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作者:史論

作為上世紀老一輩的無産階級革命家,鄧穎超與毛主席、周總理等人一樣,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建設付出了畢生的努力。對于鄧穎超來說,維系祖國領土完整,實作海峽兩岸一家親是她建國以來的不懈追求。

1949年,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政府兵敗,殘餘勢力逃至台灣,很快便在台灣建立了割據政權。而鄧穎超與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早在抗日戰争時期就因保護兒童運動相識。建國後,鄧穎超與宋美齡之間也保持着書信來往。

然而,盡管二人私下裡維持着一定的友誼,但在政治問題上,鄧穎超與宋美齡卻一直存在分歧。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公開發出“忠告”,“祖國統一勢在必行,分裂隻是短暫的插曲”。然而,宋美齡知曉此事後,如何回信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自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台灣何時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成為了海峽兩岸人民乃至無數海外僑胞最為期盼的事情。其實,早在上世紀,鄧穎超就一直非常關注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貢獻。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1984年年初,鄧穎超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講話中,鄧穎超将重點放在對台工作上,詳細發表了自己對台灣和平統一問題的觀點。

鄧穎超提出,為了台灣能夠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可以主動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平等談判,倡導第三次國共合作,在兩黨的共同努力下,促成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作海峽兩岸通郵、通航、通商。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不僅如此,鄧穎超還公開向台灣當局、台灣群衆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夠親自踏上内陸的土地,也歡迎他們對祖國建設等内容提出寶貴的意見。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自古以來,台灣便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台灣問題屬于中國内政,自己國家的人怎樣商量,都可以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隻要雙方達成協作,一切困難終都終将有解決的那一天。

這次講話後不久,鄧穎超又現身紀念國民黨“一大”60周年學術讨論會暨孫中山研究會成立大會上,再一次公開向國民黨政府發出“忠告”。

她表示,“希望國民黨當局能夠仔細重溫革命時期的曆史,向孫中山先生學習,在認清曆史必然趨勢之後,能夠以足夠的勇氣和信念,做出正确的選擇。”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如今的台灣,脫離祖國的懷抱,孤懸海外、受制于人,這樣的割據局面早晚都會結束,這其中的種種利害關系,希望台灣當局上司者能夠早下決斷。希望台灣當局早日醒悟,也希望祖國統一的千秋大業早日實作。”

一時間,鄧穎超的言論掀起了海峽兩岸群衆的關注與重視,“海峽兩岸一家親”、“早日實作祖國統一”等呼聲愈發高漲。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鄧穎超的講話很快傳到了宋美齡耳中,同年2月16日,遠在美國定居的宋美齡給鄧穎超寫了一封信,想要借機反駁鄧穎超的觀點。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宋美齡在信寫到:

“近閱報載,先生在我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周年紀念會中曾作一次演說,追念在我總理中山先生主持下,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确定了‘聯俄’、‘容共’非如所言‘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茲将當時決策之來源為先生道之中。”

顯然,在信中,宋美齡竟說鄧穎超所言有誤,當時孫中山先生并未确立“聯共”政策。不僅如此,如今看來,當年的中華民國也并未受到“聯俄”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對于蘇聯來說,公開援華好處頗豐。

那時候,蘇聯建立了首個共産主義政權,也正是以受到了各國的歧視與孤立,蘇聯選擇向中國施以援手,能在短時間内提升自己在世界各國心中的形象,也可以向列強國表現自己的勢力。是以,援華對于蘇聯來說隻是為了收獲名利。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宋美齡聲稱,當年國民黨實行的第二個政策“聯共”同樣錯誤,正式因為這一政策,國民黨政府才給予了共産黨無數幫助、照拂,若是沒有國民黨,共産黨怎能獲得如今的成就呢?

在信中,宋美齡還假裝與鄧穎超念及舊情,利用抗戰時期鄧穎超與宋氏三姐妹結下的友誼,對鄧穎超進行心理戰。她表示,在往昔的相處過程中,自己早就發現鄧穎超身上的才華,但如今怎麼會深信馬克思理論呢?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這樣一封來信,處處彰顯着宋美齡的狡辯,在如今這樣和平安定的年代,海峽兩岸早已得到了飛速發展,幾十年前在動亂時期的革命政策又豈會适用于目前的國情呢?

雖然,宋美齡回信态度堅決,滿口狡辯,絲毫沒有讓步的想法,但為了促成祖國統一大業,在台灣問題上,鄧穎超絕沒有放棄。

她深知統一祖國大業維艱,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立足于長期的埋頭苦幹,采用細水長流的辦法,不要斷,總有一天将彙成江河大海。

不僅如此,鄧穎超還多次表明,在對待台灣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其政治性、政策性、政策性以及時間性,要有耐心與韌性,確定每一項工作都紮紮實實,才能有效推進祖國統一事業穩步向前。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其實,這些年來,鄧穎超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台灣問題上。例如,她非常善于團結民主黨派的成員們一起做好祖國統一的工作。

