隻不過是換了一層外皮的火龍果而已,真相是這樣嗎?

火龍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屬的果樹,它起源于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南美國家。後來,美國人從南美洲把火龍果帶到了越南,然後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如今越南已經成為了全球火龍果的主産區之一。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我國也從越南大量的進口了火龍果,但從越南進口來的火龍果大多數都是紅色火龍果。火龍果是熱帶果樹,我國廣東、廣西也有大量的火龍果種植。而在我國北方火龍果則多種植于大棚中,是以北方的火龍果價格是比較昂貴的。

黃色火龍果同樣是起源于哥倫比亞、厄瓜多,原名叫“Selenicereus megalanthus”。這個水果最初火起來是在歐美等國家,但起初價格也沒有那麼昂貴。它不是像日本陽光玫瑰那樣是一個人工選育出來的品種,它隻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屬中的一個“火龍果變異種”。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在歐美國家火起來後,又有人将黃色火龍果引入到了我國進行種植,起初價格也僅僅在40-50元/斤,當時名字也不叫“燕窩果”,叫“哥倫比亞麒麟果”,要注意的是,哥倫比亞麒麟果不一定是從哥倫比亞進口的,隻是說它是原産于哥倫比亞,種這個水果的基地可能是在廣東,也可能是在廣西,也可能是在雲南。

“哥倫比亞麒麟果”肯定不是黃色火龍果的英文名翻譯,而是一個純正的“商品名”。外來水果改名進行營銷可以說是一個慣例了,除了麒麟果外,還有“雪蓮果”,聽起來非常高大上,而實際上雪蓮果的原名叫“菊薯”。而哥倫比亞麒麟果的原名叫“Selenicereus megalanthus”,比較官方一點兒的中文名應該叫“黃龍果”,而不是什麼麒麟果。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後來,哥倫比亞麒麟果也火了一陣,超市一個能賣到120多元。但後來又有人從厄瓜多引種了黃色火龍果,再叫“哥倫比亞麒麟果”可能覺得不好聽了,又改叫了“燕窩果”。不管怎麼叫,從科學的物種分類上,隻有“黃龍果”這一個比較官方的名字。

在業内有些商家“緻力于”将黃色火龍果、麒麟果、燕窩果分開來賣,劃分的依舊也是各說各的,有人說從哥倫比亞引種的叫麒麟果,從厄瓜多引種的叫燕窩果,也有人說帶刺的黃色火龍果是燕窩果,不帶刺的是麒麟果。各種争論都有,但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黃龍果”。改再多的名字,也改不了它的本質。

黃龍果在大火了幾次後,價格上也時常暴漲暴跌,而且價格有些随心所欲。在行情好的時候,大個頭的黃龍果價格能漲到180元/個,6個一箱黃龍果能賣到上千元,也是讓消費者“驚呆”。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行情不好的時候,黃龍果的價格有可能攔腰截斷,從100多元/斤直接跌到40多元/斤。還有,黃龍果不像火龍果那樣收購管道那麼多,很多黃龍果種植戶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固定的管道賣,這樣價格還能穩一些,不然波動還會更大。

黃龍果的價格波動這麼厲害,主要還是因為産量太低。種苗不多、種植地區較少,還沒有大量種植,導緻它的供需難以平衡。如果等産量上來,黃龍果的價格基本上就可以壓下去了。當然了,目前黃龍果也有價格高點的,也有價格低點的,這種小衆水果主要還是看銷售管道,不是看“自身成本”。

有人拿糖水當燕窩賣,也有人拿火龍果當燕窩果賣。燕窩果與燕窩在營養物質上沒有任何關聯性,純粹就是個水果名字,也不用扯什麼燕窩果的營養物質要比火龍果高多少,都是一個屬的水果,營養上的差距哪有那麼大。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按我們的說法,燕窩果就是一個“新奇特”的水果。把糖水當燕窩來賣,那是騙;給小衆水果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往好了說那叫創意,往壞了說那充其量也僅僅叫“炒作”。

有人說燕窩果是收智商稅。在我們看來,燕窩果不能算是所謂的收智商稅。不是水果賣的價格高就是智商稅,燕窩果的産量擺在那,需求嚴重大于供應的情況下,價格自然不會低,這是經濟規律。

什麼叫智商稅呢?有人把同一個東西改個名字來高價賣那叫智商稅,比如我把紅富士蘋果改了個名字叫“牛頓果”,然後價格翻一倍來賣,那叫智商稅。

換了一張皮,改了2次名,價格暴漲暴跌,名叫燕窩,實乃糖水?

燕窩果和火龍果是有差別的,你别管它是外觀有差別還是風味有差別,有差別就是有差別。一個新的事物剛出現的時候必然是溢價的,“物以稀為貴”是一個不變的市場原理,燕窩果價格高就是量太少,而好奇、嘗鮮的人太多,導緻了價格較普通火龍果高一大截。

當然了,這樣的高價格肯定不會持久,快則3年,慢則5年,燕窩果肯定會變成便宜又大衆化的“糖水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