1979年,朱學範當選為民革中央副主席,鄧穎超知曉此事親自道賀,并囑咐他要為祖國統一大業多出力。1981年,朱學範主動發起并主持召開了對台通郵工作座談會,并向中央對台工作上司小組遞交了座談會的相關研究結果,得到了鄧穎超的嘉許。

之後,朱學範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鄧穎超還專門送去了賀信,信中,鄧穎超再一次囑咐朱學範要為了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并對其寄予了無限希望。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其次,在1981年10月,鄧穎超親自接見并宴請了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黃興的女兒黃德華等人,衆人齊聚,一起回首往事,紛紛對辛亥革命表示了誠摯的緬懷之情。齊聚之時,鄧穎超向大家闡明了中國共産黨争取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政策。

1985年,她出席了第二次全國台灣同胞代表會議,她向現場的所有人再次解釋了有關台灣和祖國大陸統一的具體方針。鄧穎超表示,大陸歡迎更多的台灣同胞回到内陸探親訪友,未來兩岸溝通的手續将越發簡化,希望所有國人都能在這兩片土地上來去自由。

同年,鄧穎超還親自前往沿海地區視察,在廈門,她聽取了廈門市台辦的工作彙報,她指出對台宣傳應該講究方式方法,要考慮到對方是否能夠接受,例如廈門廣播應該将“解放軍進行曲”修改為“五星紅旗”歌曲,進而緩解海峽兩岸的沖突,促進海峽兩岸關系的緩和。

多年來,鄧穎超将祖國統一作為對台工作的不懈追求,無論她日常工作再怎麼繁忙,但隻要有台灣同胞通路團到訪,她都會抽出時間親自會見。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她總是認真聽取台胞對統一祖國的意見建議,針對台胞提出的問題闡述我們的對台方針政策,并以親身經曆,向大家講述國共兩黨合作的光輝曆史。

就這樣,她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與高超的工作藝術,推動越來越多的海内外朋友走向團結,鼓勵更多的社會群衆加入到促成祖國統一大業的行列中來。

在她的促成下,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表示,願意為了祖國盡力,協助祖國大陸建設,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與發展。面對這些台灣同胞,鄧穎超一直表示,大陸永遠歡迎他們的到來,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居住的台胞、僑胞,都非常歡迎他們回到大陸來看看。

1988年5月,鄧穎超在自己退休之前,執筆給宋美齡寫了一封感情真摯、言辭誠懇的書信。年邁的她依然放不下祖國統一工作,想要通過這一封信,與宋美齡身後的國民黨建立協作意向。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信中寫到:

“廬山初識,忽忽年矣。山城之聚,金陵之晤,猶曆曆如昨。别後音問闊絕餘年,誠屬憾事。幸友誼猶存,兩心相通……今夫人年事雖高,猶時時關心國家之強盛,民族之再起,于海峽兩岸關系之緩和,亦多所推動,夫人謀國之忠,誠如令姐孫夫人所言,我極為欽佩。”

“環顧當今世界,風雲疊起,台灣前途,令人不安。

今經國不幸逝世,情勢更趨複雜。此間諸友及我甚為關切,巫盼夫人與當政諸公,力維安定祥和局勢,并早定大計,推動國家早日統一,我方認為,隻要國共兩黨為國家民族計,推誠相見,以平等之态度共商國是,則一切都好商量,所慮問題均不難解決…… ”

在信中,鄧穎超先談及過往五十年來兩人的友誼,并向宋美齡表示了問候。随後,鄧穎超肯定了這些年來宋美齡為海峽兩岸關系緩和所做的貢獻,表示欽佩宋美齡的謀國之忠。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此外,鄧穎超針對目前大陸、台灣乃至全球的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希望國民黨能夠将國家與民族置于首位,與共産黨坦誠相待,用平等的态度一同為了祖國的統一而努力。

衆所周知,鄧穎超與宋美齡多年來一直保持着書信來往,雖然雙方因為立場不同,在政治問題上一直保持着分歧,且在曆史問題上難免有所恩怨;但是,縱觀曆史,祖國統一都是大勢所趨、曆史的必然。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多年來,鄧穎超一直堅守在祖國統一事業上,她将無比親切的誠摯态度和“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方法融入到對台工作中,對海峽兩岸的關系發展産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盡管,如今兩岸關系出現了新的複雜變數,但作為華夏兒女,守衛祖國領土,促進統一大業是每一個人的義務。隻要我們堅持黨的号召,堅持上司人們對台工作的方針政策,堅持祖國統一偉大信念,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能夠實作。

1984年,鄧穎超向台灣“忠告”,宋美齡如何回信?

[1]王前軍.鄧穎超對祖國統一大業的曆史貢獻[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02):34-35.

[2]吳躍農.紀念鄧穎超誕辰100周年 鄧穎超對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貢獻[J].統一論壇,2004(01):49-52.

[3]李明富.鄧穎超當“對台小組組長”的日子[J].台聲,2019(09):106-111.

[4]梁昌軍.建國後鄧穎超與宋美齡的交往[J].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09(07):18.

[5]王盛澤.鄧穎超情注兩岸統一大業[J].福建黨史月刊,2004(02):12-14.

繼續閱讀